刘秀在河北鄗县千秋亭称帝,号“建武”。消息传到长安,把刘玄气得恨不得把刘秀碎尸万段。刘玄立马命令留守洛阳的大司马朱鲔派兵攻打刘秀。
刚登基称帝的刘秀内忧外患,内有河北各地的农民起义军流寇四处作乱,外有驻扎在洛阳的朱鲔三十万大军虎视眈眈。
一旦朱鲔偷渡黄河袭击刘秀驻扎在黄河边的老本营,刘秀刚建立的建武政权就倾刻土蹦瓦解。
刘秀任命自己的心腹大将冯异为孟津将军,镇守黄河沿线,统领魏郡河内两郡的乒力。
河内是刘秀的粮草基地,刘秀北上扫平起义军残余部队需要有人运送粮草。因此守护和管理河内的人最为重要,一旦粮草兵器运送不及时基地失守,刘秀行军就没有多大意义。
刘秀和邓禹商量派何人去驻守河内,邓禹向刘秀推荐寇恂。
寇恂只是刘秀手下的一个偏将军,职位并不高。刘秀对寇恂并不了解,所以听到邓禹推荐寇恂去担任河内太守,刘秀有点意外。
邓禹说:“陛下,寇恂是个文武全才,有调兵遣将的才能,陛下你派他去河内最合适。”
刘秀对寇恂不了解,但是他了解邓禹,既然邓禹向他推荐寇恂,那就说明寇恂值得信任。
刘秀于是令人把寇恂喊到军营大帐之中来见他。
邓禹为了能够让刘秀安心行军,对刘秀说:“当年高祖任命萧何镇守关中,他才能尽力在山东作战,一统天下。陛下,河内就好比高祖的关中,寇恂就是陛下的萧何。”
刘秀听到邓禹这番话才开心地笑说:“是吗?”
待刘秀看到寇恂后见他是个文官,心里又有些疑虑。和他聊了一会,见寇恂见解独到非常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
和寇恂聊过以后,刘秀立马封寇恂为河内太守,行大将军之职。
刘秀本着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把河内交寇恂治理,他自然就把寇恂当作亲信了。
刘秀语重心长地对寇恂说:“朕北上巡视,粮草最为关键。高祖能够在关中称帝是因为有萧何帮他镇守关中。朕能不能一统天下,就得靠寇爱卿帮我守住河内,河内就是朕的关中。”
寇恂立马跪下说:“臣定竭尽全力不辱圣命。”
“起身吧,没有外人不必拘礼。”刘秀说:“爱卿,河内的地理位置特殊,朕只需要你能够及时运送粮草和武器给前线的士兵,守住河内不被朱鲔的人偷袭占领了就行。”
寇恂说:“陛下放心,我一定会替陛下死守住河内,让陛下无后顾无忧。”
“有你这句话朕就能放心北上。”
刘秀带着吴汉耿弇等将军北上清扫铜马等余寇,而留冯异带着一支部队镇守魏郡河内两郡,以防洛阳的朱鲔偷渡黄河袭击刘秀的老本营。
在邓禹和刘秀北上清扫收复铜马军之后,刘秀的目光就锁定了山东。
当时更始帝已经迁都长安,不久赤眉军与更始帝决裂。赤眉军西入函谷关,刘玄派定国上公王匡,襄邑王成丹,抗威将军刘均等将分据河东、弥农抵抗赤眉军西进扩张。由于赤眉军人数太多,王匡等人跟赤眉军交战连连失利。远在河北的刘秀意识到自己东扩的机会来了你,于是他命令邓禹为大司马,韩歆为军师,李文李春程虑为祭酒,冯愔为积弩将军,樊崇为骁骑将军,宗歆为车骑将军,邓寻为建威将军,耿欣为赤眉将军,左于为军师江军带着二万兵马西进。
25年正月,邓禹率军越太行山,出箕关进取河东(今山西省南部)。
河东都尉看到邓禹大军围城,死守跟邓禹作战。邓禹跟河东都尉急战了十天,终于拿下了河东,夺得大批军资粮秣。
