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的,我这次带了两百斤鱼来,我大哥在不远处的一个小巷子里,还希望掌柜的能派人过去将那一车鱼拉回。”
“这是自然,我会让小佑带路。”
“对了掌柜的,还有一个问题。九千斤的鱼会不会太多而引起重视?”
孙六奇想了想,问道:“你们是如何拉货的?”
“村里牲口少,也就只有几头驴,每次拉不了多少,但可以多进几次城。”
“县城邻近五乡,为了方便五乡的百姓,每日都有大批的车辆进出,所以粮食这一块查的根本就不严。不过九千斤的鱼一次进城确实有些说不过去。这样吧,要是不嫌麻烦,你们半个月或者每旬供货一次都是可以的,总归若是有风险,我替你们先担着便是。”
苏荣想了想,觉得可行。
“也好,那便多谢孙掌柜了。那这个月的十四日和十八日村里先供货六千斤如何?剩余的三千斤在下旬送来。若是遇到特殊情况,会提前和掌柜的打好招呼,但若是遇到一些阻碍,规定时日未能赶到,也会找人前来跑个腿,就望掌柜的多等些时日。”
苏荣计算过了。乡里的六头驴撑死了也只能拉动三千斤货,而如果只靠人力拉车,怕是路程就得要两天,不划算。泉宝产鱼又是在十二与二十七这两日,卡在了十五与三十的前三天,所以临近这两日也不合适,倒不如选一个节日少的稳定供货,农历十六至农历二十都是不错的日子。
至于这个月为什么要在十四日先供一次货,实在是苏荣想先给乡里挣上一笔银子,看看能不能再多买几头驴回来。
孙六奇:“行,没有问题。”
“那这个月十四我们会再次供货,掌柜的请放心。”
“苏兄既然这么说了,那我就等苏兄的好消息了。”
苏荣比孙六奇大上五个月,孙六奇直接以兄作为称呼。让苏荣听着有些不太适应。
“掌柜的客气了。”
“哪里哪里。苏兄运货时,最好是用一些大的东西进行遮掩,将货物运至南城香宁街的一家收货铺子里,那里是我家的产业,离南城门口也很近,内部较为隐蔽,没人带路的话,外人根本就不能进去。等下一次入城,我让小佑带你们去。南城的守卫区我也比较熟,会提前打好招呼,不会为难你们。想来你们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确实。”
就是从东城门多走了几里路,绕个道而已。但省去了在县城四处奔波的时间,和吉祥酒楼的人碰面的几率也不大。
“对了,还有一事……”
“但说无妨。”
“我的几个弟兄们各自去了县城的三方,这个时候想必鱼早就已经全部出手了,掌柜的您看需不需要处理?”
说到这个,孙六奇轻蹙了一下眉头,想了想,回道:“还是要的,毕竟我这里缺鱼。你可能联系到他们?”
“和弟兄们约好了申时在东城门口相见。”
孙六奇看了一下时辰,他们谈生意谈了半个多时辰,现在已经是未时三刻了(13点42左右)。
“刚好,还来得及。这样吧,我让小佑跑个腿,带他们过来问清楚如何?”
“这倒是可以。掌柜的打算如何做?”
“问清楚他们各自将鱼卖到了何处,我派伙计前去收回,不会买多,各家只买一部分,买回来的鱼按照刚才所谈的六十文一斤,我以差价补给他们如何?”
苏荣明白了他的意思。鱼贩从他们手中收购七八文钱一斤,转手四十文卖给酒楼,掌柜的收鱼后,差价便是二十文,几个兄弟还能多拿二十文一斤的意外财。相当于这一次,弟兄们能拿到的价格是二十八文一斤,足足是原先的四倍。
不得不说,孙掌柜很会做人,便是在这种情况下,也愿意给他们好处。看来结交此人是个正确的决定。
“掌柜的,我替我兄弟们谢谢您。”
“好说好说。不必客气。你可有什么信物可以传话?”
“掌柜的可以让我和小佑一同前去,收鱼的事情交给我大哥便好。”
“也好,我这就派伙计随你一同前去。”
“多谢掌柜的。”
谈完了生意,二人均是心满意足,孙六奇叫来了两个办事牢靠的伙计,对着他们吩咐了一番。
伙计连连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随即便同苏荣一起走出房间。
一楼大厅内,沈佑看见恩人下来了,连忙跑了过去。
“慢点,当心摔着。”
“伯伯,你们商量好了吗?成功了吗?”
