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微熹时,林羽已经蹲在天台边缘摆弄着几个泡沫箱。他粗糙的手指在箱底戳出整齐的排水孔,碎塑料屑簌簌落在他的鞋上。莱尔揉着眼睛走过来,怀里抱着一袋从楼下挖来的腐殖土,还带着露水的潮湿气息。
既然有了干净的水源,那就得种菜,孩子们光吃压缩饼干和罐头可不行,再说了,种田好歹是种花家的传统艺能,虽然在穿越前他也只是个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废物大学生,但征战空间提供的练习场地很好的弥补了这一点。
林羽蹲在阳光充足的菜圃边,卷起的袖口沾满了泥土。他抓起一把黑土,在掌心轻轻揉搓,细碎的土屑从指缝间簌簌落下。“看,这样的土才够松软。”他对着围成一圈的孩子们说道,手指捻开土块里纠缠的草根。
二十个泡沫箱整齐地排成两列,在阳光下泛着白色的光泽。小空带着几个小女孩蹲在最前排,她们小心翼翼捧着用碎布包好的种子,脏兮兮的小脸上写满期待。林羽注意到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正用指尖轻轻摩挲布包里凸起的种子轮廓。
“先从葱蒜开始。”林羽拿起一个蒜头,粗糙的外皮在他指间簌簌剥落。他娴熟地掰开蒜瓣,将其中一瓣尖头朝上按进松软的土里,“像这样,间距留三指宽。”他的指甲缝里很快嵌满了泥土,但动作依然精准利落。
哈比迫不及待地模仿起来,结果把整颗蒜头都狠狠摁进了土里。林羽忍俊不禁,伸手揉了揉男孩蓬乱的卷发,沾着泥土的手指在他发丝间留下几道痕迹。“要轻一点。”他重新示范,这次特意放慢动作,让孩子们看清他手腕的力度。
轮到栽种韭菜时,林羽将干枯的根须分成小簇。孩子们瞪大眼睛,不敢相信这些像枯草般的根茎能长出东西。“明天你们就能看到嫩芽了。”他边说边将韭菜根埋进土里,只露出一点点青白的茎部。小空伸出食指,轻轻碰了碰刚埋好的韭菜根,又飞快缩回手,像是怕碰坏了它们。
“姜块要这样埋。”林羽挪到角落的阴凉处,挖开湿润的沙土。他手中的老姜块还带着泥土的芬芳,表面凹凸不平的纹路里藏着无数生机。“等秋天到了……”他将姜块轻轻放入坑中,沙土簌簌落下将其掩埋,“我们就能挖出新鲜的子姜。”
浇水时,林羽特意选了个小喷壶。他示范着将壶嘴倾斜,让水珠像春雨般轻柔洒落。“记住,宁可少浇,不能多浇。”水珠在泥土表面滚动,渐渐渗入深处。孩子们轮流尝试,有个小姑娘紧张得手都在发抖,水壶在她手里晃来晃去,林羽便握住她的小手一起完成浇灌。
泡沫箱阵列很快在阳光下铺展开来,像一片微型农田。林羽半跪在最大的箱子前,小心翼翼地将番茄幼苗从临时育苗盆里取出。他的手指轻轻拨开纠缠的根系,生怕伤到幼嫩的根须。孩子们屏息围在旁边,看着他将每株幼苗栽进挖好的土坑,然后从废墟里找来的竹竿被巧妙地插在周围,用布条绑成金字塔形的支架。
“这样它们长大了就有依靠。”林羽边说边调整支架的角度,确保每根竹竿都能均匀分担重量。他的指甲缝里嵌满了泥土,手腕上还沾着几片番茄叶的绒毛,在阳光下泛着细小的银光。
旁边的几个泡沫箱里,林羽正带着孩子们播种黄瓜。他用小木棍在湿润的土壤上戳出规整的小坑,每个坑刚好两指深。“两粒种子,间隔这么远。“他比划着,将饱满的黄瓜种子轻轻放入坑中。覆土时,他的手掌轻轻抚平表面,动作轻柔得像在哄孩子入睡。最后盖上透明的塑料薄膜,边缘用石子压好。“这样就像给种子盖了床暖和的被子。“一个小女孩恍然大悟地点点头,学着他的样子给另一个泡沫箱覆膜。
阳光最充足的位置留给了空心菜。林羽将浅口的泡沫箱排成一排,把细小的菜籽均匀地撒在土表。他的手腕灵活地转动,菜籽从指缝间洒落,像下了一场绿色的细雨。“要浇透水,但不能冲走种子。”他示范着用喷壶浇水,水雾在阳光下折射出细小的彩虹。孩子们轮流尝试,有个男孩太过用力,水流冲开了几粒种子,林羽便握着他的手重新调整角度。
年纪大些的孩子拿着炭笔,认真地在每个箱壁上记录种植日期。他们的字迹歪歪扭扭,但一笔一划都格外认真。有个戴眼镜的男孩甚至画了简易的生长记录表,标注了每种植物的特性。林羽看着他专注的侧脸,不由得想起自己第一次学种菜时的样子。