于是,邓禹趁士气正旺,又率军围攻安邑(今山西夏县),双方交战数月都没有拿下安邑。
此时,更始帝派大将军樊参率几万人渡过大阳河支援安邑。
邓禹派遣积弩将军冯愔和建威将军邓寻埋伏在解南迎敌,待樊参大军进入包围圈击鼓迎敌,樊参的人见中了埋伏如惊弓之鸟四处逃窜,邓禹的人大获全胜斩杀主将樊参,收降大量兵士。
更始帝的人听闻樊参大敗,立马派遣王匡成丹刘均等人率领十万人马共同对抗邓禹。
王匡人多士气旺,邓禹的人跟王匡的人交战失利,骁骑将军樊崇战死。
天黑休兵停战,军师韩歆和诸将见士气受挫主张撤退。邓禹不同意,邓禹觉得王匡人马虽然多,但是因为王匡的士兵和赤眉军作战连连失利,士气并不旺。
第二天,王匡休兵,邓禹趁王匡休兵之机修整部队重新布置。
第三天清晨,王匡就带领所有兵士攻打邓禹驻军营地。邓禹知道王匡人多士气正旺,便下令所有人严阵以待没有命令不得出营迎战。
由于邓禹死守不正面迎战,王匡的士兵以为邓禹前天吃了败仗不敢迎战掉以轻心。
等王匡的人到了邓禹的营前,邓禹突然下令击鼓迎敌,杀得王匡的士兵措手不及。
王匡的士兵从清晨就出战,叫嚣了大半天已经疲劳不堪。邓禹的人养精蓄锐,以一敌三很快就大敗王匡的人。
王匡的人见大势已去四下逃窜,邓禹带着耿欣一众轻骑趁胜追击,俘获刘均及河东太守杨宝、持节中郎将弭强,收得节六,印绶五歹,兵器不可胜数。
刘均杨宝弭强都是死忠,不愿意归顺于刘秀,邓禹便把他们杀了。
邓禹西征大获全胜,河东基本都掌控在邓禹手中。
更始帝的人和邓禹交战失利,赤眉军趁机带领兵马攻打长安。
刘秀接收到邓禹的捷报,见更始帝大势已去便趁机在鄗县千秋亭拜祭天地自立为帝。
自立为帝后,刘秀派使者持节拜邓禹为大司徒,封邓禹为酂侯。
在更始帝已经达到穷图末路之时,各地的群雄纷纷自立为王。刘秀在河北千秋亭称帝,梁王刘永趁机在雎阳自立为帝,公孙述在巴蜀自称为王,淮南的李宪自立为淮南王,楚地的秦丰自称号楚黎王,张步站据琅琊,董宪独立于东海,延岑独立于汉中,田戎独霸夷陵。
活动在山东河北的赤眉军在河北与刘秀的队伍交战失败后又奔往长安,与更始帝的人在长安交战,更始帝不敌投降,交佩剑和玉玺被杀,更始政权结束。
邓禹西征捷报连连,刘秀趁机带着吴汉耿弇等将领清扫流窜到上郡的铜马,青犊,尤来余寇。
在洛阳城的朱鲔听说刘秀带着一支军队北上,老本营魏郡河内乒力空虚。
朱鲔便命令苏茂贾强率五万多人强渡黄河进攻温县。同时,他自己带领士兵进攻洛阳西北的平阴。
苏茂贾强领人连夜偷渡黄河想偷袭温县,由于刘秀的兵防守不到位,待发现后已经有大半的兵已经渡过黄河。河内的寇恂得知消息后立马带领士兵前往温县支援,
由于冯异的人在平阴作战,温县的兵力和苏茂贾强渡河过来的兵力悬殊,有人便提议先放弃温县等待冯异的大军到来。
寇恂深知温县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一旦温县丢失,朱鲔的三十万大军渡黄河就如入无人之境。
寇恂说:“温县一旦失手,我们就没有立足之地,传我令速派人去通知附近的州县紧急派人前往温县支援,其余人等都随我一起去温县阻击敌人。敌人的兵力靠船运送过河,只会越打越少,而我们的人从四面八方而来,只会越战越多,区区几万人,何足惧?”
