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平定北方(1 / 1)

北魏平城失去了援军,面对的就是业军全心全意的攻打。

吴立炎调集前前后后三十多万大军围攻平城,自己则是花了半个月攻克了剩余的几个镇,彻底断了平城方面的退路。

这种情况下,时间慢慢的来到了大业尧圣五年,也是北魏少帝天护元年(公元449年)。

尽管北魏把年号改成了天护,但事实上并没有什么用。

北魏要灭亡,耶稣也拦不住。

二月初八,业军攻破了平城南门,宇文延亲自冲锋陷阵。

初十一,彻底占据外城,并且清缴了全部武装力量。

初十二,皇帝吴立炎下达命令,发起全面进攻。

初十八,业军攻克平城皇宫!

那一刻,业军在皇宫城内肆意妄为的烧杀抢掠,皇帝吴立炎视若罔闻。

随后他骑马进入北魏皇宫,那些抢劫的士兵无一不是放下手里的宝物财物跪在地上,恭迎他们的皇帝。

紧接着皇帝来到了后宫,看见了满地狼藉,很多文武大臣的尸体。

在角落里面,他发现了被几个业军看管的北魏皇太后,也就是拓拔黎的皇后,此时此刻,他抱着自己的儿子,也就是北魏少帝,拓拔高光。

这一刻,在这里没有了所谓的皇太后,也没有了所谓的北魏皇帝,有的只是一个妇女和她的儿子。

那个女人抱着她的儿子,目光凶恶的看着吴立炎,然后破口大骂。

“本宫贵为大魏太后!只愿与陛下同死!”

听着这句话,吴立炎就下令,焚烧后宫,让他们两个死在这里。

当天下午,熊熊大火燃烧了起来,这个北魏经营了十多年才重现辉煌的宫殿被付之一炬了。

吴立炎是故意如此了,他做不到和他老爹那样来一个北地大屠杀,但他要摧毁平城这个鲜卑人的圣地。

唯有如此,才能断了他们的念想,正因为如此,他才会不约束他的士兵烧杀抢掠。

公元449年二月初十八,业军攻克北魏平城皇宫,北魏皇太后,薨;北魏少帝拓拔高光,驾崩。

自此,北魏的第二个阶段,宣布灭亡(公元425—449年),历时二十五年,历两代三帝。

北魏武宣帝拓拔连(425-427在位)。

北魏文和帝拓拔黎(428-448在位)。

北魏少帝拓拔高光(449年在位)。

(注,北魏第一阶段是386-424年)

紧接着,北魏进入了第三个阶段,也是最后一个阶段。

449年四月,拓拔高远在得知平城破,皇太后和皇帝以身殉国之后也是痛哭流涕,紧接着在悲痛欲绝(不知道是真是假)之中,即位为北魏新的皇帝。

改年号为光宣。

拓拔高远当皇帝,吴立炎根本没兴趣了,在他看来,此时此刻的大业已经收回了汉地,完成了版图上的统一,就已经不错了。

只要北方的那帮人别搞事情,他也不打算那么快冲出去北伐。

只不过刚刚回到洛阳的吴立炎收到了一个噩耗。

三月初七,尚书省丞相,郑宣病逝。

这位文学大家,太子帝师,帝国丞相的去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王朝内部的稳定。

原因很简单,郑宣的死,让太子党准备动摇了起来。

当然了,这个动摇只是小震动,问题不大,可问题大的,是有人趁这个时机上来给了太子党一脚。

谁干的?甘赢干的。

之前他可是被吴立炎调集到了北方,虽然说是为了步伐事情,可终归有吴立炎想维护自己儿子的缘故。

所以当他和皇帝一起凯旋而归的时候,可以说是做好了对太子的报复。

他的第一步,就是依靠军功,向吴立炎申请了尚书省丞相之位!

甘赢本身出自于皇家,那可是太祖皇帝吴承宗的宋皇后教的礼仪,和吴立炎极其各王关系极好。

这就是现在有了军功,要个丞相位置有什么难得?

所以吴立炎也是把他纳入了参考人选。

得知这件事情的太子吴英第一时间脸都绿了,然后直接来到了皇宫,和吴立炎假装聊天,到最后图穷匕见,说起了尚书省丞相的人选。

吴立炎问他,是有什么好的人选吗,吴英也是毫不犹豫的点头,表示有。

那就是自己的大舅舅,皇后张毓的大哥,张祎!

听着这个名字,吴立炎的脸第一时间就拉胯下来了。

吴承宗在位时期,大力扶持外戚,到了吴立炎这边亦是如此,可是不得不说,张毓的娘家人和宋家人比起来可不是差了一星半点。

翻来覆去都找不到几个可用之人,唯一一个看得过去的就是吴英的二舅舅张朋,要不然还需要前几年把那么大把年纪的郑宣扶上来吗?

