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风雨故人来(1 / 1)

静心谷的第三十个春天,李阳已经长成了像他父亲李狗蛋那样壮实的汉子。药田被他打理得井井有条,新栽的当归抽出了紫红色的茎,田埂边的艾草连成了片,青绿色的叶片在风中翻卷,像波浪般涌动。他左眼的眼角有颗淡淡的红痣——那是寒牙血瞳的印记,隔代遗传到了他身上,虽不能看透邪祟,却能在触摸草药时,感知到它们的药性,念安常说“这是太爷爷在护着你”。

这日清晨,李阳正在给还魂草浇水,忽听谷口传来车马声。他直起身,眯眼望去,只见辆乌木马车停在老槐树下,车帘绣着暗金色的“周”字——是江南周记药铺的标记。周记药铺如今已是江南最大的药行,掌柜的是周老板的孙子,名叫周明远,每年都会来静心谷收些草药,说是“祖上传下的规矩,不能断了根”。

“李大哥,许久不见,你这药田越发好了。”周明远掀帘下车,穿着件月白长衫,手里拿着串紫檀佛珠,笑起来时,眼角的纹路和周鹏、周老板如出一辙。他身后跟着个梳双丫髻的小姑娘,约莫十岁,抱着个锦盒,好奇地打量着谷里的一切。

“明远兄,快进屋坐。”李阳放下水壶,接过他手里的药箱,“今年怎么来得这么早?”

“这不快到太爷爷的忌日了?”周明远摸了摸小姑娘的头,“带婉儿来认认门,让她看看太爷爷和寒牙太爷爷守护的地方。”

小姑娘叫周婉儿,是周明远的女儿,眼睛很大,像含着露水的葡萄,一进谷就被药田的紫苏吸引了,蹲在田埂边,小心翼翼地摸着紫莹莹的叶片:“爹爹,这就是你说的紫苏吗?能治风寒的那种?”

李阳笑了:“是啊,你寒牙太爷爷说,紫苏配艾草,是治风寒的良药,也是静心谷的‘平安草’。”他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晒干的桂花,“这是去年的桂花,你太爷爷爱喝的,带回去泡茶。”

周明远接过布包,放在鼻尖闻了闻,眼眶微热:“我爷爷临终前说,他总梦见寒牙太爷爷坐在药田边,手里拿着桂花糕,说‘等你来了,咱们一起酿桂花酒’。”

两人往观里走,路上遇到念桃在给村民看诊。她如今已是谷里的“女先生”,继承了念安的药铺,药柜上摆着三副药碾子,她说“一副给我爹,一副给李阳哥,还有一副,给将来懂药的孩子”。见了周明远,她笑着打招呼:“明远哥来了?我娘刚蒸了桂花糕,正念叨你呢。”

观里的老槐树更粗了,枝桠几乎要遮住半个院子。树下的石凳还在,李阳小时候常看见寒牙坐在这儿晒太阳,如今他也爱坐在这儿,尤其是阴雨天,总觉得寒牙就在身边,轻轻拍着他的肩说“药田要多松土,人心要常清净”。

李秀莲已经九十多岁了,腿脚不太灵便,却总爱坐在窗边,看着药田发呆。见了周婉儿,她笑着招手:“来,孩子,让奶奶看看。”她从怀里摸出个小布包,里面是三枚玉佩——正是当年寒牙、李狗蛋、女密探那三块,只是绳子换了新的,“这是太爷爷们留下的,给你留着,以后戴在身上,能保平安。”

周婉儿接过玉佩,轻轻摇了摇,叮当作响,像风铃在唱:“奶奶,这上面的字是什么意思呀?”

