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多绕点路(1 / 1)

有的人封愿多绕点路,也要走这一截平稳的路怕颠货。

就连长安百姓也常常说,要是整个长安城里,都铺上这水泥路,那无论晴天雨天,可就方便多啦!

却没想到,今天在平康坊这里,竟就真的要修一条。

“听说这条路是要通往皇城和陛下宫殿的,这陛下是不是有点偏心眼?只顾他自己不顾我们?”

有的长安百姓琢磨着就有点不服气。

“不能吧,真要这样,那为何还要从平康坊这角落开始修?”

有人觉得事情并不是这样。

“可要不是陛下,谁还会走修路的事?这得不少钱吧?”

大家众说纷纭,啥样说法都有。

就算有人主动找工人打听,那些早就得了嬴封嘱咐的工人,也都闭口不提,只管埋头修路。

两天半时间,这条将近三公里的水泥路被修好了。

二百人,共计二十个队,每个队三十米的任务,分工协作当然完成的很快了。

那些天天看热闹的百姓,早就等着路障解除了。

也有胆子大的,乘工人离开偷偷往地上按一按,“很硬。”

待到第三天过了一夜过来,路障撤掉,百姓和往常一样走到平康一带,便都发现不同了。

“嘿!坐车里那叫一个稳当!”有人感慨。

“这路走着一点灰都没有,可比土路干净多了!”

不仅看热闹的百姓,就连那些每日出入宫城的官员,也发现这条路的好处。

“这以后上下朝,还有去衙门点卯上班,这一段路可就好走多了啊。”

有人感慨之余便问同僚。

“这路是陛下修的么?为何不干脆把长安城都修了?”

“不是陛下,这几天未曾听宫里和工部有人提及。”有在工部当差的官员摇头道。

“那这路谁修的?总不能随便一个人就能修路吧?”

大家都摇头,不知究竟是啥样人,才能修得出这样一条好路。

嬴封此刻在家里,自然不知别人在议论他。

他现在正利用电脑系统查东西,在网上查找历朝历代的经典字帖画作品。

找到之后嬴封又去淘宝系统,搜搜有没有出版发行的书。

然后嬴封买了十来本回来。

把封面书皮书尾拿掉,再把书页拆开重新用线装本形式装订好。

一本限量版的字帖画册就做好了。

嬴封为了测试效果,还把王维喊来让他看看咋样。

毕竟王维和元大儒一样,都是这个时代土长土长的读书人,品味应该都差不多。

王维拿到限量版字画之后,眼睛都直了。

拿着一直都不肯松手,还问嬴封这是从哪弄来的,他也要。

“这是我从别人手里买来的。”

嬴封验证了效果,才心满意足的将字画本从王维手里抢回。

“这里面字字都是宝贝,嬴兄你花多少钱买的,以后能借我看看么?”

王维喜欢得不行,却也毫无办法。

然而他却知道,这样子的珍品价格,怕不是一个普通读书人能负担得起的。

“行,你要真喜欢,你就把景鸾吩咐你的任务告诉我,我以后就会送你一本,也让你慢慢把玩。”

嬴封见这都一两个月了,王维这里也没啥动静,也不知道他要干啥,总之让人很好奇。

“那...那等等行嘛?我这事,快要成了,现在真不是说的时候,得谨慎。”

王维说这话时候,还东张西望生怕屋外有人听到。

“行吧,那就以后再说,我还有事得先走了。”

明天就是拜师筵,他可得做好准备。

待到第二天,难得的晴天再次消失,又下起了雨。

嬴封坐着马车来到元大儒府邸时,发现已经有不少人站在门口,正在递交请帖依次入内。

有的人还在好奇元大儒门口的水泥地。

“几天不见,怎么大儒门口这么清爽。和皇宫皇城门口的路一样啊。”

元大儒家在这条巷子的中央,平整的水泥路从巷头一直延伸到巷尾。

这些前来赴宴的人,大多都在朝为官,每日里走皇城那边的水泥路,都走熟了。

“等等,我想起来了,我们从皇城出发到大儒家,这一路可都是水泥路!”

有人发现了一件惊人事。

“该不会是...这条路专门为元大儒修的?”

也有人联想着。

当然这个说法一说出来,就被众人给否了。连提出的人都觉得自己是想多了。

是啊,怎么可能会有这种事发生呢。

早就有人打听过,可也始终打听不出究竟是谁修的。

大家陆陆续续进了元大儒宅院。

嬴封身为今天的主角之一,自然是早早就去和老师会面了。

今天的元大儒,脚上虽绑着布条,但整个人精神状态很高。

嬴封今天也穿了一身淡色儒雅的外袍,本就年轻俊秀的面孔,更是衬托的少年出尘。

元大儒今年已有六十六岁。

虽文名满天下,被天下读书人视为楷模,但真正收为弟子的,却不多,前前后后,也就四十多个,官也都做的不小。

早几年元大儒就曾经说过不再收弟子。

嬴封已是例外。

如此看来,他应该就是元大儒的闭门弟子了。

前来庆贺的,只有一点点是大儒从前的弟子。

剩下大部分的人,其实也只是与大儒关系不错而已。

大家分桌席地而坐,每个人桌前都摆着酒水瓜果,现在距离吃饭时间还早。

喝喝酒聊聊天赋赋诗。

这才是宴会应有的样子。

众人先是敬酒祝贺元大儒收了一名关门弟子。

随后便有人开口道,

“能让元大儒这样的前辈相中收为弟子,我等很是羡慕嬴兄。”

“想来嬴兄文采定是不同寻常,不偌今天吟诗一首,也让我等见识一下,如何呀?”

一位身着绿色外袍的青年举杯向嬴封。

嬴封心里嗤笑一声,来了来了,果然来了。

早先,元大儒就曾告知嬴封,今日筵席,难免有眼红之人想乘机为难,让嬴封多做准备。

嬴封什么都没做,他觉得没啥需要准备的。

这些人眼红的,无非就是看起来很普通的自己,凭什么能成为大儒关门弟子。

在这些人看来,嬴封根本就不如他们,元大儒也不知道是咋回事,就招了嬴封这种人当弟子,谁都不服气。

最新小说: 明光长昼 象棋俗人 西海的故事 蜉蝣死梦 明末的王朴 梁人者说之二1996一1997 子不言 明末辽东从军行 心情诗 命运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