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佳陈说完还扒了几口面,嘴巴咀嚼得夸张,除了吃面的声音什么话也不说,愈发得苦闷。
书婉嗤笑:“你要是想来,就把你北京的行程推了呗。”
杜佳陈否定:“那可不行,你上次去医院的时候我本来要飞北京的,谁知道你突然生病,我都没法去了。”
“是你要跟着我去的,我没让你来。”
杜佳陈没好气:“我好心照顾你,现在你还来打压我是吧?”
“书小姐如果近期没安排的话可以留在无锡长时间一些,”程澈补充道:“等杜小姐忙完了,也可以来无锡玩玩。”
杜佳陈仔细一想,觉得很有道理,愁眉苦脸立即变成了眉开眼笑。
典型的变脸比翻书还快。
“你说的很有道理小伙子,有前途。”
程澈被逗笑了,书婉也是。
程澈瞄了眼不言语的许辰淮,道:“老师,你不对你的家乡说些什么?”
许辰淮问:“要问什么?我能回答的都回答。”
书婉忽然间想起一首民歌,名字叫作“无锡景”。歌里描绘的就是江苏无锡独到而诱人的艳丽风光。她对这首歌仅有一点残存的印象。
“许先生知道什么关于无锡的诗句吗?”
许辰淮听后稍微沉默了一会,他在记忆里思索着自己所读过关于无锡的诗词。
“客过无名姓,扁舟系柳阴。穷秋南国泪,残日故乡心。京洛衣尘在,江湖酒病深。何须觅陶令,乘醉自横琴。”
他语调很慢,语气很轻地念完。
“赵嘏的诗?”
许辰淮嗯了声。
杜佳陈略微有些不满:“这背古诗也就你俩可以聊起来,我俩压根没法参与。”
杜佳陈小时候最痛恨的事情之一就是背古诗,她耐心不够,朗朗上口的诗还好,若是长篇大论,她必定焦头烂额。
可书婉不一样,书婉擅长背诵,她对古言古诗还有自己独到的理解,且每次解析都与事实切合,况且不管是古文还是现代文,她都可以轻松背完。
杜佳陈以前出于佩服和好奇问过书婉,背诵的秘诀究竟是什么。
书婉每次给她的回答都是,不知道。
大概是上辈子她读过很多诗,且对读诗和品花有浓郁的兴趣,所以老天爷给她回报,让她这辈子有善于背诵这个强项。
“你们可别以为我们老师只擅长理科,其实他的文科有时候比理科还要好。”程澈解析道。
这时书婉就疑惑了:“那你为什么不读文科,选择读了理科。”
“应该是因为兴趣吧。”
许辰淮回答得很实在,很认真。
杜佳陈默默点了头,很佩服这位物理学家。
在别人夸赞他的时候,他竟然可以云淡风轻地接受,并且还不会因为骄傲自满而忍不住笑。
杜佳陈心里默念到:“书婉看上的,果然必是一般人。”
杜佳陈想到这越发的佩服眼前的这位说话做事都云淡风轻,似乎除了对研究以外任何事情都不上心的物理学家。
他的家庭背景究竟是怎么样的,杜佳陈从见到许辰淮第一眼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思考了。
在她一个言情小说作家眼里,像许辰淮这样方方面面都看似无可挑剔,所有褒义词都可以用来形容他的人,恐怕只活在虚拟世界之中。
这世界上,怕是找不到其可以与他媲美的人。
“我们家书婉文理科皆优。”杜佳陈顺势赞颂书婉,想帮她给许辰淮留个好印象。
程澈一脸惊讶:“学霸学霸。”
许辰淮忽然问:“还需要吗?”
他问了一句与现在话题格格不入的。
书婉以为这个话题已然成了过去式,对于许辰淮突如其来的发问,她一时半会没有反应过来,脑子懵懵的,张了张口,可没发出一个音。
“嗯?”他很有耐心。
“你说的是诗吗?”
“嗯。”
书婉立刻点头。
许辰淮还未开口,书婉新生一念。本只是内心里的对话,谁知她鬼使神差地脱口而出:“可以点诗吗?”
许辰淮愣了愣:“点诗?”
“文天祥,可以吗?”
书婉知道文天祥有一首诗,名唤《无锡》。说实话,其实她是刻意挑诗的,她想看看,许辰淮究竟能否对得上。
许辰淮回答得很快:“金山冉冉波涛雨,锡水泯泯草木春。二十年前曾去路,三千里外作行人。英雄未死心为碎,父老相逢鼻欲辛。夜读程婴存赵事,一回惆怅一沾巾。”
杜佳陈和程澈刚才还在思考文天祥的诗,他们还没回忆起一首,然而在他们还在进行头脑风暴时,许辰淮就已经完美地对上了书婉的题目。
还是最标准的答案,一字不漏。
这也太神了。
“我没记错吧?”
“你没记错。”书婉眼角一弯,笑得好生烂漫。
她的笑如同一朵生活在暖阳照射下的稚嫩花朵,满面春风般经受着阳光的沐浴与洗涤,绽放开仅属于自己的瑰丽身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