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至今仍然记得当时那种无法言明的感受,我做父亲了,我是她的爸爸,我成了某个新生命的父亲。那多少包含着一种恍然感。
男人是天地间游荡的孤魂野鬼,自以为自给自足,却始终在不知不觉寻找着家园,他不明白家园需要亲手建设,即便明白,他对如何建设家园仍旧不得要领,于是他便只能失魂落魄地向女人求助。
女人明白如何建立一个家园,她清楚敞开怀抱接纳了一个流浪汉,并不等于拥有了家园,于是她接纳了流浪汉,并且开始编织摇篮,为两人即将临世的孩子精心编织。
我讨厌和反感将生儿育女列为对某个姓氏必须应尽的义务,人活于世,没什么事情是绝对的必须、应该。只不过,男人的父性,女人的母性,或者男人心胸中的些许母性,女人心胸中的些许父性,若未得实现,人生便不完整。
生儿育女是两个相爱之人的一股冲动,是纯粹的侯然和不计后果,但绝不该是一种计划和布局。孩子是来自永恒的使者,孩子的降临人间,能让父母于刹那之间瞥见永恒的一丝光芒。
做父亲是我此生遇到的伟大奇迹之一,这奇迹于我并无太大关系,是神明的力量感召之下,发生的人类无法理解的不同寻常现象。以我凡庸之力,怎能无中生有一个孩子?必有那不凡之力,运作了无数世代,才借父母之身躯,产生新生命。
一切世俗的头衔,都可以凭借人类之力获取,唯独成为父亲或者母亲,必须仰仗神力。
当你成为父亲或者母亲的那一刻,你会僵立当场,会被孩子纯净无暇的眼眸所照亮,因岁月污浊、消磨而黯淡的心灵也重新焕发出生机来。同一个新生命一起再长大一次,是可歌可泣的事业,孩子做事只凭兴趣,不受功利支配,他们诚实、坦荡、率性,不停地寻找、发现、制造着有趣,对任何事,他们都报之以笑,报之以歌,他们相信童话,重视荣誉,拥抱善良,拒绝冷酷。
孩子难道不是大人的老师吗?
我想成年人,大多是越活越回陷的。单调、刻板、无趣变成常态,眼中发不现有趣的事物,惶惶不可终日重压之下,只能借做作消愁,借酒消愁,借赌消愁,借消遣消愁。
在孩子眼中,世界的色彩斑斓是永远不变的,只有在大人眼中,世界才是一片荒凉。作为大人,若从自己的孩子身上学不到任何东西,那也只能以愚蠢二字来形容了。
——杜雨润写于202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