苏荣笑道:“成功了。答应你的不会食言的。”
沈佑瞬间红了眼眶:“谢谢伯伯,我们……”
“好了,话不多说,带我们去收鱼吧。”
沈佑立刻将眼泪逼了回去。
是啊,恩人生意谈成功了,他们也能得到丰厚的报酬,他应该笑才对。
两个伙计推着酒楼的板车,上面装着两个大菜桶从后门出来了,他们准备就用这两个菜桶来装鱼。这样就算被对面酒楼的人看见了,他们也可以说是酒楼今日所采买的菜。
回到巷子里,小五见到自己老大回来了,急忙扑到他的怀里。沈佑摸了摸小五的头,对他点了点头表示成功了。而他方才也回了一趟小巷子告知老二他们今日他和小五可能会晚些回来。
苏盛接着走了出来:“怎么样二弟,这都将近一个时辰了。”
苏荣低声道:“大哥,放心,都谈好了。六十文一斤的鱼,以后咋们七里乡的鱼全部往孙掌柜这边供货,半个月或每旬一次。我们只需要运送鱼过来,其余的孙掌柜会解决。”
“六十一斤!这么高!”
这都比鱼贩收鱼高出十倍了!
苏荣脸上露出笑:“大哥,这才哪儿到哪呢!要是时间长了,说不定还能再往上涨涨。”
“二弟,你这次可立了大功了,乡亲们知道了那不得感谢死你。”
苏荣:“别高兴的太早,还要去请三老和里正出面解决呢。就算要感谢,不如感谢咱们泉宝,这鱼可是泉宝带来的,要不是味道极佳,孙掌柜还看不上呢!”
“说的倒也是。”
“大哥,你先和小五去收钱,我带小佑去找虎哥他们,还有件大事需要干。记住了,是六十文一斤。”
苏盛:“行,我记住了,你放心去。”
就这样,苏荣带着沈佑急忙朝东城门赶去。
沈佑对县城的路十分熟悉,带着苏荣到处飞奔走捷径,不到一个时辰的功夫便从西区奔到了东区。
此时正好离约定的申时还差了一刻钟。
其余三家一路上没遇见苏荣这样的麻烦,早已卖了东西又将家里需要的东西采购完毕,五人已经在东门口集合了。
苏虎:“盛弟荣弟怎么还没回来?不会出什么事了吧?”
苏牧:“再等等看,许是这次他们要买的东西比较多呢?”
苏平:“虎哥,快看,荣哥!”
苏平指向前方,果然看见人来了。却是只有苏荣一人,外加一个穿的破破烂烂的小孩。
苏平困惑:“荣哥,盛哥人呢?”
苏荣:“你们随我来,我们找个安静的地方商量个事儿。”
几人有些困惑,这大冬天的跑了一身的汗,什么情况这是?
跟着苏荣来到一处无人的角落,苏荣率先开口:“虎哥,你们的鱼卖的多少钱一斤?”
“老样子,没怎么变过价,怎么了?”
苏荣:“咱们有钱赚了。”
苏平:“什么?什么有钱赚了,快说说。”
苏荣:“我和大哥去了西街,因为某些原因,鱼贩全被一个酒楼的掌柜给盘下了,这孩子给我们带路,我见到了掌柜的。”
苏阳:“然后呢?”
苏荣:“我和掌柜的谈了笔生意,价格要比我们现在多的多,掌柜的想见见你们,就问你们去不去。”
苏虎:“荣弟,你确定没有骗我们,该不会是被那掌柜的给骗了吧?”
苏荣:“千真万确!大哥已经去卖鱼了。绝对是你们想象不到的价钱。”
几人没敢往上想,苏牧知道苏荣的为人,是不会骗他们的,他说:“虎哥,我想去看看。”
苏虎想了想,看向苏平:“你呢?”
苏平:“俺都可以,只要没啥损失俺就去。”
苏虎又转向旁边的弟弟,苏熊点了点头,最终苏虎下定决心了:“行,那咱们就去看看。”
几人带着三辆板车上买来的货物赶着驴朝着西城走去。一路上,苏荣小声的跟他们透露了一句,只要他们同孙掌柜说他们将鱼卖到了何处,孙掌柜前去收鱼,收回来的鱼会多给他们二十文一斤左右的价钱。
众人一听,没想到竟然还有这样的好事,当下是欣喜若狂,纷纷加快了速度。
到了酒楼,几人均是从后门进入,却也被这酒楼的大气给镇住了。他们都是农民,根本就没见过这么大的装潢,进去之前还特意拍了拍身上的灰,就怕脏了这里。
孙六奇觉得这些人是真的朴实。说话的时候将小心翼翼展现的淋漓尽致,不像苏荣这样能放的开。
孙掌柜是每家分开问的。一听还有钱挣,三家也没含糊,那是将鱼卖到了何处,每家卖了多少斤全给一股脑的倒了出来。
一楼的伙计全部记下之后,孙六奇吩咐他好好招待这群农民。自己则是亲自在纸上做起了批录,哪一家需要买,哪一家不需要,买的话要买多少斤,那是写的一清二楚。
他将楼里当初称鱼的伙计派出去了六个,让他们六人按照单子上的内容进行置办。
这六人当日在称鱼时干了一上午的活,手都快称麻了,但对于怎么在一群混合鱼中挑出这种美味鱼,他们已经算是得心应手了。
