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之死的风波终于过去了,但满朝文武该感谢的人却是拓拔高远。
前几年的449年4月份,拓拔高远跑到草原称帝,延续了鲜卑魏的政权。
只不过这个政权已经是流亡政府了。
当然了,拓拔高远本人却自信满满,因为他觉得自己的伯父拓拔连一开始也是流亡北方草原,但经过自己老爹拓拔黎的励精图治,同样能入主中原!占据一席之地。
自己为什么不可以?
所以他在听说了大业西北军败之后,第一时间派遣密使,跟高泽宇联盟,但高泽宇却碍于自身内部势力错综复杂的缘故,并没有同意。
随后大业宋寖挂帅,平定西北。
紧接着业太子吴英薨,让他看见了机会。
他从各方面零零散散情报得知吴立炎身体不太好,让两个儿子处理政务,于是断定,吴立炎不行了!
受到了打击之后一蹶不振,并且记恨宋寖和甘赢,把他们一个罢免在家,一个赶回封地。
加上之前的张升也是因为战败,短时间内恐怕不会启用。
那么自己的好机会来了!
有的时候我们真的应该感叹,这个世界造化弄人。
以上的事情内容在上一篇已经说过了,但拓拔高远没有上帝视角,以他的角度分析似乎也没错。
可惜的是,他的确是估算错了。
于是他率领自己流亡政府的全部家底——三万七千骑兵,悍然南下,发起了进攻!
在他眼里,大业太祖吴承宗那么厉害都被他老爸硬生生南下打得割地赔款,那么一个病入膏肓的吴立炎算得了什么呢?
你再厉害又怎么样?你已经病了!
于是他在本年(451年)八月份,悍然南下!吸引了大业全部注意力!
所以开头才会说,满朝文武都应该感谢他,要不然大业局势不知道还要动荡多长时间。
这一次拓拔高远进攻的方向很有意思,并非平城太原方向,而是河套平原。
从这里看得出来,拓拔高远还是有水平的。
山西边防地区经过拓拔黎十多年休养生息加上业朝近几年的安抚政策以及移民,早已经今时不同往日。
人口恢复,带来的劳动力以及税收养活了平城地区近五万多人的军队。
他想硬碰硬这里只有死路一条。
可河套平原就不一样了。
原本在这里的十二匈奴部落在齐王之乱后被打乱内迁,慢慢的成为了华夏民族的一份子。
可随之而来的却是该地区地广人稀。
迁外族又担心将来又一次五胡乱华,迁汉族又不适应气候以及放牧。
导致这片地区人烟稀少,驻守的军队只有两万五千左右。
至于人口,不过五万,还全部都是朝堂安排在这里养马的军户。
看起来没什么人口,但拓拔高远打这里的收获可比打平城大多了。
这里有大业放牧的牲畜,牛马羊数以十万计,能把他们全部席卷一空,足够打击大业的畜牧业了。
牛羊倒是小事,马匹才是重中之重。
八月十三,拓拔高远骑兵横扫了河套地区,业将陈艺率领八千骑兵野战,最后被斩三千余人,其余士兵溃逃。
阴山以南,黄河以北地区被劫掠,逃回来的陈艺在十六日那天下令烧毁黄河浮桥,防止战火蔓延。
战报传入洛阳,吴立炎出动了。
速度很快。
十九日传来的战报,二十二日吴立炎大军就出发了。
领军人物,皇帝。
吴立炎率领北骑军三万北上,让沿途郡县准备粮草。
二十八日就到了河套平原,搭上黄河浮桥就冲出去了。
离开之前,吴立炎下令,着令平城,太原,长安,武威四处骑兵倾巢而出,协助北伐。
各地具体派遣了多少人不清楚,只知道加上皇帝陛下的主力军,一共有十三万大军!
大业宣帝吴立炎对草原的第二次大规模北伐,拉开序幕!
拓拔高远洗劫了大业牛羊马合计六十多万,正慢悠悠的往回赶,途中收到消息,大业军队来了,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这一天是八月三十日,他刚走没多远。
了解业军出动速度那么快,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果不其然,第二天他就收到了更加炸裂的消息。
业军主帅,皇帝吴立炎!
拓拔高远有一种跟人打牌他出对三对面出王炸的感受。
吴立炎这一次可不是乱打,而是布置好了天罗地网,围追堵截,要把北魏流亡政府一举歼灭!
