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阳光斜斜地穿过教室窗棂,在课桌上投下慵懒的平行四边形光斑。空气里浮动着粉笔灰的微尘和一种午睡初醒的、暖烘烘的倦意。刚结束的数学课余韵还在,几个同学趴在桌上,脸压着摊开的练习册,眼皮沉重地耷拉着。
“喂!你们猜怎么着!”王小刚的大嗓门像颗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瞬间打破了这片昏昏欲睡。他刚从外面冲进来,黝黑的脸上带着运动后的红晕,额角还挂着汗珠,眼睛亮得惊人,手里似乎还攥着什么东西。“我们在公园小溪边发现了个大秘密!就在小婧常去的那块大石头上!”
“什么秘密?”孟小胖第一个被惊醒,揉着惺忪的睡眼,圆脸上满是好奇,连嘴角疑似口水的痕迹都忘了擦。
“快说快说!”旁边几个同学也支棱起了脑袋。
朱珠推了推眼镜,目光从摊开的英文单词书上移开,带着点被打扰的不悦,却也流露出一丝探究。
连坐在窗边、正低头看着自己手心的李小婧,身体也几不可察地微微绷紧。她下意识地蜷起手指,仿佛想藏住什么。
“就那块!最光滑的!靠近水边的!”王小刚几步蹿到讲台边,手舞足蹈,唾沫星子几乎要飞出来,“杨安琪发现的!上面刻着字!刻得可深了!”他激动地挥舞着手臂,模仿着发现的场景,“拨开青苔!唰!就露出来了!你们猜刻的啥?”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刚刚走进教室的杨安琪。她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点了点头:“嗯,是真的。就在小婧以前总放花瓣船的那块石头上。”她的目光自然地投向李小婧的方向。
“写的什么?写的什么?”孟小胖急不可耐,几乎要从座位上跳起来。
“是不是谁乱刻的‘到此一游’?”一个男生猜测。
“还是哪个古代诗人留下的?”另一个女生脑洞大开。
“切,怎么可能!”立刻有人反驳。
王小刚得意地环视一圈,清了清嗓子,故意拖长了调子:“上面刻的是——‘李、小、婧、的、花、瓣、船、漂、走、了。’”他一个字一个字地往外蹦,声音洪亮,带着一种揭晓惊天秘密的郑重感。
“啊?”教室里响起一片难以置信的惊呼。
“李小婧的花瓣船?”孟小胖张大了嘴,看看王小刚,又看看李小婧,“小婧,真是你刻的?”
“漂走了?春天再见?”朱珠轻声重复着后半句,镜片后的眼睛若有所思地看向李小婧,带着一丝重新认识般的审视。
李小婧的头垂得更低了,脸颊像被火燎过一样滚烫。她能感觉到全班几十道目光,好奇的、惊讶的、好笑的、探究的,像无数根细小的针,齐刷刷地扎在她身上。她恨不得立刻钻到桌子底下去。手指无意识地绞着校服衣角,那块冰凉的、刻着字的石头仿佛就在眼前,连同那天午后溪水冰凉的触感和心头空落落的酸涩,一起汹涌地漫了上来。太丢人了……那么傻的话,那么用力的刻痕,竟然被发现了,还被这样大声念出来……
“噗嗤……”不知是谁先没忍住,发出一声短促的笑。
这笑声像点燃了引信,教室里瞬间爆发出更大的、善意的哄笑声。
“哈哈哈哈!李小婧的花瓣船漂走了!”
“还‘春天再见’!哈哈哈,小婧你太有才了!”
“好可爱啊!像在跟花瓣告别一样!”
“那石头现在还在吗?刻得深不深?”
哄笑声、议论声、善意的调侃声,像无数只嗡嗡叫的蜜蜂,围绕着李小婧。她的耳朵里嗡嗡作响,脸颊烫得能煎鸡蛋,窘迫得几乎要窒息。她甚至能想象出自己当年蹲在溪边,用尖石头一下下用力刻划的笨拙样子,那认真又傻气的模样……太羞耻了!
“好了好了,”一个温和的声音带着笑意响起,像一阵清风拂过喧嚣。李老师不知何时走了进来,她站在讲台旁,脸上是洞悉一切的了然和暖意,“都别笑小婧了。这石头上的字啊,老师觉得,”她顿了顿,目光缓缓扫过哄笑的孩子们,教室里瞬间安静了不少,“不是傻气。”
李老师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钻进每个人的耳朵:“那是把心里舍不得的东西,认认真真地刻在了石头上。是给漂走的花瓣船一个交代,也是给那个春天,一个郑重的告别仪式。”她的目光最终落在依旧低着头、恨不得把自己缩成一团的李小婧身上,带着无比的温柔,“就像我们有时候,会在日记本里写满心事,会在送别好朋友时偷偷掉眼泪,会在重要的东西不见时,特别想留下点什么记号……是一样的。”
教室里彻底安静下来。刚才的哄笑和调侃像潮水般退去。孩子们脸上的表情从嬉笑变成了若有所思,甚至带着一点小小的触动。孟小胖挠挠头,圆脸上有点不好意思。朱珠扶了扶眼镜,看向李小婧的目光多了几分理解。王小刚也安静下来,挠了挠后脑勺。
李老师走到李小婧的课桌旁,俯下身,声音轻得只有她能听见:“小婧,抬起头。”她的指尖,轻轻点了点李小婧紧握的、微微发颤的拳头,“你看,你刻在石头上的春天,漂走了那么久,今天,不是又漂回来了吗?漂到了所有同学的耳朵里,漂到了大家的笑声里,也漂到了他们心里。”老师的声音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漂走的,是花瓣船。漂回来的,是春天的心意。你看,它现在多热闹?”
李小婧的心脏猛地一跳。她迟疑地、极其缓慢地抬起头。脸颊依旧滚烫,眼睛因为窘迫而微微湿润。她怯怯地看向四周。
迎上的,不再是嘲笑的目光。孟小胖冲她咧开一个有点傻气却绝对真诚的笑容,还悄悄竖了个大拇指。王小刚也对她挤了挤眼,做了个“厉害”的口型。朱珠对她轻轻点了点头。杨安琪更是对她露出了一个温暖得如同溪边阳光般的笑容。其他同学的目光里,也都充满了善意的、理解的、甚至带着点小小佩服的光芒。
那一刻,李小婧心底那块沉甸甸的、名为“羞耻”的石头,仿佛被李老师的话语和同学们的目光轻轻托了起来。那块溪边石头上笨拙的刻痕,那个曾经让她觉得无比丢脸的印记,在教室温暖的空气和同学们善意的注视下,仿佛被重新解读,镀上了一层奇异的光泽。它不再是孤单的告别,而成了一个能被看见、被理解、甚至被温柔接纳的凭证——一个来自过去的、小小的自己,笨拙而认真地留在时光河岸上的签名。
她紧握的拳头,在老师指尖温柔的触碰下,终于缓缓松开了。窗外,初春的阳光正好,暖暖地洒进来,落在她的课桌上,也落在她微微发红的、却不再低垂的脸上。仿佛有一片无形的新叶,在心底悄然舒展。原来,有些告别,刻在石头上,漂走了孤单,最终却能在另一片更宽广的天地里,重新靠岸,带来一整个意想不到的、喧闹而温暖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