“这个‘苏’字,是寒牙太爷爷的本姓;这个‘李’字,是李阳哥的姓;这个‘周’字,是咱们的姓。”李秀莲摸着她的头,声音缓慢而温柔,“这三块玉佩,是三个故事,也是一份牵挂,以后你就会懂了。”

傍晚时分,天空突然阴了下来,乌云像墨汁一样在天边晕开。李阳抬头看了看,皱眉道:“怕是要下大雨,得去把暖棚加固一下。”

周明远跟着他往药田走,刚到暖棚边,就见狂风卷着雨点砸下来,药田的艾草被吹得东倒西歪,紫苏的叶片也被打落了不少。李阳赶紧找来绳子,周明远帮忙扶着竹竿,两人合力把暖棚的帆布绑紧。

雨最大的时候,谷口传来呼救声。李阳披上蓑衣往外跑,只见个老道士被困在谷口的泥地里,蓑衣被风吹得翻卷,怀里紧紧抱着个布包,像是护着什么宝贝。

“道长,快进来避雨!”李阳跑过去,把老道士扶进观里。

老道士约莫八十多岁,头发雪白,脸上满是皱纹,却精神矍铄,一进观就盯着墙上的《千金方》拓本看,突然指着其中一页说:“这里漏了一味药,应该加三钱紫苏叶,寒牙当年就是这么说的。”

众人都愣住了。李阳看着老道士的眉眼,突然想起寒牙留下的医书里,夹着张字条:“我有个师兄,在江南云游,若他来静心谷,替我好好待他。”

“您是……慧能大师的徒弟?”李阳颤声问。

老道士笑了,从怀里掏出个木鱼,木头上刻着个“佛”字:“我师傅圆寂前,让我把这个交给静心谷的守护者,说‘这木鱼敲了百年,该回它该去的地方了’。”

雨停时,夕阳从云缝里钻出来,给观里的老槐树镀上了金边。老道士敲响木鱼,“笃笃”的声音清越,像泉水落在青石上,回荡在谷里,仿佛在唤醒沉睡的记忆——寒牙在药田除草,周鹏在伞里哼歌,慧能大师在竹林打坐,李狗蛋在练拳脚,念安在追蝴蝶……

周婉儿抱着玉佩,坐在老槐树下,听老道士讲过去的故事。她听不懂什么是玄清教,什么是血祭阵,却记住了老道士的话:“守护不是靠刀剑,是靠心里的善,像静心谷的药草,默默生长,却能治愈伤痛,带来希望。”

临走前,周明远在寒牙的坟前,种下了一株桂花苗。李阳在旁边说:“等明年春天,它就会发芽了。”周明远点点头:“等它开花了,我带着婉儿再来,酿桂花酒,跟太爷爷们说说话。”

周婉儿把那三枚玉佩串在一起,挂在脖子上,玉佩贴着心口,暖暖的。她对李阳说:“李阳叔叔,等我长大了,也来静心谷种药,好不好?”

李阳摸了摸她的头,看向药田。夕阳下,紫苏和艾草在风中轻轻摇曳,像在点头。他知道,静心谷的故事还没结束,就像这谷里的药草,一茬接一茬,生生不息;就像这三块玉佩,一代传一代,叮当作响,永远唱着关于守护、传承和希望的歌。

夜里,李阳坐在老槐树下,敲着慧能大师留下的木鱼。“笃笃”的声音里,他仿佛看见寒牙从药田走来,笑着对他说“好孩子,做得好”;看见周鹏站在桂花树下,朝他举杯;看见李狗蛋和念安在旁边,推着他说“该你给孩子们讲故事了”。

月光落在药田上,艾草的清香漫了满谷。李阳的左眼眼角,那颗红痣在月光下微微发亮,像颗藏在岁月里的星,安静地,守着这片谷,这片人,这片永远有故事、永远有希望的土地。

而谷外的风,还在吹,带着远方的消息,带着故人的牵挂,吹进静心谷,吹进每一个守护这里的人心里,告诉他们:你们从未孤单,那些逝去的,那些离开的,都化作了谷里的风,田里的药,檐下的月,永远守护着这片土地,直到岁月尽头。

最新小说: 我穿越明末了但金手指丢了 王朝重构 三剿李家冲 咸言稍叙 乱世茅山道 夜钓寒星 星渊溯缘 钻石宝地 姜维传奇 果果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