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9章 宋四将讨金国(1 / 1)

——书接上回——

许负立于阵前,目光如炬,她深知战场上,伤病带来的战斗减员丝毫不亚于一场恶战。看着身边不断倒下的战友,她的心如刀绞。

在这生死存亡之际,她果断下令,让扈三娘等人迅速撤退,更换干爽的衣物,并命令后勤士兵火速熬制姜汤,为战士们驱寒保暖。

扈三娘等人虽心有不甘,但军令如山,她们只能迅速撤离战场,一边更换衣物,一边喝着热腾腾的姜汤,心中却时刻牵挂着前方的战事。

而此时的战场上,宋军与金军的厮杀仍在继续,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响彻云霄。

随后几天,宋军死死围住参与战斗的金军五万余人马,将他们困在了这片死亡之地。金军几次试图突围,但都被宋军如铜墙铁壁般的防线挡了回去。

每一次突围都伴随着惨烈的战斗,金军士兵们在宋军的箭矢和刀光剑影中纷纷倒下,鲜血染红了他们的战袍,也染红了这片土地。

金军被围困多日,士气大沮。他们曾以肉搏厮杀闻名于世,然而在这场雨战中,他们的优势却荡然无存。

宋军将士们在风雨中屹立不倒,一次次将金军的攻势击溃。金军士兵们的眼神中逐渐失去了光芒,他们彻底失去了勇气,开始有人放下武器,选择投降。

宋军得胜之后,战鼓的余音尚未在黄河以南的广袤大地上消散,胜利的喜讯便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传遍了每一个角落。

洛~阳城头,旌旗招展,曾经被战火熏黑的城墙如今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也在为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而欢腾。

城内城外,军民们纷纷走出家门,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他们奔走相告,彼此拥抱,那份自金军入侵以来久久积压在心中的阴霾,在这一刻被彻底一扫而空。

街道上,鞭炮声声,震耳欲聋,五彩斑斓的纸屑在空中飞舞,如同一片片绚丽的梦,照亮了每一个人的心房。

孩童们在人群中穿梭嬉戏,他们的笑声清脆悦耳,为这份胜利的喜悦增添了几分纯真与美好。而那些经历过战火的士兵们,则肩并肩地站在一旁,他们的眼神中既有对过往苦难的回忆,也有对未来和平生活的憧憬。

一个月后,随着十二路北伐大军如破竹之势齐出,金军的精锐部队在宋军的凌厉攻势下纷纷溃败,战场上,刀光剑影,箭矢如雨,宋军的将士们奋勇杀敌,誓要将侵略者赶出国门。

每一场战斗都异常激烈,双方你来我往,杀得难解难分,但宋军凭借着坚定的意志和卓越的战术,最终将金军一一击溃。

这场胜利对于金国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这个人口较少,且刚刚立国不久的国家,在失去了大量的精锐部队后,国力大损。

完颜晟在无奈之下,只得立张邦昌、刘豫两个傀儡皇帝,让他们暂时管理河南等地,以图抵挡扈三娘大军和南宋岳飞大军的凌厉攻势。

然而,这两个傀儡皇帝虽然名义上掌控着河南等地,但实际上却如同风中残烛,随时都有可能被宋军的熊熊烈火所吞噬。

第二天,宿元景传旨,扈三娘设宴款待,宿元景更将自己已经劝服黄裳游说女帝禅位之事也禀明了。

扈三娘微微笑道:“女帝继位不足一年,匆忙禅位,只恐天下非议。”

宿元景却道:“柔福帝姬继位,无才无德,难以服众。非天下之福。改朝换代,当趁金国未消之时,尽早定国。”

扈三娘,问道:“老英雄宗老将军三朝元老,人望极高,为人愚忠,是有些难定。”宿元景笑道:“只要安排宗老将军南征为宋,待得禅位了,木已成舟。”

将近开封,城内朝野闻大军得胜,班师回朝,女帝大喜,亲自领百官军民至城西三十里处迎接,沿途百姓夹道欢呼,见得俘获的金人旗帜、金军将领首级时,无不破口大骂。

扈三娘朝道君皇帝女帝施礼,女帝急忙扶住太师同乘坐龙御驾辇,一同还朝。

扈三娘也不推辞,欣然与一同登车。

祭告太庙得胜的消息后,在宫中大宴群臣,酒至酣时,数内有礼部出班奏道:“扈太师托孤重臣,以兵甲抗击金虏,殚精竭虑,还请陛下重重恩赏。”

此言一出,场内欢饮渐渐停了,黄裳朗声道:“太师进位封王爵,为梁王。”

次日早朝,扈三娘奏请女帝,北伐金国,报仇雪恨,同时让宗泽收复江南之地灭伪齐刘豫和伪楚皇帝张邦昌,大宋女帝自然不会拂逆扈三娘的意思,在宗泽大军南下后,扈三娘与关胜所部在大名府会师,扫荡金军,收复河北失地,继而也是一鼓作气北伐而进。

