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闻言纷纷起身行礼,一位仪容端庄周的宫装女子在宫女的搀扶下缓步走了进来。
“儿臣参见母后。”顾宴行连忙上前行礼。
他虽不是皇后所生,但礼不可废,况且皇后待他也很好。
“既然回来了,就多陪陪你父皇,他的身子骨是一直不好,现在更是大不如前了。”皇后上前将他扶起。
她儿子早夭,生产之时又落下了隐疾,一直未能再生育,所以对顾宴昭和顾宴行视如己出。
只是这两个孩子越大便越不让她省心。
顾宴行闻言心中一紧,面上却不动声色:“儿臣谨记母后教诲。”
他回京之后进过几次宫,父皇身体确实是一日不如一日,顾瑶和顾宴行如此心急,恐怕也是听到了风声。
皇后淡淡地点了点头,目光扫过众人,在看到宋染时微微一怔,随即落到了宋婉身上。
“你便是宋怀德的女儿?”
宋婉闻言,立刻上前两步,盈盈下拜:“回皇后娘娘的话,臣女正是宋家二女宋婉。”
她不说是宋怀德的女儿而是自称宋家二女,因为一个六品武官之女可配不上皇子。
皇后点头:“倒是有几分伶俐劲。”
作为后宫之主,宋婉这点心思自是瞒不过她。
这也不是坏事。
要是没点心思手段,将来在后宫中可无法立足。
顾瑶连忙上前:“皇嫂,宋小姐可是京城有名的才女呢!就算是国子监那些先生对宋小姐也是赞誉有加。”
她这话倒也没掺水分。
京城都知道宋家有两个好女儿,大女儿宋染端庄贤淑,二女儿宋婉才情过人。
只是如今宋染守寡,倒是宋婉更出风头些。
皇后闻言,眼中多了几分兴味:“哦?既是才女,那今日百花宴可要让本宫开开眼界。”
宋婉心中一喜,面上却故作谦逊:“臣女才疏学浅,恐污了娘娘凤耳。”
“那本宫就当你是自谦了。”皇后轻笑一声,转身对顾瑶说道,“皇妹,既然人都齐了,那便开始吧,也正好让本宫瞧瞧这京城贵女们的风采。”
“皇嫂既然有这份雅兴,那臣妹便斗胆僭越了。”顾瑶笑道。
“本宫拭目以待。”
皇后转身坐到了主位上,贵眷们也纷纷落座。
顾瑶待众人坐定之后,轻轻拍了拍手,立即有侍女将数座精致的屏风抬了上来。
屏风绣工精美绝伦,总共有十二座,上面皆绣着一种时令花卉,却是与那十二月份之数相对。
顾瑶见众人脸上皆露疑惑之色,轻笑了一声,方才出言解释道:“既是百花宴,光赏花不免俗套。这十二架屏风,分绣十二花信,此次宴会便以这十二屏风为题赋诗,方不负这满园春色及娘娘驾临之雅意。皇后娘娘以为如何?”
此言一出,座下众贵眷顿时神色各异。
往年百花宴,皆是一题过数题,这一次出十二题,却是从来没有过,却不知长公主殿下心中到底事做何想。
皇后饶有兴味地点头:“此议甚好。以花寄情,见才见性。便依长公主所言吧。”
宋染不动声色地看了顾宴行一眼。
顾宴行还在自顾自的饮酒。这种女子之间宴会,他本也只是来撑个场面,给顾瑶一个面子罢了。
这登徒子还有心思喝酒?身子都要被人算计去了!
宋染已经猜到了顾瑶的用意。
为了把宋婉送到顾宴行身边,他们还真是费尽心思。
请皇后亲临,让宋婉在宴会上大放异彩,再由顾瑶出面,在皇后面前定下两人名分。
如此一来,两人的事便算是顺理成章了。
果不其然,宋婉在听了顾瑶的话之后,立即站起身来:“长公主殿下,既然是十二屏风,不知我等是选一题,还是要选十二题?”
这些都是顾瑶和她提前商定好的,十二首诗也早已经提前准备好了。
果然是个不安分的东西!
顾瑶心中暗恼,百花宴的事她本已筹划好,宋婉只需要老老实实把提前准备好的十二首诗拿出来便好,何必在这个时候出风头?
“两炷香时间为限,诸位量力而行便可,如宋小姐这般才思敏捷之人,自是多多益善。”
虽然心有不快,但为了不打乱计划,顾瑶也只能心平气和回答。
“长公主殿下谬赞,臣女愧不敢当!不过既然殿下发话,那臣女定当勉力为之!”宋染闻言心中暗自得意。
她虽然在京城颇有才名,但父亲宋怀德只不过是六品武官,因此宋染还未出阁之时,声名总被压过一头。
如今宋染去了侯府守活寡,她又入了靖王顾宴行的眼,今日只要在百花宴上大放异彩,宋染还拿什么跟她比?
想到这里,宋婉暗暗看了宋染一眼。
宋染此时已经完全不想再顾宴行的事,且她在闺阁之时虽有些才名,但前世嫁入侯府之后为了侯府疲于奔命,这些风花雪月之事,早就落下了。
顾瑶出题之后,她便只存着看戏的心思,想看看那个登徒子到底会如何应付接下来的事。
因此宋婉看向她时,她也只是礼节性般朝她点了下头。
只是这般反应落到宋婉眼中,又是另一番天地。
“笑!等本小姐成了靖王妃,看你到时还笑得出来!”
宋婉眼中闪过一丝怨毒。她可没忘记那日宋染在大将军府掌掴她的事。
这个面子,她迟早要找回来。
不过现在还是先把正事办了要紧。
宋婉心中估算了下时间,不能太急,就算她是有名的才女,也不可能有那七步成诗的本事。
等香燃了寸许,宋婉再次起身:”皇后娘娘,长公主殿下,臣女献丑了。”
皇后闻言,脸上顿时露出稍许诧异之色,两炷香也不过一个时辰,这才不到一刻时间,竟然成诗了,这宋婉难不成真有如此才华?
顾瑶转头朝皇后看去,宋婉的时间把握得还不错,她应该没有起疑心。于是便开口笑道:“既如此那本宫便要洗耳恭听了!”
宋婉站定,侧身朝皇后方向微微弯腰行礼,才一字一句将提前准备好的诗念了出来。
“皇后娘娘、长公主殿下,臣女的第一首乃是金腰迎春:金钟破寂雪初消,翠蔓垂云映野桥。不羡东园桃李色,寒香先引百花朝。”
话音未落,那些还在冥思苦想的贵眷们顿时纷纷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