平城军将林启。
太原军将宇文峥。
长安军将陈浩。
武威军将乌托力慈。
《业史》记载着这四路大军:“沿途各郡城府,积余尽空。”
就是说这四个城市的军队北上,沿途供应粮草器械的府郡的家底都被掏空了。
武威这个刚打完仗的地区被掏空很正常,可是另外三个安定了多年的城市也被掏空了,足够说明此次出兵,后勤保障做到了何等地步。
加上皇帝本人的大军一共是十三万精锐部队。
这基本上已经接近任何古代王朝出征的极限了(实打实的作战人数)。
拓拔高远情报工作做的不错,在得知消息之后,第一时间下令,放弃全部缴获的牲畜人口,返回草原。
但……手下的人已经不听他的了。
原因也很简单,鲜卑各部跟着你拓拔家混了那么多年,越来越差,尤其是这两年,又tm回来草原喝西北风了。
好不容易雄起一次,大家铆足了劲来南方抢劫,盆满钵满的回家。
你现在下令放弃这些财产?
给你面子你就是所谓的大魏皇帝,不给你面子你只是一个部落酋长而已!
三万七千北魏骑兵,皇帝拓拔高远的嫡系就只有五千三百,其他的都是那些名义上的大魏臣子。
有共同利益就听你的,平日里就听调不听宣。
见各部落酋长不听话,拓拔高远也只能苦口婆心的在晚会上说,吴立炎来了,我们又打不过,不放弃牲畜拖累速度,被咬上就完了。
这时,有人唱反调,说大不了我们各部落带着自己的战利品分路回去王庭。
然后名场面就来了。
除了拓拔高远之外,其他六个大部落酋长走了五个。
那一刻,拓拔高远看着坐下只有最后一个酋长,也是脸色难看到了极点。
没办法,形势比人强,皇帝这个名号北魏已经玩废了。
谁家皇帝接二连三的被大业汉人杀啊?
从拓拔嗣开始,拓跋焘,拓拔连,拓拔高光,一共四个皇帝让人砍了,前后不过二十多年时间。
玩个集贸。
都快赶上晋朝司马家那几个废物皇帝了。
为了自保,拓拔高远一咬牙,带着自己的亲兵和另外一个酋长的骑兵离开了这里,放弃物资。
其余五个酋长则是兵分五路的撤退,自认为吴立炎最多只能咬住一支部落,那么他们都有五分之四的几率是安全的。
九月初三,这个情况被大业斥候打探了回来,吴立炎率领五千精锐骑兵脱离队伍,杀向其中一支部落。
九月初五,仅一个小时就结束战斗,斩杀三千余人,俘获六百骑,收回牛羊社畜上万。
九月初八,吴立炎又咬上了另外一支部落,斩首两千七百级,其余溃逃。
林启带领的平城军也是在九月初九击败其中一支,斩杀一千四百人。
宇文峥的太原军则是在初十击败另外一支,斩获不详。
这时候率领武威军的乌托力慈也是来到了草原上进行迂回包围,防备拓拔高远向西逃窜。并且警告了本地的柔然部落,如果敢包庇鲜卑或者干扰业军,下一个讨伐的就是他!
柔然现任可汗是处罗可汗,吐贺真(444-464年在位)。当年他老爹吴提可汗被拓拔黎卖了,导致死在山西地区,所以对于鲜卑的仇恨也不少。
更何况前些年被拓拔黎让人打来打去的,毫无还手之力,憋屈得不得了。
也是前几年拓拔黎死了,拓拔高远跑到草原,力量削弱,他的日子才好过一点。
所以你让他去救援拓拔高远那是不可能的,没出兵落井下石都是他品德高尚了。
长安军大部队镇守河套,陈浩仅率领三千骑兵支援皇帝。
直到九月二十八,业军就基本扫荡完了漠南地区大部,剿灭了拓拔高远一半的战力。
一战重创鲜卑,又威慑了柔然。
目前为止,大业的战略目的已经达到。
吴立炎返回,但并没有去平城或者太原,而是去了幽州(今北京一带)。
这一次他携带来了自己的全部,十二万五千军,以及在漠南地区俘获的全部鲜卑魏的士兵。
然后下诏,令高句丽派遣王子过来觐见大业皇帝。
高句丽不敢犹豫,便派遣了一位不怎么被重视的王子前来幽州。
随后在十月中旬开了一场盛大的庆功宴,宴会上不仅仅是高句丽人,漠南地区其他小部落首领也来了。
庆功宴上,他当着所有人的面,亲自抄刀,斩了此次一战活捉的三位鲜卑部落酋长。
人头滚滚,让在场的异族不寒而栗。
看向吴立炎,除了恐惧就是敬畏。
此刻的大业帝国,如日中天!武德充沛!
就是为了向周边异族展示大业的彪悍之风,所以北伐才会调集十几万人,否则拓拔高远那些人哪里用得着十几万大军?这就有一种大炮轰蚊子的既视感。
但却也实实在在的炫耀了大业的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