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了水源这个命脉问题,又有了海鹞这个执行力超强的帮手兼“安全顾问”,凌疏影感觉压在心头的巨石被挪开了一大块。
一种久违的、纯粹的科研冲动在她胸腔里鼓胀起来,像海蚀洞外不断上涨的潮汐。
她的核心,她逃离千帆城邦的执念,她在这孤岛上安身立命的根本——那两株承载着无限希望的基藻苗,终于可以倾注全部的心血去培育了。
A-1和A-2,这两株从近乎全军覆没的培育皿中挣扎着冒出头的小生命,在凌疏影和海鹞日复一日的精心照料下,奇迹般地熬过了最初的脆弱期,展现出令凌疏影都感到一丝惊讶的生命韧性。
它们不再是刚冒头时那副蔫头耷脑、随时可能夭折的模样。叶片从最初的、带着病态的褐绿色,逐渐沉淀、舒展,转为一种鲜亮、饱满的翠绿,如同最上等的翡翠薄片。
边缘那细微的锯齿状结构,在透过水母膜滤下的清澈光线下,清晰可见,随着水流的微弱涌动,仿佛在呼吸一般。
它们稳稳地扎根在升级改良后的基质里,像两个小小的、生机勃勃的绿色灯塔。
“凌技师,你看这个!”海鹞蹲在海蚀洞口,小心翼翼地指着A-1号苗靠近基质边缘的一片叶子,声音压得低低的,像是怕惊扰了什么,“昨天看这里好像有个小凹点,今天没了!是长好了吗?”
凌疏影正伏在另一块平整的礁石上,用鱼刺磨成的精细镊子,透过一个用最大最透明水母囊制成的简易放大观察皿,仔细检查A-2号苗的叶脉走向,记录着细胞分裂的微观痕迹。
闻言,她抬起头,眼底那抹代表青灵运转的淡绿色微光一闪而逝,视线精准地投向海鹞所指的位置。
“是修复了。”凌疏影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基质里添加的微量紫贝粉,看来对促进细胞修复和根系发育确实有效。你发现的这种贝类,很有价值。”
海鹞贡献的那种深紫色微型贝类碎壳粉,被她称为“老渔民壮根粉”,凌疏影虽然对“壮根”这种非科学表述不置可否,但实验数据不会骗人,添加了微量紫贝粉的基质区域,藻苗的根系明显更发达,叶片也更为肥厚坚韧,抵抗之前那种蚀藻螺啃噬的能力显著增强。
海鹞得了肯定,黢黑的脸上立刻漾开一个大大的笑容,露出一口白牙,带着点小得意:“那是!我们碧海岛的老渔民,对付海里的东西,总有点土法子!”
亲眼看着这两株小小的绿色生命在凌疏影手中一点点壮大,那种近乎点石成金的力量,让她这个习惯了与大自然硬碰硬的猎手感到由衷的敬畏和神奇。
两人合力维护的水母内膜防护罩功不可没。
它们像一层坚韧而通透的结界,牢牢地将外界的孢子和那些肉眼难辨的微型害虫隔绝在外。
凌疏影定期用低浓度的柠檬-马尾藻混合液进行点涂或喷洒,如同精准的化学武器,将试图在基质边缘死灰复燃的绒毡藻压制得死死的。
海蚀洞的水体环境,在两人不断补充的“缓冲包”调节下,也维持着难得的稳定。
这里,已经初步具备了进行小规模生物繁育的雏形。
“它们的状态已经稳定超过一周,生长曲线符合预期。”凌疏影目光扫过两株生机勃勃的母株,又落在旁边记录着密密麻麻数据的、用碳化木片和鱼刺笔制成的“实验日志”上。
“生物量积累达到阈值,是时候进行第一阶段扩张了。”
她的声音平静,却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扩张。这个词让海鹞精神一振,她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从这两株珍贵的“母亲”身上,取下生命的种子,播撒向更多的地方。
这将是她“安全顾问”工作里最重要的一环:保护这些珍贵的“绿点点”开枝散叶。
接下来的操作,是真正的技术活,也是对凌疏影和青灵协同能力的极致考验。海鹞自觉地退到洞口,屏住呼吸,充当最忠诚的哨兵,目光警惕地扫视着洞外偶尔游过的鱼影。
凌疏影深吸一口气,调整着呼吸节奏,让心跳趋于平稳。
眼底的藻绿色光芒稳定亮起,青灵的视觉强化和计算辅助瞬间将她的感官提升到微观战场指挥官的高度。
她拿起海鹞贡献的、用某种深海鱼利齿打磨成的贝壳刀片,其边缘在青灵视觉下闪烁着原子级的锋锐寒光。她先用自制的、浸泡过柠檬汁的净藻纤维,仔细擦拭了刀片和镊子尖端,进行简易消毒。
目标锁定在A-1号苗靠近基部的几条健壮侧枝上。青灵的分析模型在她眼前清晰地勾勒出每一根侧枝的主脉、分生组织和潜在风险区域。
凌疏影的手稳如磐石,刀尖以一个极其精妙的角度切入。不是粗暴的切割,更像是一次微创手术中的精准分离。刀锋避开主脉导管,贴着侧枝与主茎的连接处,利用贝壳刀片天然的弧度,轻轻一旋、一带。
一小段约半厘米长、顶端带着一个饱满小凸起的健康藻段,便如同被最轻柔的风拂落般,完整地脱离母体,稳稳落在凌疏影另一只手持着的、盛有少量净化海水的牡蛎壳里。
切口平滑,母株上只留下一个几乎看不到的微小痕迹。
“第一个。”凌疏影心中默念,动作没有丝毫停顿。
同样的精准操作,在A-1号苗上重复了三次,又在A-2号苗上重复了四次。每一次下刀的角度、力度、位置都经过青灵的实时计算和修正,确保对母株的损伤降到最低,同时获取的藻段活性最高。
整个过程如同行云流水,带着一种冰冷的、属于实验室的精准美感,却又被这海蚀洞的原始环境衬托得格外震撼。
七段承载着希望的绿色生命,安静地躺在牡蛎壳的浅水中。凌疏影这才稍稍松了口气,额角已渗出细密的汗珠。这种高强度的精神集中和微操作,消耗极大。
“好了?”海鹞立刻凑过来,看着那几小段翠绿的“枝条”,眼神充满好奇和期待。
“嗯。”凌疏影点点头,小心地将牡蛎壳递给海鹞,“拿稳。我们去准备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