由于寇恂只是河内太守,除了冯异他没有权力去调动别郡的兵。寇恂说:“我没有权力指挥别人,我总有权力指挥你们。所有人听我号令赶赴温县,抗令者格杀勿论!”
在寇恂的带领下众人赶到温县激战,待冯异闻训带兵前来支援,寇恂大喊:“刘公兵到。”
一时间战鼓起,苏茂贾强的兵听到心虚纷纷往河岸口跑,由于船少兵多,为了逃命互相抢夺,踩踏落水淹死了大半,只有少数的士兵得以回洛阳。
冯异和寇恂带着人一路追赶逃兵来到洛阳城下,冯异寇恂自然知道自己带来的兵根本就无法和洛阳城里的兵相抗衡,于是带着兵在洛阳城外绕了一圈又回去了。
朱鲔偷袭失败后就没有再派兵偷袭河内。
经过这次较量,冯异觉得朱鲔的三十万大军也不过是个纸老虎,一戳就穿。
他和寇恂商量对策后,寇恂在后方防预,冯异则经常带兵过河攻打朱鲔的军队。
冯异和朱鲔就好比一个半大的小孩和一个壮硕的汉子对战,半大小孩想打架但是又不知道对方的实力如何?本来冯异看到朱鲔手握三十万大军虎视眈眈地盯着自己,心里害怕就不敢过界,只是防范着莫被大汉打。
经过温县一战后,冯异发现朱鲔不过是个纸老虎,便时常带着兵到朱鲔的地方跟朱鲔干一架,打赢了胆子也就变大了。最开始也只是在河对岸搞偷袭,霸占一点点地盘。慢慢地胆子也大了,霸占的地方也越来越多了,最后冯异竟然把朱鲔的人逼得只能躲在洛阳城附近。
刘秀带着吴汉耿弇等将领和流窜到上郡的残寇作战,大敗残寇。刘秀便留吴汉耿弇等十三将带领部队继续追击残寇,自己班师回来。回来后才知道自己的老本营不仅没有丢,冯异还扩张过黄河对岸去了。
刘秀异常高兴,嘉奖了冯异和寇恂。
这次刘秀北上清扫残寇,由于寇恂粮草兵器都运送到位,收复了许多州县。
寇恂是个非常聪明的文官,人家运送粮食用人挑,他运送粮草用车。他想出一个法子做出独轮车,独轮车拉粮草肯定比人肩挑强多了而且快多了。
前线打仗急需弓箭,寇恂有一次路过一片竹林,风景秀美。别人把竹林当美景欣赏,寇恂看到这片竹林就想到了这一片竹子砍下来就能做出无数的弓箭。前线打仗,箭是消耗品,只会越用越少。
他便令人把竹林砍了做成弓箭以备不时之需。
寇恂还激励河内的老百姓开荒种地,这些年兵荒马乱,田地荒芜。
冯异之所以敢渡黄河去朱鲔的地盘搞偷袭,是因为他和朱鲔身边的李秩互相约定好了。冯异答应帮李秩牵线搭桥,让他归顺刘秀。
李秩本来和刘秀几兄弟是一起起兵的朋友,后来因为政见不同就分道扬镳了。
李秩答应不出兵攻击冯异,冯异也答应说服刘秀让李秩归降于刘秀。
当然冯异不知道刘秀恨李秩,因为李秩和朱鲔就是害死他哥刘演的推手。
冯异把李秩愿意投诚的事情告诉刘秀,他原以为刘秀听到会很高兴。没有想到刘秀听到也只是说:“李秩这个人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他说的话不可信。”
冯异听到说:“陛下,我这里有他亲笔写给我的信,而且我每次偷袭朱鲔的时候,他真的没有出兵阻拦我们。”
