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4章 严惇篡位杀岳飞(1 / 1)

——书接上回——

几天后,玄宋国都临安城!

朝中终于是收到了皇帝严昚驾崩的消息,顿时声嘶力竭,哀声遍地。只不过到底有多少是真的伤心,有多少在心底暗暗高兴就不得而知了。

秦府!

“陛下已经驾崩,现在我们怎么办?是推严卓继位?”一个文官问道。

秦桧笑着说道:“你觉得呢,严卓上位之后能容忍我们的存在嘛?严卓主战的态度比陛下还要坚定,而且对我们十分厌恶。若是真让他登上大位,恐怕我们就得九族灭亡。”

另一个文官问道:“我们推严惇?”

秦桧冷笑一声:“越是到这个时候,对我们越是有利。”

另一个文官说道:“老师,您真的打算让严惇继位?”

秦桧说道:“我们如此如此……”

很快,因皇帝严昚驾崩的消息如晴天霹雳般传遍朝堂内外,一场权力的风暴悄然酝酿。秦桧,这位老谋深算的宰相,利用其深植朝野的势力网,开始精心编织一张针对太子严卓的罪恶大网。

夜色如墨,秦桧府邸内灯火通明,他与一众党羽密谋至深夜,每一个眼神、每一次点头都透露着不可告人的阴谋。

他们伪造证据,散布流言,声称太子严卓为了早日登基,不惜勾结外敌,秘密联合忠勇无双的岳飞与北明皇帝,共同策划了这起震惊朝野的弑君大案。

谣言四起,如野火燎原,迅速在京城内外蔓延开来,人心惶惶,朝堂之上更是风声鹤唳。太子严卓,这位本应继承大统的年轻储君,一夜之间从天之骄子沦为阶下囚。

他被押解至阴暗潮湿的天牢,四周铁栏森严,每一声脚步的回响都像是阎王的嘲笑。

严卓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眼中既有不甘也有愤怒,但他深知,在这权力的游戏里,真相往往是最奢侈的奢侈品。

秦桧等人并未就此收手,他们深知要彻底消除太子的影响力,必须让其彻底消失。

于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太子严卓在狱中遭到了不明势力的残酷迫害,最终含冤而死。

消息传出,朝野震惊,但更多的人选择了沉默,因为秦桧的势力已如日中天,无人敢轻易挑战。

与此同时,秦桧等人迅速推举严惇为新的太子,准备择日即位。

他们对外宣称,这是为了稳定朝纲,避免国家陷入动荡。

然而,在这看似平静的水面下,暗流涌动,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而远在边疆的岳飞,听闻这一系列变故,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他深知自己的忠诚与正直在秦桧等人眼中不过是眼中钉、肉中刺。

于是,岳飞当机立断,将麾下精锐的背巍军托付给了少年辛弃疾与梁红玉,让他们留守汴梁,以防不测。

自己则带着一众将领,护送着皇帝严昚的遗体,星夜兼程,誓要赶回京城,揭开这场惊天阴谋的真相。

此时篡位成为皇帝的严惇感觉自己的三观受到了很大的侮辱,一个国家忠臣被当朝宰相陷害致死,你敢说皇帝没有一点责任。

“陛下说笑了,只要殿下答应臣关于岳飞的事情,那么一切不就都应声而解,只要陛下同意,我愿意做这个罪人,也省得陛下脏了手不是。”

严惇一听就想到史书会怎么写自己呢?

严惇问道:“请问秦相打算以什么样的罪名杀岳飞呢?”

秦桧沉思片刻:“莫须有。”

“什么?”严惇仿佛没有听清,又问了一遍。

“莫须有。”秦桧重复了一遍。

严惇哈哈大笑,笑得极其猖狂,无奈的妥协了,严惇头也不回地就离开了秦府。

秦桧看着皇帝严惇离去的背影,笑着说道:“真是一出好戏啊。”

然而,世事如棋,局局新。

严惇初登大宝,便连下三诏求言,意图广纳贤才,重振朝纲。然而,这看似英明的举措,却并未能挽救玄宋于水火之中。

岳飞回来以后,众人就被审问了,十天以后,王贵乃是岳飞结义兄弟,主管军中事务,但被迫参与诬陷岳飞,后引咎辞职。

董先骁勇善战但贪财好色,被秦桧收买诬告岳飞。

傅选原为岳飞亲信,背叛岳飞投靠秦桧诬告岳飞。

王俊反复无常,在诬陷岳飞案中充当关键证人。

后那些不同意诬告岳飞的党怀英被斩首,牛皋以勇猛忠诚著称,被秦桧毒杀,张宪岳飞最倚重的心腹大将,参与收复襄阳、郾城大捷等关键战役,一个月与岳飞、岳云父子同遭冤杀。

徐庆在岳飞死后下落不明,曾经被严昚称为燕云十六声的众人十不存一。

同时完颜守绪在蔡州被围困数月之后,传位于东面元帅完颜承麟,自己则自缢于幽兰轩,时年三十七岁,复辟后的金国彻底覆灭。

完颜守绪不欲做亡国之君,遂将帝位传予完颜承麟。

完颜承麟于下旨传位翌日举行即位大典,但大典未及完成北明大军已攻入城内。完颜承麟唯有草草完成大典立刻带兵出迎,后死于乱军之中,完颜承麟在位时间不足一个时辰,为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比那个即位三个时辰女皇帝还要短。

金国覆灭,北明称霸北方,而玄宋在冤杀岳飞以后,彻底失去的北伐统一的机会。

严惇虽虚心纳谏,却未能从如潮水般涌来的建言中梳理出绍熙之政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他犹豫不决,缺乏决断,使得那些原本满怀希望的朝臣们渐渐心灰意冷。

更为糟糕的是,严惇在求言无果后,竟做出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决定~~废罢拾遗、补阙之职,大幅削减谏官人数,仿佛是要用这种方式来堵住那些不满的声音。

这一举动,无疑是在已经摇摇欲坠的帝国大厦上又狠狠地踹了一脚。

与此同时,御史台内,一场更为激烈的较量正在悄然上演。御史大夫们手持弹劾之章,面对那些贪赃枉法、结党营私的奸臣,他们义愤填膺,誓要将这些国家的蛀虫一网打尽。

然而,新的诏令却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他们心中的熊熊烈火。重颁的御史弹劾依据,被严惇暗中修改,使得御史们的弹劾之路变得举步维艰。

同时,开启“一相去台谏以党去,一相拜台谏以党进”的先例,导致相权与台谏结党、相互勾结的痼疾。

——未完待续——

最新小说: 两色弈 灵传承 金河战记 灵素契约 天命一局棋 魔力天下 倚风听花浮刃白 逆神星 朱元璋奉天反明 灵气复苏:我以建木重铸灵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