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七。
泉宝产鱼的日子。不过苏荣与苏林不在,跑到菽乡镇上去了。
“小家伙,这真是你写的字?”
齐掌柜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原谅他见识不广,但不得不说,眼前这个孩子抄写的《千字文》卷是他收书以来见识的最好的字迹,干净工整不说,他还翻看了全部,通篇下来竟毫无错处。
苏林点了下头:“是我抄写的。谢谢你的书。”
“不不不,得我谢谢你才是。”
他铺子里的书没有一本是原卷,全部都是手抄卷,这孩子年岁不大,却写得一手好字,他这铺子里的书可以换新了。
他看向苏荣这个大人:“请问……你是这孩子的爹?”
苏荣点了下头:“是的,有什么问题吗?”
齐掌柜纠结了一下,还是厚着脸皮开了口:“就是不知道……能不能与你们商谈一笔生意。”
“生意?”
苏荣有些惊讶。
这还能有生意送上门?
齐掌柜小心翼翼问道:“能行吗?”
苏荣想了想:“能单独谈吗?”
“可以可以!”
瞬间,齐掌柜应了下来。
他一个做小本生意的没什么大理想,但是是真心喜欢苏林的字。
这小家伙未来可期。
苏林有些无所事事,在征得掌柜的同意之后开始翻看书铺里的书,这才发现书里面的字都各不相同,想了想,好像知道掌柜要与爹商谈的生意是什么了。
果然,齐掌柜开门见山:“我姓齐,本名齐宝儿,考上童生后给自己改了个名字叫齐宝玉。你唤我齐掌柜便好,不知兄台如何称呼?”
苏荣万万没想到眼前的人曾经还是个童生。
“苏荣。”
“可过而立之年?”
苏荣摇了摇头:“将近三十。”
“那我比你大。不过尚未娶妻,家中有一老母在。我平日里做的都是些小本生意,勉强维持家用。早年我在县城打拼过,但是混不下去,生平最大的爱好就是书籍,这才在老家开了间小铺子,今日见令郎的字实在是爱不释手,就想问问能不能代我这书铺抄书。”
“抄书?”
“是。抄书,不瞒你说,这年头,读书不便宜。我这铺子里的书卷都是各个地方的手抄本,基本上很多书铺的经营方式都是如此。想要书卖的好,得看字。令郎的字是我收书以来最好看的字,况且看他年岁不大,未来可期。我是这么想的,我将书铺里能拿出来的书借给令郎,让他免费为我抄书,我去县城运作,得来的钱咱们平分如何?”
他母亲年纪大了,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他成家,但是菽乡出路不好,家中没什么媳妇本。没钱的读不上书,有钱的看不上他的铺子,他夹在中间上下为难。他三十出头还未成家,主要还是因为没钱娶个好媳妇。
“去信县?”
“不不不。是去礼县,不远也不近。当年我就是在那里念的学。礼县有座学堂,将铺子开在学堂旁边,想来生意定会很好。”
苏荣想了想,摇了摇头:“掌柜的,实在不好意思,这我做不了主。”
“怎么说?”
“我家孩子虽然只有八岁,但甚是聪明。我拿不了他的主意。如果掌柜的想要谈生意,可以跟林儿谈。林儿——”
“爹?”
苏林有些诧异,叫他做什么?
很快,在知晓爹让自己拿主意后,苏林沉默想了一会儿,最后说道:“可以合作,但是我有个条件。”
“你说。”
“书可以抄,可以卖,但是不能去礼县,只能在智县县城卖。”
“为什么?”
齐掌柜不解。
智县那个地方有什么好的?
苏林:“从路程上来说,智县比礼县离我们这里更近。从生意上来讲,礼县教为发达,但智县不行,可生意有好有坏,赢了,大家一起赚钱,输了,谁都亏不起。所以,刚起步的生意不能太大。”
齐掌柜若是有钱,那他倒是无所谓,可齐掌柜没什么钱,生意一下子起猛了,要是赔本了谁都输不起。
齐宝玉想了想:“那……信县呢?”
为什么不选信县?
这个苏荣知道答案:“能在信县存活的都是根基很稳的商铺。后起之秀少之又少。相比较而言,智县出路更广。”
智县经济虽然不好,但亏本的风险也是最低的。没有太大的把握,苏荣不会让自己孩子去冒险。
齐宝玉还是有些舍不得。
苏荣看出了他的心思,只道:“生意是一步一步来的。尤其是对于咱们这群普通百姓,妄想着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掌柜的想急于求成,那这个生意原谅我们不能做。”
齐掌柜一下子懵了。
苏荣说到了点子上。
一步登天,急于求成。
他不就是这样的想法吗?!
母亲总是催他成亲,可没钱怎么娶媳妇,他在苏林小公子身上看到了希望,却忘了自己做生意的本心是什么。
他爱书,但不是为钱。
很快,齐宝玉想通了,惭愧了下来:“是了,荣弟说的对。林小公子,我同意你的看法,就去智县。”
虽然经济不好,但凭小公子的字,想来竞争压力不大,他若是能将书卖出去,绝对能在智县把生意做大。
不得不说,读过书的人心中总是有理想抱负,就是把生意做大这件事,得靠时间来熬。
苏荣说的对,普通百姓妄想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事。
“那荣弟,林小公子,那这些天我去智县先走一趟,打探一下情况,看看能不能选个好位置出来。剩下的等我回来再商量。”
“好。那就等掌柜的好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