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习惯成诗(1 / 1)

周三早晨,周雨晴比平时多花了二十分钟挑选衣服。最终她选定了一件浅蓝色的衬衫和深色直筒牛仔裤——既不会太正式,又不至于太随意。出门前,她对着镜子检查了三遍,确保每根头发都乖乖待在它们该在的位置。

“只是去工作而已。“她对镜子里的自己说,却还是忍不住涂了一层淡淡的唇彩。

A大校园比上次来时热闹许多,学生们抱着书本穿梭在梧桐大道上,自行车铃声响成一片。周雨晴走进文学院大楼时,心跳不自觉地加快了。上到三楼,她惊讶地发现沈墨办公室的门已经开着,里面传出低沉的哼唱声和大提琴协奏曲的旋律。

她轻轻敲了敲已经打开的门。沈墨背对着门口,正在整理工作台上的工具,听到声音转过身来。今天他穿着深灰色针织衫,袖子挽到手肘,露出线条分明的小臂。

“准时。“他嘴角微微上扬,伸手关小了唱片机的音量,“我刚泡好茶。“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工作台上,那里已经整齐地摆放着两套工具和放大镜。周雨晴注意到其中一个放大镜的柄上缠着防滑胶带——明显是为新手准备的。

“准备工作很充分啊。“她放下包,取出笔记本。

沈墨递给她一杯茶:“习惯了。带学生做修复时,准备工作占大半时间。“

茶香氤氲,是清冽的龙井。周雨晴小啜一口,温度刚好。“今天继续上次的《兰亭序》修复?“

“不,那部分已经完成了。“沈墨从抽屉里取出一个扁平的木盒,“我想你会对这个更感兴趣。“

他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册装帧精美的古籍,深蓝色封面上的烫金字已经有些暗淡。“明代彩绘本《西厢记》,私人收藏,准备捐赠给A大图书馆。捐赠前需要做全面检查和简单修复。“

周雨晴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触碰封面:“太美了...这真的是我能碰的吗?“

“戴好手套,轻拿轻放就没问题。“沈墨已经准备好了另一副手套,“我想着你是文学编辑,应该会喜欢这个。“

他的语气平静,但眼角微微上扬的纹路泄露了一丝期待被肯定的心情。周雨晴突然意识到,这是沈墨式的体贴——不是鲜花巧克力,而是分享他珍视的宝贝。

“我爱死这个了。“她真诚地说,立刻戴上手套,“大学时我写过关于《西厢记》版本比较的论文。“

沈墨眼睛一亮:“真的?我书房里有三种不同版本的校注本,下次——“他突然停住,像是意识到自己说得太多了。

“下次一定要让我看看。“周雨晴自然地接上他的话,假装没注意到他瞬间的局促。

就这样,他们开始了工作。沈墨先教她如何系统检查古籍的每一页,记录破损情况,评估修复难度。周雨晴学得很快,两人很快形成了默契的配合节奏——她检查并标记问题,沈墨评估并制定修复方案。

工作到一半,周雨晴停下来揉了揉眼睛。沈墨立刻注意到了:“累了就休息一会儿。古籍修复最忌疲劳操作。“

“没事,就是有点眼酸。“她笑了笑,顺手拿起笔咬住了笔帽——这是她思考时的习惯动作。

沈墨的目光落在她咬着的笔上,眉头微蹙:“那个...可能有毒。“

“啊?“周雨晴赶紧把笔拿出来,尴尬地发现笔帽上已经留下了一排小牙印。

“塑料笔帽,长期咬可能不好。“沈墨推了推眼镜,语气严肃得像在做学术报告,“我小时候也有这个习惯,父亲给我买了一盒檀木笔,咬不动就戒掉了。“

周雨晴脸红了:“从小被妈妈说,就是改不掉。紧张或专注时不知不觉就...“

沈墨突然起身走向书架,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盒子递给她:“试试这个。“

盒子里是六支精美的木制钢笔,每支笔杆的纹路都不一样,末端雕刻着不同的花纹——竹子、梅花、兰花...

“这些...太贵重了。“周雨晴摇头。

“样品而已,厂家送的。“沈墨语气轻松,但耳尖微微发红,“放着也是浪费。“

周雨晴小心地取出一支雕着梅花的,笔杆触感温润,重量恰到好处。“真的可以吗?“

“嗯。“沈墨点点头,重新坐回工作台前,“比塑料健康。“

周雨晴转了转那支笔,突然笑了:“这确实咬不下去,太漂亮了。“

沈墨嘴角微微上扬,低头继续工作。唱片机换了一张碟,现在是德彪西的《月光》。周雨晴惊讶地发现,沈墨在特别专注的时候会不自觉地跟着哼唱,声音很低,几乎听不见,但他的嘴唇确实在跟着旋律微微翕动。

这个发现让她心里泛起一阵奇妙的温暖。严肃的沈教授,在无人注意的时刻,原来有这样的小习惯。

他们一直工作到中午,完成了《西厢记》前三分之一的检查。周雨晴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注意事项,沈墨的修复方案也已经写了好几页。