宗泽大军如狂风扫落叶般迅速歼灭了伪楚皇帝张邦昌的势力,战鼓之声犹在耳畔轰鸣,硝烟尚未完全散去。

张邦昌立刻让太尉孟元的孙女~元祐皇后孟瑶华以垂帘听政之名,并火速派遣心腹,怀揣降书,向南宋皇帝赵构乞降。

自张邦昌“僭位”至此刻,仅仅三十二日,一场闹剧匆匆收场,宗泽望着眼前的一切,眼神复杂,最终无奈地鸣金收兵,大军缓缓撤退,留下一地狼藉。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正当宗泽大军休整之际,一个更令人震惊的消息如野火燎原般迅速传开:金国,这个曾不可一世的强敌,竟然大败!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飞遍了每一个角落。

被玄宋灭了百年的辽朝遗老遗少们,仿佛一夜之间被注入了复国的热血,他们无需宋国前去联络,便自发地行动起来,如同被唤醒的沉睡的巨兽,蠢蠢欲动,准备掀起一场风暴。

宋军北伐的号角刚刚吹响,辽国的贵族们便迫不及待地纷纷打出旗号,旗帜上绣着古老的图腾,那是他们曾经辉煌的象征。

他们高呼着“反金复辽”的口号,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有的骑着战马,有的挥舞着刀枪,还有的则带着满腔的怒火和不屈的意志。

一时间,这片土地上烽烟再起,各方势力蠢蠢欲动,仿佛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紧张的气氛弥漫在每一个角落,让人喘不过气来。

开创金朝盛世的完颜晟重病,比历史上病死,终年六十一岁,早了十几年,完颜亶即位金朝第三代皇帝,就在一路高歌猛进的时候,康王赵构(宋高宗)命张俊奇袭襄阳城。

张俊,字伯英,十六岁时为弓箭手,于赵佶时期参与对西夏作战及镇压山东、河北起义。

张俊曾随种师中救援太原。康王赵构(宋高宗)任兵马大元帅,他即率部往从。高宗赵构即位后,任张俊为御营司前军统制。苗刘之乱时,他和韩世忠等受张浚节制,平定事变。

绍兴年间,镇压农民起义和叛将李成等部,并阻击伪齐皇帝刘豫。

张俊与岳飞、韩世忠,三人并肩屹立于乱世之中,犹如三座不可动摇的山岳,被世人尊称为三大将。

张俊麾下的张家军,纪律严明,战无不胜,威名远播。

此时,刘豫,这个野心勃勃的叛徒,竟敢伪封自己为“大齐皇帝”,在大名府建立起了他的伪朝。册封文书上,那“世修子礼”的谄媚之语,令人作呕。

他恬不知耻地使用着金朝的“天会”年号,对金人唯命是从,仿佛忘记了自己身为宋人的血性与尊严。

岳飞,这位铁血丹心的抗金名将,怎能容忍这等屈辱?他率领麾下精兵,如猛虎下山般扑向李成叛军。

襄~阳等地,在岳家军的铁蹄下,逐一收复,百姓们欢呼雀跃,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而刘豫,却不死心。他派遣自己的儿子刘麟,会合金军,企图渡过淮河,南侵中原。然而,他们的如意算盘打错了。

岳飞麾下的猛将杨再兴,如同一头脱缰的野马,一路猛攻,势不可挡。

刘豫大军在他的冲击下,瞬间土崩瓦解,大败溃退。战场上,刀光剑影,血肉横飞,刘豫大军的伤亡极重,哀鸿遍野。

民怨沸腾,百姓们对刘豫的伪齐政权恨之入骨。他们渴望自由,渴望光明,渴望能够摆脱金人的奴役,重建大宋的辉煌。

几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在这短暂而又漫长的岁月里,岳飞、杨再兴、韩世忠、梁红玉等英雄豪杰,携手并肩,浴血奋战。

他们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过人的智勇,终于将伪齐政权彻底消灭。

张俊贪婪好财,大肆兼并土地,年收租米达六十万斛,在奇袭之下襄阳城,成功拿下除了了襄阳城以为的长沙等九城,扈三娘大怒,但是无瑕顾及,同时宗泽大军南下被韩世忠阻止。

韩世忠,字良臣,自号清凉居士,南宋名将、词人,民族英雄,韩世忠身材魁伟,勇猛过人。出身贫寒,十八岁就应募入乡兵。

北宋末年方腊起义,他曾率人擒获方腊,此后在北宋末及南宋初的抗金战斗中,逐渐升为高级将领。

韩世忠在抗击金朝的战争中为宋朝立下汗马功劳,又在平定各地叛乱中作出重大贡献。

宗泽无奈退守宛城,此时北伐进入尾声,北伐大捷收复燕云十六州之后,扈三娘诏命北伐大军继续北伐,定要攻破金国国都上京,灭其国而彻底定鼎北地。

此时金国已经弥漫着一股灭国之论,实在是因立国时间太短,根基不稳之故,其实当年完颜阿骨打答应将燕京还给宋国,也是不想金国立国不稳就再与宋国开战。

——未完待续——

最新小说: 两色弈 灵传承 金河战记 灵素契约 天命一局棋 魔力天下 倚风听花浮刃白 逆神星 朱元璋奉天反明 灵气复苏:我以建木重铸灵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