为了让刘秀相信李秩是真心想投诚刘秀,冯异把李秩写给自己的亲笔信拿给刘秀看。
刘秀接过信件看过后就转手交给身边的将领观看,刘秀的做法让冯异很难理解。他都不明白刘秀为什么要这样做?李秩就好比刘秀这边安插在朱鲔身边的暗线,刘秀身边的将领里有不少和朱鲔关系好的人,刘秀把李秩私密信公开不就等于置李秩于死路。
冯异不知道一向仁义的刘秀为什么非得逼死李秩?信件一公开,李秩在朱鲔那里就没有立足之地。
还有就是,李秩的信被公开,让冯异也成为不守信用的人。因为李秩和冯异勾搭属于隐私,信虽然是刘秀公开的,但是也让冯异的脸挂不住。
刘秀是皇帝,冯异心里不痛快也不敢指责身为皇帝的刘秀。
果不出冯异所意料,朱鲔很快就得知李秩和冯异勾结在一起的事情。由于李秩的官职和朱鲔差不多,朱鲔又没有实际把柄不能定李秩的罪。
朱鲔和亲信商量,最后决定派人去暗杀李秩。
不久,李秩便被朱鲔的人暗杀了。追随着李秩的人得知李秩死于朱鲔手中,纷纷离开洛阳投奔刘秀。
刘秀用一石二鸟的计谋除了李秩报了杀兄之仇,又用李秩的死瓦解了朱鲔的军心。
当李秩被暗杀的消息传到刘秀这里,刘秀特意给哥哥举办了祭祀仪式,以慰哥哥在天之灵。
刘秀知道自己设计李秩之事让冯异心里不痛快,为了能够化解冯异的心结,刘秀亲自找冯异谈心。
刘秀说:“公孙,朕知道朕把舞阴王写给你的私密信件公布给大家看让你心里不痛快,可是你知道吗?朕一点都不后悔。朕和舞阴王是朋友,可正因为我们是朋友才无法原谅他的背信弃义。是他,和朱鲔勾结在一起密谋致我哥哥刘演于死地。朱鲔,我能理解他的立场,毕竟各为其主嘛。可是李秩,我讨厌他恨他容不下他。舞阴王有能力,有本事不错,但是他不讲道义,昧良心。这种反复无常的小人,朕不需要。”
刘秀说:“公孙,因为朕的一已私怨,让你背上背信弃义的骂名,朕在此和你道歉,对不起,是朕对不起你。不过,你是我最信任的人,让你为难的事情我也只此一次,绝对不会再做第二次,请你相信我,不要和我离心。你对朕的好,朕一直都铭记于心。”
冯异听到才说:“陛下你做出此举必定有你的用意,公孙心里虽有不痛快,也决不敢怪罪皇上。”
刘秀握住冯异的手说:“我们都是重诚信的人,朕明白你心里的想法。正因为朕清楚你的想法,所以朕才想和你说明白。你陪着朕一路走过来,你救过朕的命。你和我不仅仅是君臣,更是生死相依的兄弟。朕不想你因为李秩的事情和朕离心,朕在乎你。”
“陛下……”刘秀的三言两语就化解了冯异心里的不痛快,因为他知道刘秀是真的在乎自己。刘秀贵为天子,他做任何事情都无需向任何人解释。
“公孙,朕能有今天都是因为有你们在我身边,你们对朕的好,朕永远都会记在心里。”
“陛下,公孙愿意为你死而后已。”
“公孙,朕不仅要和你们一起打下江山,朕还需要你们和我一起管理江山,让天下老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