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文艺汇演月1(1 / 1)

三月、四月在五班似乎没有大事发生。只有学校在植树节那日象征性地在每个班级抽两个人,到小湖边种了几颗小树苗。

五月来了,青华校园的音乐生瞬间达到一年中最最鼎盛的姿态。

因为,每年五月是音乐生的文艺汇演月,这是建校起渐渐形成的惯例。

学校也是为高三学年的艺考,有计划地训练学生的舞台经验,对于那些容易怯场的学生,是很好的锻炼机会。

在音乐生光芒照耀下,美术生就显得落寞多了。更多的人是闷在教室、画室,视而不见身边同学的忙碌彩排。

学校吸取历年经验,规定每班所有的同学都要参与。

原以为歌曲《半个月亮爬上来》的集体大合唱,美术生就算全民参与,蒙混过关。

对于美术生的不积极响应,文艺委员温芷墨颇有微词“上一届的一年级,就是现在的二年级,去年的文艺汇演美术生清一色的集体大合唱。整个年级排队唱一遍,像流水帐一样,评委审美疲劳,看的想吐。汇演结束,听说音乐组组长被校长喊走训话。所以,这次大家都认真点,合唱歌曲除外,你们美术生自己想办法再出一个集体参与的节目……”

好吗,温芷墨话音还没落,教室里就砸锅了。

“我们合唱一首《一二三四歌》或者《打靶归来》怎么样?”

“班长,这是要比赛,又不是军训,你认真点。”

“那《十送红军》总可以吧?”

“不好意思,这首歌七班已经排练好几遍了。”

“《军港之夜》?”

“六班唱了。”

五班的不积极响应直接导致好多我们想唱的歌曲被其他班级抢占。

被逼无奈,我们一致决定把参加完诗词大赛获得二等奖的杨柳青推举出来,让她改编一个历史题材的剧本《乌台诗案》(这是杨柳青与李静诗词比赛开场前演出的一个开场小话剧)。

杨柳青真不是吃素的,一夜之间在原来剧本的基础上,从新植入她的创意,加入好多小人物,让剧本焕然一新。

乌台诗案的主角当然就是苏东坡了,台词多,受折磨,很多人看了剧本后直摇头,都不愿意演。

班长滕序理由找的冠冕堂皇,堪称完美。

他轻轻抚摸微微隆起的小肚子,犹抱琵琶半遮面地说:“我吗……?苏东坡家穷的揭不开锅,靠儿子借钱去过生活,东坡先生不能长成我这样吧?”说完一摇一摆,扭屁股走人

为了不演苏东坡,班长真是阔的出去,把自己的个人形象都毁了。

杨柳青根据剧情需要,真的给她安排一个黑熊一样的角色,一个擒拿苏轼的胖官吏。

正在擦黑板的甲李淘本能的感觉到杨柳青目光落到自己这个方向,在他果断逃跑的那一刻,杨柳青迅速的堵住他出逃的通道。

“甲李淘,最近长得越来越帅了吗?……”

吓的甲李淘手中的黑板擦啪的一声掉在地上“不行,不行,我没什么文化,只配演个公差、小吏什么的。这么伟大的历史名人,我真配不上。

趁杨柳青没防备,他逃之夭夭。

正在杨柳青为男主角人选忧愁的时候,单飞抱着足球窜进教室,杨柳青仿佛看到一个自带主角光环的苏轼缓缓走来。

“嗨,单飞,你好呀!”

“你好!”

“能不能邀请你来演苏轼?”杨柳青笑的像一颗牛奶糖。

“苏轼。”他潇洒地旋转手中的足球,“杨柳青,苏轼真不行,要不你让我演罗纳尔多,保证本色出演。”

苏轼人选迟迟定不下来,杨柳青急的坐立不安,满教室乱窜。

男生一看到杨柳青靠近,纷纷散去。

她趴在桌子上一脸颓废“我写的剧本就这么破吗?找个男主这么费劲。电视里、电影里的男主角不是挤破脑袋去抢吗?我们班这是怎么了,难道要我跪求他们。”

“你剧本写的很好,作为你的女粉丝我从头到尾认认真真看了一遍,可惜里面没有女主,如果有,我第一个报名。”我郑重地端着剧本看。

无奈,杨柳青和老班商议后决定抓揪,公平合理。

一张画有小人,小人身上穿着马甲,马甲上面用红笔写着两个大字“苏轼”的纸片混合在十几张纸片里,在杨柳青手里摇来摇去。

尘埃落定,写着苏轼名字的纸片魔法般的被单飞抽中,这个结果对单飞来说,叫苦连天。

导演杨柳青开心,他心中的苏轼就是单飞。

我看着剧本偷笑“这里面好像没有女演员。”

