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等人反应过来,那老太太已经闹起来了。
“哎哟,哎哟,六儿啊,怎么把你弄成这样!”
她伸手想要解开男人身上的绳子,发现绳子系得死紧,又转头朝人群里怒斥:“你们几个,还看着干什么?还不快来帮你们弟弟解开!”
人群里几个男人便迈步出来。
“这山贼真是邱六郎啊。”有回过神来的人惊讶道。
话才出口,那老太太便斥道:“什么山贼,我家六儿怎么会是山贼,是他们抓错人了!”
王里正举高手里的灯笼,照到男人脸边,细细确认一刻,嫌恶地皱起眉。
几个儿子一见父亲这神色,各自对视一眼,任由邱家几个男人将人接过。
邱六郎身上的绳子被解开,忙伸手去揉被宋莲踹得生疼的后腰,另一手摸了摸被绳子磨破的嘴角,眼泪汪汪叫了声“娘”。
邱家老太太抱着他哎哟哎哟地哄:“怎么被折腾成这副模样哟。”
又转头看向谢云昭几人,欲要叫骂,被王里正一声呵斥:“行了,一个大男人,也不害臊!”
“你大晚上跑人家家里来干什么?”他看向邱六郎问道。
邱六郎登时不敢哭了,期期艾艾道:“我、我就是、看到只猫跑进他们院子里了,我进来找猫的。”
确认男人是邱家六郎后,人群便神情微妙。
邱家住在村尾,在青阳村也算是鼎鼎大名,这名便是出在邱六郎身上,邱家老太太能生,一连生了八个孩子,邱六郎是最小的男娃,从小就被邱家老太太捧在手心里养大,到如今一二十岁了,还被老太太当小孩子一样宠,由哥哥嫂嫂养着,村里有人就笑邱家老太太不是生了个儿子,而是生了个孙子。
这邱六郎被惯得无法无天,在村里横行霸道,也时常做些偷鸡摸狗的事,但每次找上门,有邱老太太护着,没人能把他怎么样。
没想到今日竟然偷到顾家来了,还被当场逮住,险些被当成山贼送官。
顿时就有先前被邱六郎祸害的人家开口:“大晚上不睡觉跑人家里来找猫,说出去谁信呐?”
“就是,找借口也不找个靠谱点儿的。”
“又来偷东西的吧?”
邱家老太太当即和人对骂起来。
王里正呵斥一声,双方只好不情不愿停战。
王里正看都不愿多看邱六郎一眼,只看向宋兰:“到底你们是苦主,你们看看想要如何处理?”
宋兰看向谢云昭。
谢云昭便道:“既然是误会,他也还未曾做出什么实质性的伤害,这一次便罢了。”
她说着看向邱家几兄弟:“但日后还请各位将他看好,大夏律法中有言,夜间无故入他人家中,主家登时杀者,勿论。”
“今日是他运气好叫我们抓住了,下一次,我们也不能保证会不会一不小心把人当成强盗给打死了。”
她说完微微一笑。
邱家几兄弟脸色涨红,颇觉丢脸。
邱大郎赔笑挤出声音:“都是我们将他惯坏了,这才叫他没有分寸,随意闯进人家里,我们回去定然好好教训他。”
邱家老太太闻言顿时跳起来,张嘴便骂:“教训什么教训,六子干什么了,他不过是抓个猫,至于这么小题大做?以为自家是什么金窝窝不成,谁都想往你们家里跑——”
话说到一半,眼前寒光一闪,一把柴刀从她耳边擦过,“砰”一声钉在她身后的大槐树上。
邱家老太太顿时如掐住脖子的鸡,张着嘴发不出半点声音来。
宋莲拍了拍手,目光如炬,声音冰冷:“不请自入是为贼,我可不像我妹妹和小嫣一样好性儿,下次再叫我看到谁半夜潜进我家,这把柴刀就不是在树上,而是在他脖子上了。”
院中雅雀无声。
邱家老太太面色雪白,腿一软跌倒在地,邱六郎抖若筛糠,连扶她也忘了。
王里正轻咳一声,挥手赶人:“行了行了,既然没事了,就都回去吧,该睡觉睡觉,别一天天大半夜往人家家里跑,否则被打死了也是活该。”
众人恍惚回神,下意识往外走,直到走出老远,才敢议论出声。
宋莲的凶悍让一些小时候就熟悉她的人再次忆起了童年噩梦,而一些不熟悉宋莲的人,此刻更是在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时之间,因这些时日顾家漫天“散钱”的动作心思浮动的人,当即将所有念头咽回肚子里,邱六郎更是好些时日不敢出门不提。
谢云昭和宋莲这一番白脸黑脸唱过,顾家恢复了往日平静,一进到了七月,和吴东家约定的日子到了,两人一同前往县城办理染坊过户的事情,这回带上了顾元瑾。
松风书院八月开学,但七月中开始招收新生,要进行一次考试,以筛选有资格进学的学子,报名时间是明日。
她们这次带顾元瑾去看看书院。
顾元瑾还是顾放还在世的时候,因为宋兰在绣云阁做绣娘,所以能有机会往县城跑。
自从顾放离世,他就没再出过村。
此时坐在骡车上,不免有些兴奋。
一直到进了城门,这兴奋愈发达到顶峰,感觉怎么都看不够一样。
在他一番东张西望里,几人走到了牙行,吴东家和李中人已经等候多时,见到他们,免不了寒暄一番,才一道前往官府。
这些时日,吴东家和李中人已经打通了各部关节,拟好了契书,因此过户手续办理很是顺利。
拿到官府加盖大印的契书,这染坊彻底便更换了主人,谢云昭也拥有了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
染坊门上原本的牌匾已经被吴东家取走,说是做个纪念,现下此处空空如也。
谢云昭扬唇,伸手虚虚在上面点了三下:“山河坊。”
顾元瑾为她感到开心,笑着问她:“阿姐要自己题匾吗?”
“当然。”谢云昭挑眉一笑。
她看着面前的大门,拿出钥匙打开门进去。
里面还是上次来看过的模样,不同的大约是此刻的心境。
“松风书院建在东城门外面的松山上,这里离东城门很近,你以后上学也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