“该吃午饭了。“沈墨看了看手表,“学校食堂可以吗?还是你想去外面...“

“食堂就好。“周雨晴迅速回答,“我想尝尝传说中的A大红烧肉。“

沈墨轻笑一声:“那个传说已经过时了,现在的大厨最拿手的是酸菜鱼。“

去食堂的路上,他们遇到了几位沈墨的同事。周雨晴注意到,在学术场合游刃有余的沈墨,面对同事关于“这位是?“的询问时,竟显得有些笨拙。

“周雨晴,出版社编辑,负责古籍出版项目。“他干巴巴地介绍,完全省略了他们认识的细节。

周雨晴忍着笑,礼貌地与各位教授打招呼。等同事们走远,沈墨才小声解释:“文学院的人...好奇心比较重。“

“理解。“周雨晴眨眨眼,“我们出版社也是,一点风吹草动全楼皆知。“

食堂的酸菜鱼确实名不虚传。沈墨还特意点了几个小菜,把桌子摆得满满的。“不知道你喜欢什么,就都点了一些。“他说这话时,眼睛盯着自己的筷子尖。

周雨晴心里一暖:“我不挑食,而且这个分量,我们俩肯定吃不完。“

“可以打包。“沈墨终于抬头看她,“下午还继续吗?如果你有事...“

“我想继续。“周雨晴打断他,“如果不打扰的话。“

沈墨的眼睛亮了起来:“不打扰。“

下午的工作更加顺利。周雨晴已经能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清洁工作,沈墨则负责复杂的部分。当周雨晴成功修复一处小裂口时,沈墨给了她一个真诚的赞许眼神,这比任何夸奖都让她开心。

四点半,沈墨的手机突然响了。他看了一眼屏幕,眉头微皱:“抱歉,得接一下。是我父母。“

他走到窗边接电话,声音压得很低。周雨晴假装专注于手中的工作,但还是听到了几个片段:“工作顺利...不,不是一个人...周编辑...不是学生...“

突然,沈墨的声音戛然而止。周雨晴偷偷瞥了一眼,发现他耳朵通红,正无奈地看着窗外。

“妈,我们现在真的只是工作关系...是,她很好...不,别这样...“他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变成了无奈的叹息。

挂断电话后,沈墨在窗边站了好一会儿才转身,脸上的红晕还没完全褪去。“抱歉,家里...有点事。“

周雨晴假装什么也没听见:“没关系。父母关心很正常。“她顿了顿,忍不住加了一句,“我妈妈也经常催我找对象。“

话一出口她就后悔了——这听起来像是在暗示什么。办公室里的空气突然变得有些凝滞。

沈墨清了清嗓子,回到工作台前:“我们...继续?这一页的修复需要特别小心。“

“好。“周雨晴赶紧点头,心里却像揣了只小兔子。

傍晚离开时,沈墨送她到校门口。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重叠在一起。

“下周三还来吗?“沈墨问,声音里有一丝周雨晴从未听过的迟疑。

“来。“她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们的《西厢记》还没完成呢。“

“那...周三见。“沈墨点点头,嘴角微微上扬。

“周三见。“周雨晴挥挥手,转身走向地铁站。走出几步,她忍不住回头,发现沈墨还站在原地,夕阳为他整个人镀上了一层金边。见她回头,他有些慌乱地抬手推了推眼镜,然后转身离开。

回到出版社,林姐立刻凑了过来:“哟,我们的小编辑回来啦。A大之行如何?“

“很顺利。“周雨晴努力保持语气平静,“沈教授对项目很上心。“

“沈教授,沈教授。“林姐模仿着她的语气,“这两个月你每周三都去A大,回来三句话不离'沈教授说'、'沈教授认为'。老实交代,是不是看上人家了?“

周雨晴感觉脸颊发烫:“胡说什么呢!纯粹工作关系。“

“工作关系你脸红什么?“林姐坏笑着戳戳她的脸,“不过也是,沈墨那种高岭之花,多少女老师学生惦记着呢,听说他前年拒绝了文学院院长的侄女...“

“林姐!“周雨晴打断她,“真的只是工作。他...他对我那些笔的关心都比对我多。“说着,她掏出那支沈墨给的木笔。

林姐接过笔,吹了声口哨:“上好的黑檀木,笔尖是德国进口的,这一支少说上千。'纯粹工作关系'送这么贵的笔?“

周雨晴瞪大眼睛:“不可能!他说是厂家送的样品...“

“哪个厂家这么大方?“林姐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小周啊,男人送女人笔,在古代可是定情信物哦。“

周雨晴夺回笔,心跳如鼓:“别瞎说。沈教授就是...就是很严谨,看不惯我咬笔帽而已。“

林姐耸耸肩,走开了,但脸上的表情明显写着“我才不信“。

那晚,周雨晴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她拿起那支木笔,在台灯下细细端详。笔杆上的梅花雕刻精致细腻,每一处细节都显示出制作者的用心。她想起沈墨修长的手指拿着放大镜专注工作的样子,想起他哼唱古典乐时微微颤动的睫毛,想起他被母亲电话逗得耳朵通红的样子...

手机突然震动,是沈墨发来的邮件,主题是“《西厢记》修复注意事项“。邮件正文一如既往地简洁专业,但末尾多了一行以往没有的话:

「P.S.今天你修复的那页效果很好,比我预期的更精细。——沈墨」

周雨晴把手机按在胸口,感觉一股暖流涌遍全身。窗外,一轮明月高悬,她忽然很期待下周三的到来。

最新小说: 下雨天好晴朗 八夫争宠:废柴皇女她靠雄竞登基 侯门风华 勾权臣!稳帝心!重生嫡女杀疯了 闪婚随军,留洋大小姐被大佬团宠 穿成真千金,挣亿点钱怎么了? 功德负熵,我在修仙界反向飞升 鬼差小姐今天转正了吗 越轨心动 沉夜芸香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