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走村访户(1 / 1)

“脚踏打谷机?这是什么?”

几名差役都摇头不懂。

他们年纪也不算年轻,又是常年走村访户的事。

真的从没听说过。

嬴封觉得头秃。

本来今年春耕时分,他见农田里犁地的是曲辕犁,并非效率落后的直辕犁,还颇有感慨,觉得大梁朝的农业技术水平,看来发展的倒是很不错。

却不曾想,还是落后滴很呐。

“走,回城,带我去找城里手艺最好的工匠。”

嬴封转身就走。

现在秋收开始,还得持续个十几二十天的样子。

他觉得自己这计划...抓紧点时间应该能来得及的。

回了城,嬴封让差役们帮忙去找城里手艺最好的木匠去趟衙门等他。

至于嬴封自己,则是回到家,坐在书房里打开电脑系统,上网查询脚踏打谷机的图纸及相关制作的说明。

这种很落后的农用工具虽在现代社会早就被淘汰,但是在古代,却能极大的提高农活效率。

如果能制作出来,必定会成为最最重要的农用工具。

嬴封自己找来纸笔,比对着系统里的图进行绘制。

并将一些细节的制作也都仔细记录。

这脚踏打谷机制作其实也简单,大部分都是木质,只有极少一部分材质需要用到铁。

以嬴封估计,这样一台打谷机,应该也就是五六两银子花销就能做出来。

比起它的工作效率,这样的价格,已是极划算了。

嬴封带着图纸赶回了衙门。

被差役们喊过来的许木匠,是个五十岁左右的瘦高个。

与嬴封行过礼,许木匠便接过那张图纸,细细的看了好一会。

“这种东西设计很巧妙,只需人脚踩踏木板,机器便能自动完成脱粒!这么好的机器,敢问是何人所造!?”

许木匠光看图纸就觉得钦佩不已。

“这个暂且不提,你只说,若让你做个这样的机器,你要多久要多少钱?”

现在是秋收阶段,那种无关紧要事,不值得讨论。

许木匠盯着图纸想了好一会。

“第一次制作,时间可能要久些,大概要七到十天,再加上木料等,价格应该在五两。”

“那我给你十五两银,请你多找些人来帮忙,最好在三四天内能给我一台成本,若使用合格,我到时便请你成为县衙专供木匠!

独家制作脱谷机售卖,你可愿意?并且以后我再有什么好技术,也都优先给你,如何?”

虽说嬴封与许木匠今天是第一次见面,但不管是谁以及啥样身份。

总想要赚钱总想要名利让日子能过得更好些,这种最朴素的愿望,肯定是人人都想的。

今天才相识不要紧,只要以后能密切往来,能让嬴封真正放心能将别的手艺活交给许木匠来办,这才是真的。

以长安城手艺高超著称的许氏木匠,已算是到了他们身为普通百姓的顶点。

若还想再进一步,么有外界的助力,怕是一辈子都难。

所以对于嬴封提出的这个条件,只要是聪明的善于捕捉机会的,肯定就不会错过。

“谢谢嬴县尉抬举我家!我定不会让您失望!”

许木匠激动得声音都有点抖。

人在家中坐,馅饼天上掉。

他已经在想回家之后,一定要给列祖列宗烧几炷香这种事了。

嬴封这边送走许木匠,又去了西市一带的车行。

他找了一会,才找到一辆比别的板车还要大的大板车。

“客人您可真是好眼力,这么大的板车长安城都找不出第二个。”

车行的老板很热情的给嬴封介绍。

“这是人家林区往咱这拉木材定制的,用完了才转手卖掉的,这车板很结实,装多少重物都没问题。”

嬴封觉得这板车尺寸不错,到时候带着打谷机移动也方便,便当场花了几两银子买下了。

四天之后的上午,许木匠便派了自己徒弟来找嬴封,请他去看做好的打谷机。

待刚走进许木匠家大门,一台崭新的脚踏打谷机便已在院里了。

嬴封摸摸木质试试牢固城固。

嗯,比他想象的还要好。

“嬴县尉,您这台打谷机的效率很高,我们之前已经试过,平常五六天都干不完的脱粒的活,这个机器最多一天就能完成,而且都不用返工做第二遍!”

许木匠活了大把年纪,还是感觉以前都白活了。

这么好的机器,为啥以前就没人造出来给大家!

“那这样就行,麻烦你帮我将机器搬到板车上。我要带走。”

嬴封打算先去趟县衙,告诉纪县令一声他造出的新机器,准备去实地试用。

不管怎么说,这也算是一件为官功绩,无论是对自己还是纪县令,当然是好事。

毕竟以正常的流程来说,凡事都是要纪县令和上司去打交道。

嬴封目前的官职太低,没法直接对话,而且不能事事找女皇陛下,不太妥当。

纪县令在县衙听说后,又特地走出衙门看看那个大机器,便拍拍嬴封肩膀。

“本官还有事,没法陪你同去,但你这机器定要妥善保管,试用之后效果回来也要详细告诉我,好向朝廷汇报这件大好事。”

嬴封有点哭笑不得,他觉得这县令大人似乎比自己还要上心关注这个打谷机。

然后嬴封便驾着马车与一辆板车,朝城外出发。

上次他去的那个地方,叫何家庄,因在京城近郊一带,倒也没多少路程。

来到上次发生争执所在地,嬴封便见到那个黝黑庄稼汉,在打谷桶旁边,吃力的一下一下拍打着手里的稻谷茎秆。

他的双手手腕及胳膊上,都用破旧的布条包着,手上更是有许多被茎秆划得细碎的小口子。

在他旁边,还有一个同样面容沧桑的妇人,身边并带着几个大小不等的孩子。

最大的也过十二三岁。

“阿爷你歇歇,你都连续干了三天三夜了,歇歇啊阿爷。”

身旁最大的女孩子递过来一碗水。

庄稼汉举着一看就很沉重的胳膊,慢慢的喝着水。

“阿爷不累,阿爷还的赶紧,否则真要下雨下来,咱家可就交不上税了啊。”

喝完水他还又喘了几口气,挣扎着就要继续。

这个时候如果不搏命干活,到时候一家人怕是都没活路啊!

最新小说: 纵横策之草根传奇 不负生 弱点情怀 茫城 明光长昼 象棋俗人 西海的故事 蜉蝣死梦 明末的王朴 梁人者说之二1996一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