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奇怪的吃食(1 / 1)

嬴封他们家竟还卖着一种从没见过的奇怪的吃食。

“你说的叫这个豆腐乳的,为啥这么贵?这十小块加起来还没一个豆腐大,竟然就要五文钱!”

围观的人群中,有人嫌贵,怕不好卖。

但也有人想买。

“能不能让我们尝一下什么味道?”

这毕竟是个挺贵的吃食。

买起来自然要当心些。

嬴封自然是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试吃碟子,将提前准备好的小木片递过去。

“呃...还挺好吃!”

“那就给我来一点吧。”

有些个胆大的本钱挺充裕的,就决定买。

缕缕续续的,就也有几个人过来买。

不过更多的人,还只是在一旁看看,就继续回去买豆腐了。

毕竟大多数百姓,还是舍不得吃这这么贵的东西的。

拥有能吃得饱的粮食,口袋里还有几个闲钱,就已是让人觉得很满足了的。

嬴封也不着急。

刚开始售卖难免要慢一点难一点,等口碑有了传开了,就好了。

然而几天之后,嬴封这卖豆腐乳的口碑确实传开了,但又有事找上来了。

其实说起来,还真就是这豆腐乳引起来的。

之前的安益农场,嬴封在太平公主和苏县令说了之后,他当天就让出去了。

然后那些接管的兵士们便在春节前几天就赶过来接受了。

因为大牲口的运输比较费时间,连运带调度着。

听说农场里还还有一批尚未带走。

这些农场的兵士们毕竟就住在安益村旁边。

也有些喜欢吃豆腐烧肉的,天天也买着豆腐吃。

吃就吃吧,反正都是给钱的,卖给谁都是赚钱。

嬴封并不因为这些人抢了自己农场就生气不卖。

但他也不想再跟这些不太讲信誉的打交道。

然而嬴封自己不主动惹人注意,但这些吃了豆腐、又吃了豆腐乳的兵人们。

也不知是否因为觉得这买着挺贵的豆腐乳让人肉痛。

总之是有兵士觉得嬴封挺能赚钱,想来肯定不缺钱。

不缺钱的人,正是这些兵士最急需的。

因此,苏县令又一次派人来,说请嬴封去县衙一趟。

很有可能,又会是个不太好的事。

嬴封心中有些嘀咕。

第二天如约到了县衙,嬴封发现县衙还挺热闹。

集聚了二三十个人,把不大的县衙填得挺满。

看这些人,嬴封发现有几个看着也挺眼熟,似乎都是些富户有钱商贾。

再仔细一打听,嬴封便知道了事情的大致情况。

原来,年前的突厥人突袭,两方你来我往,互有胜负。

大梁边境某支驻军,乘着突厥人以为两方就这样算了的时候。

一支竟然在移动中都能吃饭的队伍,非常顺利的突袭了突厥的后方阵营。

这支部队听说有种神情的灶台,能走到哪做饭做到哪。

节约了大量人力精力,机动性更是堪称一绝。

所以咯,打了突厥人措手不及,把那些被突厥俘虏走的人都抢了回来,抢走的那些牛马财物也都大部分追回。

这还不算完。

这支部队又顺走了突厥两个冬季牧场总共一万好几千之羊!

回来之后,羊肉自然是宰杀留用,但这八千多张羊皮,就让人挠秃了头。

大梁朝其实就是个唐朝的水平。

没辣椒没土豆没玉米。

自然棉花也是没得。

百姓的冬季衣服里,就是塞一些布条啥的。

可就算如此,羊皮也是没人穿的。

羊皮膻腥味道重,皮质也不够细软。

有条件能穿得起皮的百姓人家,大多都是用兔皮袄。

前阵子刚入冬,嬴封给自家弟弟妹妹们,就是做的兔皮袄。

之前有农场时候,嬴封还想着到时弄点兔子来养,好赚钱的。

如今,这军队收获了一大堆肉,收获很丰富。

这羊皮自然不想浪费。

但军队也没这么大的消化能力。

便决定摊派下去,让百姓买。

反正每年朝廷的苛捐杂税也不少。

他们这只是硬卖点羊皮,这羊皮也是好东西,按理说也不亏待百姓。

因此,今天县衙召集人,就要分摊买羊皮份额的事。

凡是能来的人,也都是安益县城里有些经济地位的人。

除了嬴封。

嬴封听说是农场那边有兵士指名,让自己过来的。

还说既然这嬴封能有这等赚钱的宝方,又当过农场的主人,也是应该有份的。

弄清了缘由后,嬴封真是有几分哭笑不得。

这一整件事里,怎么处处都有自己的影子。

早知道会这样子,当初他做事之前,大概就要考虑一下了。

分派的过程,就更不用说了。

大家谁都不想多要。

要来干啥?谁手里钱多的用不完也不能砸在这上面。

再过两三月,就是春天,那时候正是花钱的时候。

随便弄点高利贷给农户,那来得多快啊。

总之大家都不愿意,整个县衙吵吵嚷嚷大半天。

苏县令并不是行事暴躁的,再说这也不是什么大事。

用不着谁不答应,就去抄家灭户的大动作。

到最后,便有人提议,抓阄吧。

听天由命。

谁运气好,就能摸到较少份额的摊派。

这个提议很好,一下子就全员通过了。

苏县令见众人总算不吵,便更是开明的建议道。

“现在需要摊派的总数为四千八百张。”

“你们可以自己先写心里承受的份额,收上来之后,我再做汇总,多退少补。”

话说到这份上,大家自然是满意的。

嬴封接过仆从递过来的纸条。

估摸了一下,写了两百。

现在大厅里有二三十号人,自己这个数字,以人头来平坦算,应该是没问题合适的。

写好之后,等待片刻统计。

便开始抓阄了。

那些本地较有声望的富户们,自然是优先抓阄。

这些人的年纪不少都在三四十,还有五十往上。

嬴封是新来的,而且年纪又太轻,后一点就后一点。

每个人摸好之后,便当场有人报出数字。

嬴封听着皱眉不已。

这些人也太不像话了。

几乎个个都没过百!。

甚至还有个写到还有个二十张的!

大多数人都在八十张左右。

当场上倒数第三没抓阄的人,摸出一张二百的数额时候。

那人都差点哭出来。

嬴封一阵头大,这不是自己写的那个么!

最新小说: 弱点情怀 茫城 明光长昼 象棋俗人 西海的故事 蜉蝣死梦 明末的王朴 梁人者说之二1996一1997 子不言 明末辽东从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