塑料瓶在阳光下折射出晶莹的光泽,林羽正盘腿坐在一块平整的石板上,面前摆着十几个剪开的矿泉水瓶。他修长的手指捏起一粒粒泡发的绿豆,像数珍珠般仔细分装到每个瓶子里。豆粒碰撞瓶壁发出清脆的声响,在晨光中格外悦耳。
“要这样均匀铺开,”他轻声对围坐一圈的孩子们说,手指轻轻摇晃瓶身,让绿豆均匀分布在瓶底。小空学着他的样子操作,却把豆子撒了一地,林羽笑着揉了揉她的发顶,帮她重新装瓶。
裹遮光布时,林羽的动作格外细致。他展开一块褪色的旧毛毯,布料上还留着经年累月的褶皱痕迹。指尖捏着毯子边缘,他像包装珍贵礼物般,将塑料瓶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打结时特意留出瓶口,方便后续浇水。“就像给小宝宝盖被子,”他对着一个正在笨拙模仿的小男孩说,“要包得暖和,但不能闷着。”
示范浇水时,林羽特意选在阳光最明亮的位置。他解开一个瓶口的遮光布,清水从自制的小喷壶中倾泻而下,在豆粒间激起细小的水花。“要像下雨一样温柔,”水流声伴随着他的讲解,“然后这样倾斜——”瓶身在他手中缓缓倾斜45度,浑浊的水流带着些许脱落的豆皮,从瓶底预先钻好的小孔中汩汩流出。
年纪最小的女孩尝试时差点打翻瓶子,林羽及时伸手稳住,宽大的手掌覆在她的小手上,带着她完成整个冲洗动作。水流划过他们的指缝,在石板地上汇成小小的水洼,倒映着两人专注的脸庞。
“记住,早晚各一次。”林羽竖起两根手指强调,水珠顺着他沾湿的袖口滴落。孩子们纷纷点头,有个调皮的男孩已经迫不及待地给自己的瓶子浇水,结果弄得满地都是,惹得大家哄笑起来。林羽也不恼,只是接过水瓶重新示范,耐心得像对待刚破土的嫩芽。
背阴处的土壤还带着晨露的湿润,林羽单膝跪在松软的泥土前,指尖轻轻捻开一块腐叶土。深褐色的腐殖质在他指间碎成细屑,散发出潮湿的木质香气。他像药剂师配药般严谨,将腐叶土与园土按精确比例混合,偶尔停下来用pH试纸检测酸碱度。
“蓝莓喜欢这样的酸度。”他对着围观的孩子们解释,同时将淡黄色的硫磺粉均匀撒入土中。粉末在阳光下闪着微光,像碎金般落在深色土壤上。林羽的掌心覆上泥土,缓缓揉搓搅拌,让硫磺粉与土壤充分融合。他的指甲缝很快嵌满了泥土,手腕上沾着几点硫磺粉的痕迹。
栽种时,林羽的动作格外轻柔。他小心地托起蓝莓苗的根团,手指轻轻拨开纠缠的须根。“要让它们住得舒服。”他说着挖开一个恰到好处的土坑,将根系舒展地放入。回填时,他的手掌轻轻拍实周围的土壤,力道控制得恰到好处——既确保根系接触紧密,又不会压伤脆弱的毛细根。
最后,林羽从收集来的松针堆里捧出一把,铺在植株周围。金褐色的松针散发着清新的树脂香,在他指间沙沙作响。“这是蓝莓的被子。”
他边说边调整松针的厚度,确保完全覆盖裸露的土表。阳光透过树影斑驳地洒在刚栽好的蓝莓苗上,嫩绿的叶片在微风中轻轻颤动,仿佛在向他致谢。
种完菜后林羽开始规划温室大棚。他从废弃的建材市场拖回来几捆弯曲的钢管,用砂纸打磨掉锈迹。孩子们帮忙搬运收集来的塑料布,这些从破损广告牌上拆下的材料厚实耐用。
搭建工作选在一个无风的清晨。林羽将钢管弯成弧形插入土中,构成大棚的骨架。最大的挑战是覆盖塑料布,他们必须赶在起风前完成。
十几个孩子像训练有素的施工队,有的拉扯塑料布,有的用石块压边,有的负责用铁丝固定。当最后一块塑料布被钉牢时,突然刮起的大风让整个结构发出哗啦啦的响声,但大棚纹丝不动。
温室内部,林羽设计了立体的种植架。泡沫箱被固定在竹制的架子上,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他在北墙堆砌了蓄热墙,用黑色铁桶装满水,白天吸收热量,夜晚释放温暖。
考虑到冬季来临的情况,林羽又增加了几种改进。他在入口处加装了双层塑料膜,形成空气隔热层;收集来的玻璃瓶被切割后镶嵌在屋顶,增加采光;甚至用废旧轮胎做了几个简易的热水袋,夜晚放在作物旁边保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