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祖制留子去母,郭太后是今上的表姨,一力扶植永和帝上位。郭家是百年天子万年臣,虽然经历四代改朝,始终有族人屹立朝堂,门生后辈数不胜数。永和帝生性庸懦,又喜游乐,郭氏一族俨然大魏第一名门。
景福宫是永和帝为太后重修的,旧名崇贤宫,是郭太后之前摄政处理朝务所在,自永和帝称制后,将原来东宫改为议事所在,重修颐崇贤宫养太后天年。
同是三月一日,让我们把镜头转向景福宫。朱红的宫墙,明黄的琉璃瓦,碧蓝的天,这样的好天气,晌午的时候晒晒太阳,谁不舒服的闭着眼睛。再沏上一壶茶,摆上一盘闲棋,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郭太后就想这么悠闲下去,谁料想这平静的日子竟被一则消息打破,再没了表面的风平浪静。
大魏国姓元,昭明太子名晟。名义上自小在太后身边长大,实际永和帝早早请了太师教授,每日里都在学堂,每日不过循例请安而已。郭太后生性坚毅,行事一板一眼,永和帝生性懦弱,自然一切顺着姨母。到了元晟这里,好刀枪,不喜文字,郭太后心中不喜。
上月太子以自己生母服侍人等有功于己,特加恩至东宫服侍。郭家在宫中手眼通天,自然知道这不是空穴来风。暗中调查发现有心人将一封匿名信递给元晟,里面言说郭太后绞杀元晟生母,而非遵祖制自戕。自来这留子去母都是皇帝所为,后继者自然不能翻案。可是这风烛残年祖母和年富力强的孙子相较之下,郭家岌岌可危。
本来林氏这一胎大家都不在意,因为太子已经成年,自然不能成事。郭家赫赫扬扬几代已然有尾大不掉之势,但是郭家之前已经有一次立幼拥立的先例,现在嫌隙已成,不少人开始发力。郭太后深知此消彼长之道,儿孙自有儿孙福,硬是挡住了这波言论。
今日朝堂上有言官上奏:“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大张旗鼓给永和帝上奏,取消前朝弊法,上位者要亲其亲,国人才能上行下效。永和帝未做决断,太子太师建议大朝会再议。
郭太后绝想不到这边还有人真的往自己下巴垫砖的,看来自己需要敲打敲打了。对于元晟她还是不忍的,既然心性不成熟,就出去游历吧。借着主管乡试的名义打发出去,这个正经事自然无人辩驳。
林氏这一胎是男是女还不确定呢,这边站队也太急了。况且皇帝尚壮年,还会有新的宠妃,新的子孙,自己也该给皇帝选选新人,不然贤妃以为自己一家独大呢。况且元晟已经成年,借他的名头选个太子妃也实属正常,等秀女进来,那是给皇帝选还是给太子选,还不是自己一句话的事情。
就这样,大正初年的遴选大张旗鼓的进行下去,太子元昊也被远远的打发到应天府监督乡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