孙六奇手底下的人是真的精明能干,不到两个时辰全部回来了,而此时天已经黑了下来,几个伙计刚好赶在了鱼贩收摊前完成了任务,因为几人是今早卖出的鱼,伙计们又强调了一定要最近的一批刚养好或收上来的货物,所以鱼贩子们对这些鱼混在了何处还有些印象,数量少,找起来并不费劲。
等到他们回来之际,苏虎看见他们带回来的鱼还真的全部都是七里乡所产的鱼时,一个个目瞪口呆,纷纷惊叹掌柜的能力。
苏虎家带了一百五十斤的鱼,分了四家卖,南边街道多,但是收鱼的价格却低,苏虎找了好久才找到两家七文一斤的鱼贩,卖了一百斤出去,剩下的全部在七文以下,按照六文一斤卖给了两家的鱼贩。刚好卖了一贯钱。
伙计从南城以三十五的价格收了六十二斤,三十三的价格收了二十五斤,计算下来,补给了苏虎一两银子多七百二十五个铜板(2225文)。
苏牧则是在北城卖鱼一百八十多斤,五家鱼贩收的全是六文,伙计以三十二的价格收了一百零三斤回来,补给苏牧一两银子多一贯钱再加三百八十四个铜板(2884文)。
苏平则是在东城街道上出手了二百五十多斤的鱼,东城鱼价较高,甚至有两家收了八文钱,余下三家收鱼七文,伙计以四十二的价格收了七十三斤,以三十八的价格收了八十斤,补给苏平二两银子七十四个铜板(3074文)。
最后苏荣家的两百斤则直接以六十文成交,这样算下来,竟然有十二贯钱也就是八两银子!!!
(注:本文1两=1500文)
几家都被这意外多出来的钱财给惊住了,苏熊甚至偷偷地咬了一口掌柜给的一两银子。
“哥,是真的!”
“快点收起来!”
“得嘞,哥,这还是我们第一次挣到银子呢!”
以前都是分散的铜板,苏熊头一回见到银子。
苏虎:“盛弟,荣弟,大恩不言谢,日后若是遇到什么困难,一定要和哥说。”
苏阳:“是啊,荣哥,小弟也一定会帮忙的。”
本以为这次他们去北城,以北城的低物价来看,他和哥哥赚的钱是最少的,没想到竟然给了他们这样一个惊喜。
苏平:“还有俺,荣哥,你可千万不要把俺忘了。俺爹娘从小就告诉俺,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日后只要你知会一声,俺一定随叫随到。”
几人当中,就他们家的人最少,所以留下来的鱼最多,除了苏荣家外,反倒是他拿到的额外银子最多。卖菜少的那二十几文钱在这二两银子面前反倒是不值得一提了。
苏荣笑了:“一定。”
邻里团结那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一件事,他有幸生在苏家这样一个大家族里,遇见这些能够共患难的好友们。
因着这一场生意谈下来,外面已是天黑,城门早已落锁,孙六奇主动做东,让厨子做了美味邀请这七人做客。又怕他们拘谨,只是招呼了一番后,留下他们兄弟几个自个食用,他自己则在自己的房间里独享美味去了。
众人第一次享受到酒楼的食物,那是敞开了肚皮吃,不得不说,厨子做出来的鱼比自家人做出的鱼的味道就是要香很多。使得他们一吃下这鱼后,浑身上下都充满了干劲。
饭饱后,苏荣还是拿了一贯钱出来给了孙掌柜便是当做了饭钱意思一下。他们家挣的钱多,当是要请一顿客的,这样不至于落人话柄,孙六奇知道他人实在,便是收下了。随后给他们介绍了附近的客栈,派了个伙计带他们前去,费用由他包下,几人连带着感激一番,也是找了两间下房挤挤睡了,没让孙六奇破费。
至于他们带来的板车和驴子,车上也不过是农户们采买的日用品与粮食,没什么见不得人的,也只有四辆,而酒楼内也养了牲口,不会引起怀疑。孙六奇让他们停靠在酒楼的后院内,第二日离开时再带走。
小乞儿沈佑在得知他们六个被如意酒楼收下做长工的消息时那是整个人都愣住了。孙掌柜说苏荣日后必定大有作为,这个机会也是苏荣为他争取到的。并告诉他让他好好干,日后有机会报答恩人。
听了孙六奇的话后,沈佑是再也没忍住哭了出来。他何其有幸能在这一日遇见两位大恩人,救他们六人于水火之中,这样的恩情,他沈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擦干了眼泪,调整好后的沈佑又恢复了小大人的模样,带着小五迫不及待地回巷子里报喜去了。他们今日便可简单收拾一番,入住如意酒楼了,再也不用露宿街头了。
真好。
而这一切,都是恩人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