“你想多了,我们班就那几个男生,公差去掉8个人,还有2个官员,一个苏轼,……女生也必须上场,旁白,读诗文的,轿夫这些都是女生的活。”

音乐楼排练厅。

第一幕:苏轼在湖州太守任上,两个公差用锁链把他的脚和手捆绑起来,像抓小鸡一样把苏东坡拎走,投进御史台的牢房。

导演杨柳青为了表现出苏轼落魄的样子,特意让去擒拿苏轼的胖官员,乘一架四人抬的大轿子,和苏轼形成强烈的对比。

抬轿的四个人,全部轮到我们女生身上,这个坐轿的官员由滕序扮演。

听说安排滕序演这个官员,是在张老头的建议下选择的,说班长身上带有浑然天成的小官吏气质,只需要本色出演,就能演出那种大腹便便,小人得志的艺术形象。

也许滕序听见张老头的话会罢演,导演杨柳青只告诉班长,说这个角色一定是他来,才能把人物诠释的栩栩如生。

被恭维的班长欢天喜地,反复的与导演沟通,讨论坐在轿子上的神态和说话的声调。

不在局中的张老头却忽略我们四个轿夫的感受,征求过我们的意见吗?就用这样重量级的演员。

四个轿夫扮演者:我、李丹丹、王娜和李静吃尽苦头。

初次当导演的杨柳青敬业,认真。

她不惜人力资源,给滕序搭建一个四人抬的大轿子,堪比一品京官的待遇。

为了演的逼真,她找来几根木棍,用麻绳绑一个架子,从美术组办公室搬来一把太师椅绑在上面,做成一个简易轿子。

远远看去,滕序正在一群女生簇拥下笑的合不拢嘴,他坐在太师椅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导演兼编剧杨柳青在指导:“滕序,表情,注意表情,小人得志。”

椅子上的班长,扇着诸葛孔明的羽毛扇,小胡子一翘,一翘,表现的洋洋得意,趾高气扬。

杨柳青很满意班长出色的诠释着什么叫作小人得志“保持住,就这样。”

我们四个龇牙咧嘴刚走几步,被杨柳青警告“轿夫,注意表情……放松点”

导演话音未落,我这边的一个轿子角,慢慢的沉下去,轿子塌房了。

滕序身子一歪,从椅子上滑下去。

围观的群众演员笑得开怀,导演带头鼓掌,气的班长要吐血。

“导演,你们女生太不靠谱,不带这样玩的,坐轿子还有生命危险。”他坐在地板上嘟嘴,哭丧脸儿,揉揉摔成八半的屁股。

“滕序,你到底多少斤,真抬不动。”我嘟嘴,一脸委屈“导演,能不能让班长减肥成功在上任,太沉了。”

杨柳青看一眼堆在地上的滕序,低头默默思索。

我们三个再次审视瘫软在地滕序,估计有150斤左右,具体多少斤,只有体检体重的老师知道。

学校每年体检时,他总是溜在队伍最末端,鬼鬼祟祟,每次看到测体重的老师,总是屁颠屁颠先给老师打招呼,在微笑请求不要大声喊出他的数字,免得被门口一小撮别有用心的同学听到。

最后,杨柳青妥协,为了班长的生命安全,四个轿夫的身体健康,决定改成一个低配的轿子,前两个轿夫,后两个轿夫,两人抬一根棍子,四人抬两根,滕序走中间。

第二幕开封城门口,儿子苏迈与苏轼约定如果朝廷要杀苏轼,就以送鱼为暗号,让父亲早作打算,并悄悄塞一包药给苏轼。

演苏迈的是甲李淘,排练时,总会被单飞,拍拍肩膀,大声说:“我儿放心,爹爹身子骨硬朗,不用担心,快回去吧。”

然后,轻轻的咳嗽两声,摆摆手,示意儿子退场。

气的甲李淘一翻白眼,不情愿的滚下去。

最新小说: 音蓼 诡毒,宫廷角逐 微风穿怀中 兽世萌妻:珍稀雌性她娇软多子 三生有幸的缘分 京都有港 案中案,情外情 修罗场预警,恶毒女配她没心 四十不惑,老娘开挂 我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