吴英为了稳固自己的太子地位,不惜扶持一个平庸的人上位,引起了吴立炎的厌恶。

作为一个王朝的皇帝,他不能容忍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太子身上,显得太子毫无气度!

所以他呵斥了吴英,让他闭门思过三天。

这件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却改变了吴英的心态。

在他看来,吴立炎就是对他有意见!

反正不可能不同意他的意思的。

于是乎这个位置就这样给了甘赢。

四月十五,魏国公甘赢担任尚书省丞相!

毫无意外,他的权势已经达到了巅峰!

但也是彻底得罪了吴英,所以他就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把吴英拉下来!让吴欢或者吴熙成为太子。

可是这件事情太难了,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

所以现在应该以不变应万变,等待吴英一派自己做错事情,露出马脚,这样子他们才能顺理成章的发起进攻!

在此之前,太刻意打压太子都没有任何好处。

这就是甘赢的智慧。

而吴英也是极其配合的出现了一个错误,而也就是这个错误,造成了宣帝一朝最大的损失。

这个错误间接性的导致了吴英的死!

也是这个错误导致了吴英之后,吴欢和吴熙之间不死不休的太子争夺战!

这个错误就是,逼反了在西北的高泽宇!

这件事情是发生在尧圣六年(公元450年)二月份,这个时候西北甘肃地区发生了地震,影响了武威地区。

这一带就是高泽宇的地盘,在这里除了他的侯府之外,还有他的三千精锐亲信骑兵。

消息传来,吴立炎并没有看见,因为他向来都是乐于培养太子的能力,只要不是牵连三四个郡的天灾人祸,基本上都是让太子自己解决。

这一次也不例外。

而按照之前的经验和太子府那一堆人的能力,随随便便拉出去一个这件事情就解决了。

毕竟只不过是抄作业罢了,安顿灾民,重建家园,贷款给百姓粮种,以方便来年恢复生产,再减免税收,这件事情就过去了。

可是吴英派了一个能力一般的人,没错,就是自己的大舅舅张祎!

在他看来,二舅张朋一个人在朝廷里面让他觉得太少了,所以这一次想把这个简单的任务交给大舅,让他捞点功劳,渡个金,并且在吴立炎面前露露脸。

这样子将来仕途上步步高升,也能加强自己的实力。

可是这个张祎实在是个坑货。

二月份收到的消息,吴英让他快马加鞭前往灾区,但他一到长安就停下来住了三天三夜,还以路途遥远,行路难为理由,让本地官员上交黄金一百两。

长安留守是秦王吴立奇,也就是吴立炎一母同胞的弟弟。

他得知这件事情之后也是乐了,没想到这个张祎竟然敲杠到他的头上来了,但一想到太子和皇后,心想这个面子还是要给的,于是就让人拿钱,息事宁人。

毕竟他一个亲王并不希望把事情闹大,得罪太子可不是一件好事。

正因为如此,秦王开了一个头,以至于后面的郡县长官看见张祎来了都只能老老实实给钱了。

张祎贪财也就算了,但他千不该万不该,就是不应该贪朝廷给武威的赈灾款。

四月八日,张祎姗姗来迟,抵达武威,一路上吃饱喝足,搜刮钱财,十分惬意!

高泽宇看见太子派过来了这么一个玩意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于是招待张祎,主要是想商讨一下能不能把朝廷的赈灾款项给他。

原因很简单,张祎姗姗来迟的这段时间里面,高泽宇可不希望自己的地盘尸横遍野,于是就自掏腰包赈灾了。

按道理,张祎来了之后也不能让人家高泽宇自己吃亏吧?赈灾款多多少少要补偿给人家。

谁曾想张祎在饭桌子直接站起来拍桌子。

“尔等意欲何为?!赈灾款项乃太子与本官之款,一介武夫,怎敢索要!”

说完之后,张祎接着说。

你能有今天都是皇帝的恩!让你出的钱怎么就那么委屈了?!要钱?有本事去和皇帝要!这些钱都是我的!(我要贪污!)

说完之后,拂袖而去。

留下了一脸懵逼的高泽宇。

高泽宇是什么人?当年可是敢造反重创北凉的存在,当成跟了业军之后杀北凉人比业军都狠!

这样一个狠角色,张祎也敢凶他,这不是脑子瓦特了吗?

还那么不给面子,高泽宇能咽的下这口气才有假呢。

最新小说: 王朝重构 三剿李家冲 咸言稍叙 乱世茅山道 夜钓寒星 星渊溯缘 钻石宝地 姜维传奇 果果谣 朱芴惊澜:她撕诏我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