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雨玦收到请柬时,正蹲在演武场的沙坑里训新兵。
正午的日头把盔甲晒得能烙饼,他却跟块石头似的,盯着新兵李二牛发颤的膝盖直皱眉:
“腰板儿挺起来!北境的狼可不等你喘匀气——再晃悠,你膝盖上的沙粒够炒盘花生米!“
众将士叫苦不迭,心想:
这真的是前不久才从敌袭中捡回半条命来的病号吗?!
“将军!“亲卫周满跑过来,脑门儿上的汗珠子掉在青石板上“噼啪“响,“长公主府的人送东西来啦,说是要您亲自拆!“
钟雨玦扯下头盔,额角的刀疤在日头下泛着粉——那是三年前替老将军挡箭留的,他总说这疤是“北境送的勋章“。
“长公主?我和她熟吗?”
周满表情一言难尽:“将军你……不管熟不熟的,你就当给人家一个面子……”
钟雨玦不可置否。
他接过金漆木盒时,掌心的茧蹭过盒盖上的鸾凤纹,烫得他一缩手,随即又塞回了周满手中:
“打开。“
周满兢兢业业的掀开盒盖。
里面躺着张洒金笺,还有枚核桃大的冰玉髓,在日头下蓝得像块冻住的天。
钟雨玦盯着冰玉髓直犯愣——这玩意儿他去年给太后送过一对,长公主这枚,比太后的还透亮三分。
“请柬上写着啥?“他没耐心的问。
周满凑近念道:“昭明长公主雅集,七月廿三,清晖园,邀钟将军共赏雅荷。“
钟雨玦的喉结动了动。
邀请我去赏荷花?
感觉这长公主脑子里缺把琴……
钟雨玦看向一旁捧着请柬不知如何是好的周满,说道:“要不……”
他那后半句“要不你替我去”还没有说出口,便被周满打断。
“不行不行不行,将军,咱家老母亲年过八旬,经不起这般惊吓……这就不了。”
“你小子,我这不还没说什么嘛。”钟雨玦恨铁不成钢地在周满肩膀上拍了一下,“话说这经不起惊吓的是令堂还是你?”
周满抓了抓脑袋,尴尬的笑了笑。
忽然,周满似乎想起了什么:“将军,早些时候那位悬月先生身边的姑娘来传话,说什么记得带上‘北境药材标本’什么的,你瞧,我怎么就忘了。”
钟雨玦听到“悬月”两字心头一紧,听完后“恨铁不成钢”的心情更是加重。
他狠狠的拍了一下周满的后脑勺,笑骂:“你小子就该去北境喂狼。”
他突然想起半月前在悬月堂,秦燎枝蹲在药圃里拨弄紫苏,发间的竹簪晃呀晃:“北境的肉苁蓉要长十年才见根,将军若得空,替我带两根?“当时他顺口应了,没想这小娘子真记心上了。
周满正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钟雨玦便来了兴致。
“备马!“他“噌“地站起来,盔甲撞得沙粒四溅,“去西市!把我那箱北境的老皮箱搬来,再去染坊订幅青布——要能裹住药材的,别让风给吹散了!“
“将军,这日头毒得能晒化蜡!“周满抹着汗直跺脚,“您这是要把药材当祖宗供着?“
“少废话!“钟雨玦踹了他一脚,“秦……悬月先生爱素净,药材得裹得周周正正的——对了,再去茶铺买包蜜枣,悬月先生煎药爱放甜的!“
“还有,去把岳霖那小子叫来,帮我练着兵!”
周满听到好兄弟似乎比自己更惨,心里得到了一点点慰藉。
盛纭褚收到请柬时,正在墨香斋二楼校对《齐民要术》。
阳光从精致的竹制窗扇星点洒落,盛满他的衣袍。
书童阿元捧着描金匣子上来时,他正对着“种芋“篇微微皱眉——原注说“芋喜湿“,可江南的老农偏说“芋怕涝“,这事儿他跟秦燎枝讨论过,她说“得看土性,沙土地喜湿,黏土地怕涝“,说得比书里明白多了。
阿元本不忍打断自家殿下如此认真,但长公主这边也刷加急。
“公子,公主府的人送来的。“阿元把匣子往案上一放,“说是要您务必带《农政全书》修订本赴宴。“
盛纭褚的指尖悬在书页上,迟迟没落下。
他望着匣盖上“昭明长公主“五个泥金大字,突然想起十日前在悬月堂。
秦燎枝正替小福补夏衫,针脚歪得能绕圈儿,他开玩笑说“这哪是补衣服,分明是绣云朵“,她耳尖通红:“小福说云朵软,穿着舒服。“
匣子打开,里面躺着匹月白葛布,经纬间还留着染坊的竹节印。
盛纭褚摸了摸布料——带着股青草的腥甜,倒像悬月堂药圃里的薄荷。
布角别着张纸条,字迹清瘦如竹:“听侄儿与悬月先生交好,且闻悬月先生喜素色,此布用蓝草染就,取'青出于蓝'之意,望侄儿代为送之。“
“阿元,“他“啪“地合上《齐民要术》,“去把我那方端砚取来。皇姑的宴会,总不能拿卷边的旧书糊弄——对了,把那匹蓝草葛布包好,明日送去悬月堂,这几日我便不过去了,替我向先生赔个不是,若先生问起布料,你就说……就说五公子觉得这布配先生的新裙最合适。“
“公子,这葛布……“阿元盯着布料直咂舌,“您前儿还说'粗布只配包书',今儿倒宝贝上了?“
“去去去!“盛纭褚耳尖泛红,从怀中抽出折扇扇了又扇,“悬月先生说过,好物要存真——这布带着染坊的竹节印……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