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的夏天火红的花,
火红的花儿飞彩霞,
火辣辣的妹子甜蜜蜜的笑,
在哪山湾里摘花椒......
盛夏来临,我的思绪就会飘回那一年又一年被花椒染红的山湾。我是甘谷县六峰镇黄家窑村的椒农,在这片土地上营务花椒已有三十年。三十年,我与花椒朝夕相伴,从它的枝叶间,我看到了一片天,一片地,一方被它的香气浸透的热土,还有那香遍万户千家的希望。
一、千年溯源,秦椒红果飘香
“太阳树上挂红金,椒房殿内存香薰,历史悠久味道好,甘谷花椒第一红。”在六峰镇的街巷村落,这首代代传唱的歌谣,诉说着花椒跨越千年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时光回溯,在渭河之滨的六棱山上,生长着一种浑身布满坚硬尖刺的灌木。盛夏时节,它的枝头缀满红艳艳的小果,在烈日炙烤下,浓郁的香气随风飘散。只是这小红果麻劲十足,入口碜牙蜇口,连马匹都只是用口唇轻推,不敢贸然吞食。秦人的祖先根据方言中用嘴掀动东西之意,将这奇特的红果唤作“檓”。
公元前 906年,周孝王听信申候之言,命非子爷来到此地戍边牧马,并封此地为“秦”。在朝歌聚会时,非子爷带着“檓”进京,因“檓”意晦涩难懂,周孝王赐名“秦椒”。自此,这颗小小的红果便与这片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近三千年时光流转,“秦椒”如今已成为芸香科中集药用、食用为一体的珍贵植物,以“花椒”之名广为人知,在岁月长河中焕发着无限生机。
花椒以独特的香气逐渐融入秦人生活,从原始的偶然发现到人工种植,从单纯的药用价值到成为重要佐料,从地方应用走向全民普及,每一步都凝聚着无数的智慧与探索,也沉淀出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春秋时期,秦惠文王迎娶楚国公主为后,公主初到北方,水土不服,饱受蚊虫侵扰。秦惠文王经上大夫征集民间偏方,用花椒粉和泥为公主修建住所,“椒房宫”由此得名。到了汉景帝时代,汉景帝为彰显母后德威,在未央宫为窦漪芳太后建造了庞大的椒房殿。窦太后居住在由花椒花朵和粉末涂抹的殿中,高龄达八十有余,成为历史上最长寿的太后,且多子多孙。此后,历代帝王纷纷效仿,椒房殿成为紫禁城不可或缺的建筑,直至清朝依旧如此。这小小的秦椒,在历史的长河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绝非寻常之物。
二、地域馈赠,伏椒魅力独特
花椒树属落叶灌木,是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的一员,树高可达 3 - 7米,浑身长满三角形尖硬皮刺,适应能力极强,生长范围广泛。在我国,除广东、台湾、海南及偏北地域,其余各地均有种植。然而,受寒温带季风气候影响及品种差异,各地花椒品质大不相同。其中,秦椒和蜀椒最为有名,蜀椒以麻劲十足著称,秦椒则以气味芬芳取胜。据相关资料显示,在全球花椒排名中,美国密西西比花椒位居第一,陇右秦椒紧随其后,这足以证明天水花椒的巨大发展潜力。
天水的秦椒,俗称“伏椒”,更是花椒中的佼佼者。每年二月,它绽放绀香的花朵,初夏青果成形,到了盛夏三伏天,果肉红鲜,椒香四溢。此时,正是采摘的最佳时机,经过合理晾晒,便能保持色味俱佳,长久不变。无论是家常小炒,还是高档宴席上的美味佳肴,亦或是热气腾腾的火锅,伏椒都是不可或缺的上乘佐料,在百余种花椒中独占鳌头,香味独特。自大唐天佑年间起,陇右就设有专为皇家征用的椒园,伏椒的珍贵与高品质可见一斑。
但令人遗憾的是,尽管天水老伏椒品质得天独厚,却未能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应用。不过,我坚信,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秦椒凭借其独特的香味和悠久的历史,必将脱颖而出,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全民认可的佐料佳品,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
三、价值多元,花椒功用非凡
从人类茹毛饮血的原始时代起,花椒树的果皮因其独特的特性被充分利用。从神农氏尝百草到华佗研制《麻沸散》,花椒在医药领域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一味高效的中草药,更是集食用与药用价值于一身的瑰宝。
《神农本草经》记载,花椒能温中散寒,除风邪气,坚齿明目;《名医别录》称其可以疗瞄痹、吐逆、疝瘕;去老血、治产后余疾;腹痛,出汗,利五脏;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更是对其进行了明确的定性:“椒,纯阳之物,其味辛而麻,其气温以热,入肺散寒治咳嗽,入脾除湿治风寒湿痹,水肿泻痢;入肾治阳衰溲数,足弱,久痢诸症。”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花椒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其中柠檬烯、枯醇、龙牛儿醇、植物甾醇等物质更是具有独特功效,能有效治疗各种皮肤顽疾。用花椒水洗濯,不仅可以预防皮肤病,还能养颜美容、延缓衰老。近期研究还表明,花椒毒素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更高的价值,它具有强烈的扩张作用,能解除痉挛症,抗血小板聚集,抗心律失常,抑制中枢神经紊乱,还具有镇痛等功效,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亟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拓展。
从古至今,花椒为人类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虽然过量食用无益,但在日常生活中,它早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存在。它温中散寒,行气止痛,养神明目,重要性堪比食盐,健身效果更甚于茶叶。
四、产业兴乡,六峰花椒时代新篇
溯至一千年以前,花椒种植技艺便已扎根六峰镇。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与技术推广下,当地依托南部山区的独特地貌,将花椒培育为特色支柱产业。如今,三万余亩椒田纵横山野,形成蔚为壮观的“红色经济带”。站在山巅俯瞰,层层叠叠的花椒树井然有序。成熟季节,宛如红色的波浪,山岭锦绣,如彩如画,闪耀着希望的光芒。
以花椒为核心,甘谷构建起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服务体系。从花椒的采摘、晾晒,到深加工制成花椒油、花椒粉等产品,再到通过电商平台、线下市场销往全国各地,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当地人的智慧与汗水。这颗小红果成为激活乡村振兴的“金钥匙”,也绘就了天水大地上最动人的丰收图景。花椒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村民就业增收,还吸引了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为乡村注入新的活力。
三十年的椒农生涯,我见证了六峰花椒的兴衰变迁,也深知它蕴含的巨大价值。我期待着,在未来的日子里,六峰花椒能够凭借自身的魅力,走出甘肃,走向世界,让那一抹火红和独特的椒香,飘得更远,更香,续写属于它的千年传奇。
2015.8.10.初稿 2025.6.3.改写整理李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