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夺嫡白热化(1 / 1)

业太宗宣皇帝吴立炎,生于406年,驾崩于458年。

年52,在位14年。

当皇帝在洛阳感慨的时候,他已经四十九岁了。

亲征高句丽回来之后,吴立炎感受得到自己身体已经大不如前,开始衰弱。

五十而知天命,吴立炎似乎预感到了自己的天命。

和他老爹七十岁的高龄比起来,吴立炎的确是有点“短命”,但这没的说。

毕竟吴承宗这种高龄皇帝还是占少数的,历史上四百个皇帝里面能活到吴立炎五十二这个年纪的也算比较高寿了。

再加上吴立炎从十六岁开始就南征北战,亲自操刀上战场,打了那么多年,身上的伤口可以说是不计其数。

所以他才会发出感慨。

而吴欢闻言,立马下跪,大喊“父皇千秋无期。”

可是哪有人能千秋无期呢。

思绪回到现在,吴立炎通过这一年的考察,也看得出来,吴欢在处理政务上没有毛病,通过弟弟吴立奇的汇报,他知道吴欢也是个很不错的继承人。

而吴熙在幽州也是做的十分出色,就连驻守幽州的诸多文臣武将都极其认可。

业军的军需粮草没有一次失期,足够证明吴熙的能力。

可惜了,两位儿子都如此优秀,不对,应该是三位儿子都很优秀!

可惜太子早夭,还剩下两位。

但皇位只有一个。

应该给谁呢?

他还不知道。

……

业朝得辽东,清查人口,留在辽东的有八万四千余户,人口三十九万九千余人。

朝堂从河南,河北,山东地区调集十万百姓,填入辽东,以此巩固本地。

辽东设为辽州,然后派遣苏允为辽东第一任州牧,治所在玄菟城。

辽州驻军三万五千,重点防范高句丽以及北方的柔然部落。

苏允在这一次征战中也获封辽东郡侯。

柔然因为帮助业朝,也被赏赐了不少金银财宝和物资,柔然可汗更加臣服,并且加紧迫害漠北的鲜卑部落,想活捉拓拔高远给业朝以此邀功。

北方基本平定,再无隐患。

吴立炎辛苦奋战十年,从北凉打到平城,再打到西域,漠南,辽东,终于把帝国北部打得太平。

接下来还有一个地方需要解决。

西南。

西南部的土著部落以及家族一直以来都是半独立的存在,尤其是前面的黄寺之乱,西南家族也没少出力。

现在天下安定了,吴立炎目光自然是看过来。

这一次他没有御驾亲征了,而是让林启和梁坦子两位帝国新星将领出马。

平定西南,用了半年。

455年,武辉三年十月份,业军南下。

456年,武辉四年三月份,梁坦子,林启大获全胜而归洛阳。

同年六月份,皇帝吴立炎携皇后张毓以及洛王吴欢前往平城巡视,下令吴熙监国。

吴熙监国两个月,在八月份的时候,吴立炎归洛阳。

但归来的时候,吴立炎通过弟弟吴立奇察觉到了吴熙的问题。

吴欢主政洛阳一年,几乎是做到了公私分明,一视同仁。

不管是洛王党还是宜王党,山东,河南,江南等家族的人,只要有能力,全部提拔。

而吴熙主政的两个月,似乎有些赏罚不分明,以官员背景为第一,洛王党派的就打压,自己人就提升,以及拉拢中立派。

之前孔聃事件以及洛王监国让吴欢势力大增,吴熙几乎是没有选择的只能出此下策,可是得到的结果却并不明显。

张浩曾经也劝过吴熙一视同仁,不要搞这种小动作,但没办法,朝堂是人情世故,吴熙这两年情况不好,好不容易监国不弄点好处给其他人,怎么拉拢同党?

可是如此一来,宜王局势就毁了。

关键时刻,吴熙出手,办了一件事。

他来到了皇宫,跪拜在皇后张毓的面前痛哭流涕起来。

张毓被他哭得有些不知所以,吴熙就说:“儿臣苦,终不得大位,愿将来还能再见母后。”

该说不说,终究是小儿子受宠爱的多,张毓心软了,也明白自从孔聃抨击皇帝以及吴欢开始,吴熙基本上在朝堂都不得势。

原本想两兄弟谁继任都无所谓,可是眼看两个儿子相互尔虞我诈,到了这个地步,她也是不好受。

于是立马让人去请皇帝过来。

该说不说,张毓的地位还真不是一般的重,换做是其他皇后可不可能说是让皇帝过来自己这里的。

而皇帝来了后,张毓第一时间很严肃的携带吴熙行跪拜大礼。

皇帝一看就知道有大事发生,然后也很严肃的坐在位置上。

张毓起身,开门见山。

“陛下,二子何人为君?若有心属之人,可提前立储君,定国本。”

闻言,皇帝吴立炎沉默,不想回答。

张毓继续问。

“二子皆由我出,今相互对峙,影响家国,不如早定国本。”

“此事,皇后不得再过问,宜王改封号晋王,以表彰功勋。”

吴立炎说完就走了,然后立马下诏,昭告天下。

吴熙改封晋王。

洛阳哗然!

一般来说皇子不改封号,一旦改了封号,而且还是实权封王的王号,那就意义非凡了。

这么跟你说吧,公元425年,吴承宗称帝,吴立炎为太子。

宋皇后所出的另外两个儿子,吴立德封程王,吴立奇封权王。

然后公元427年,19岁的吴立德封魏王,封地晋阳(今太原市),然后出镇,以皇子身份坐镇北方。

公元439年,吴立奇封秦王,封地咸阳。

未出镇的皇子封号一般都是洛王,宜王,程王,权王,等等等。

出镇的就是魏王,秦王,这些曾经有过国家的封号。

现在给吴熙封号晋王,那么不就是告诉所有人,接下来就应该给吴熙封地了吗?

有了封地,吴熙再也不可能待在洛阳,不在洛阳地区的话,他再如何想夺嫡也不可能了。

这个旨意基本上是明确了皇帝吴立炎指定谁为太子了。

这几乎是死局。

但关键时刻,吴熙一党的人却没有放弃,而是发起了又一次猛烈的朝堂冲击。

这一次冲击,也将让吴欢的太子位再拖几年。

最新小说: 在跑路了吗 纵横策之草根传奇 不负生 弱点情怀 茫城 明光长昼 象棋俗人 西海的故事 蜉蝣死梦 明末的王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