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漆霓衫昼夜长,万家灯火夜宵忙。
五色餐食佳肴醉,盛世团圆祭灶王。
自大盛立国以来,冬末初春的节气味,可持续近一月之久。
玄黑未明,灯笼高挂,清欢茶铺外摆、内屋座无空处。
赵家娘子一早蒸的麸皮糖窝窝,油锅边上准备的面油墩子,已是忙活第四轮,茶汤水也是第三锅。
川流不息的江面上,商船扯起白帆鼓着蓬面,码头汉子来往接运货物。而平日喧嚣的闹市街铺,渐渐没了人声。
“唐小娘子,来上一碗橘皮茶、一碟麸皮糖窝窝、盐酥花生米。”
面前一身玄墨色行头,包耳幞头、羊羔毛裘,是街口绸缎庄吴老板。身后带着七八随从,提着各种卫城土宜。
“来了!小心烫嘴。吴老板这是准备启程回老家?来年几日开铺?”
“嗯!这一回程,便不来开铺了。”
“为何?”
“我家娘子又给我添了大胖小子,担心我在这边朝三暮四,催着我回家乡造业。”
“这卫城物阜民丰,租金也是水涨船高,这小年节点,撤铺多了去!”
唐清欢顿了顿,想起昨日引灵灯提示:开分铺?她灵机一动。
“那你这租金今年也涨了?”
“原本八两一年,房东说这卫城就是金矿,得涨一倍才和我续约。”
“十六两?”
“别看我生意好,可这店铺人力物力开支可不少。寄回家的银两夫人嫌少。”他微微叹气,又端手喝上一口茶。
“怨我是不是外面金屋藏娇了,这还不如回家造业。”
她正想打听有没有地段好,价格适合的铺面,就被赵家娘子催着过去。
“唐老板,刚才瞧见你聊得正盛,没敢打扰。这里屋江老板一家等候多时了。”
江家娘子端坐茶凳,挺着笔直的背脊,一身湖色素衣,把肤色晕染得红润照人。
“嫂子,江老板怎么如此早?”唐清欢掸了掸身上的雪粒,为他二人倒上热乎的茶汤。
“这不,你家嫂子托你的福,已经痊愈了,想着你的好。”
江夫人从身侧提出几个藤编食盒,缓缓从分层盒子中放置茶桌上。
“妹子,这些是我做的糯米糕子、鱼鲊、笋干、蜜饯、腊味。这小年后,就是除夕夜。我们也赶着回老家,临走来谢谢你的大恩。”
江夫人说着就微微跪地福礼,江老板也跟随其后。
“哎呀,快起来!你们这是折煞我了。”她躬身扶起二人,嘴角勾起温暖的弧度。
“如不是你们卖铺子给我,我现在还一无是处。举手之劳推荐陈郎中,说什么大恩小恩呢?”
“那.......大恩不言谢,唐小娘子。我和夫人将来就认你这个妹子,如有需要给老家来封信,定尽全力相助。”
唐清欢撇了一眼地上的包袱,没有瞧见江家夫妇的孩子,疑惑的问。
“你家两娃儿呢?这些包袱是你们全部行头,以后不来卫城了吗?”
江家夫妇相互凝视了一会,江夫人眼眶微润。
“妹子,我这一病花光所有积蓄,还倒欠家里人一些银钱,孩子上个月就托马夫送回老家了。实话给你说吧!我们不是回老家。”
“我们是去找活干,听陈三说云京很多商户包吃住,一年到头能挣不少钱?这寒冬年关,正是商户为来年招工时候。”
“这活,嫂子你干的了吗?”清欢转身又带着质疑的眼神看着江老板。
“嫂嫂大病初愈,离了陈郎中,那药诊费贵着呢?”
“这........哎......”江老板不停往嘴灌着茶水,好似以为是消愁的酒。
“我倒是有个两全之策,既能让嫂嫂温养身子,又能让你们衣食无忧,可好?”
“唐小娘子,什么法子?”两人顿显精神看着她。
唐清欢走到柜子跟前,拿了林傅盛常用的笔墨纸砚,又转身回到茶桌跟前,边说边筹画。
她告诉两人,想在这卫城开间清欢茶坊总铺。这码头虽好,只是要卖上上好的茶叶,暂时不行,这铺面小了,除非把周边的铺子都收了过来,整体改造,先不说银两,就说这工程不是一般的商户能做到的。
加上那李老板虎视眈眈,现在她还处于势单力薄,只有等羽翼丰满了,再来将这码头营生扩大。
她给出江家夫妇的合作方案是:以前三年为期,租金每年二两银子,先经营年底再付租金。这分铺名称得用她统一的字号——清欢茶记。等总铺全部筹备妥当后,茶业、食材的货源由清欢总铺统一供应,这样既防同行使坏,又为后续扩张经营铺路。
江家夫妇豁然一笑,忽然又蹙眉相视。
“可是,小娘子,你这能赚钱吗?别亏待你自个儿。”
唐清欢静然一笑,望着外面七手八脚的赵家娘子。
“头年赚多赚少都归你们,先让孩子吃饱饭。”
“你们暂时住在陈三家里,等我找好铺子,搬走后,你俩就接回孩子一起住阁楼。”
“得!那我们就跟着你闯荡,往后有什么吩咐尽管说!你家相公算算快回程了?”
清欢走到窗户跟前。
“应该快了。”
“那这年就在你家铺子过,我们叫上陈三那帮兄弟,等除夕前两天捎些年货、家菜过来,一起忙活过个好年。”江老板畅饮茶汤,笑意舒然。
午时过后,唐清欢拿了些江夫人的食盒,分给赵家娘子母女享用。她悄悄觑向唐清欢,缓缓开口道:“唐老板,今个儿忙时,偷听了你们谈话,你不干了么?”
唐清欢知道她想问什么?微微笑道:“嫂嫂放心,我去哪里开店,你就随我一路,顺手勤快的人上哪里去找?”
“你的意思要开新铺子了?那这?”
“做为清欢茶业的分铺。”
“嘿,你瞧我这小心眼子!我以为你不要咱母女了!这几月我靠双手挣钱,在老赵那儿可威风了!以前隔壁家的丰三娘老和我斗嘴,现在见我就嘘寒问暖。呵呵......我还以为你要散伙,原来是要开分铺!往后你去哪儿打江山,我就跟到哪儿!”
赵家娘子嘱咐小娃几句,自己赶紧又去忙活店铺的事。下午卸货完的码头脚夫都会来茶铺歇脚,他们正说着南印门的吴记茶坊。
这吴记茶坊也是卫城茶业老字号了。老板吴翁,祖上在汉州有茶园,后家道衰弱,迁至卫城另谋生计。他结合当地气候,外润内湿暗藏燥气的水土,将祖传制茶之法与新经验相融合,创造了茶汤醒神散风润肺的薄荷茶,闻名一时。
这年关将至,不知道什么原因?吴翁突然他黄金地段旺铺,可奇怪的是,来看铺子的商户一波又一波,硬是没有一家能谈拢盘下的。
唐清欢已在他们背后多时,清冷的问道:“老板要多少两?”
众人回头,只见是茶铺的小娘子,他们挠头憨笑:“唐小娘子,我们也不知。”
“既如此,带我去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