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小长安之战(1 / 1)

刘演和王常等人联合作战把南阳的官兵步步紧逼至南阳核心位置宛城,眼见官兵的势力范围越缩越小,刘演众人是越战越勇。

刘演众人士气高涨便有些轻敌,一路携家带小直逼南阳。

驻守在南阳的甄阜和梁丘赐并非是酒孃饭袋之辈,他们都是精通兵法的将才。

虽然他们被逼得节节败退,但是他们依旧保持着斗志,决心即使是以身殉国也要和南阳城共存亡。

甄阜和梁丘赐商量应对策略,做好诱敌深入的计划。

甄阜和梁丘赐研究地图后决定在小长安设下埋伏,等刘演他们进入小长安后再包围起来跟刘演他们决战。

小长安离宛城很近,是刘演他们进攻宛城必经之路。

甄阜和梁丘赐之所以选择在小长安设伏是因为小长安的地里位置特别。

南阳很少有高山,大多数地方地势都很平坦一马平川。唯有小长安这个地方山高谷深,树林稠密,地势险要是个打埋伏的好地方。

刘演的军事能力强,但是他对小长安周边的环境并不是很熟悉,再加上一连打了好几场胜仗信心满满。刘嘉和刘秀经常跑宛城,自然知道小长安的地势险要,于是出言劝阻说:“今日大雾能见度低,小长安谷深林密,万一官兵在此设伏,我们必遭重创。我们这些人倒是不怕中埋伏,关键在于我们军中有大量的妇孺幼童。”

刘演觉得兵贵神速,他们必须趁热打铁拿下宛城。因此他先命王凤陈牧为先锋带领一行人在前面探路,自己率领中军和刘秀护卫着起义军的家属走在中间,又令同族兄弟刘扯带领一步分人垫后。

刘演的安排是非常谨慎,只是打仗将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

由于当时天起大雾,能见度低。王凤陈牧等先锋进入小长安的时候一点都没有觉察到中了埋伏。甄阜和梁丘赐并没有下令立即攻击他们,等刘演率领的中军完全进入包围圈的时候。埋伏在山林里的官兵在甄阜梁丘赐的带领下居高临下不停地从林子里放箭,王凤陈牧众人被箭雨射杀只能四处逃串,一点战斗力都没有。

刘演率领的中军在刘演的指挥下奋力保护家眷,奈何在密集的箭雨下也无能为力。

一刹那间,哀嚎遍野,那些手无杀鸡之力的妇孺幼小都成为箭下亡魂。

梁丘赐见起义军乱成一团,便擂鼓冲杀跟刘演他们战在一处。

此时的起义军如惊弓之鸟自顾逃命,一点战斗力都没有。

刘演刘秀刘仲奋力跟甄阜梁丘赐搏杀,奈何寡不敌众。

刘秀一个人骑马往回逃,后面的追兵跟着他身后追赶,没有骑多远就看到狼狈不堪的妹妹,便快速把妹妹拉上马背。带着妹妹急驰,没跑多远又遇到二姐刘元带着三个女儿躲在路边。刘秀看到二姐和几个外甥女忙飞身下马,执意要让二姐和外甥女骑马先逃,他留下来断后。

刘元和几个女儿都身受重伤,她说:“三弟,你带着妹妹走吧,不要管我们了。”

刘秀是个最看重情义的人,何况她们是自己的至亲,无论如何都不肯自行离去。

刘元说:“三弟,我们刘家光复汉室的事情需要你,就算你不愿意丢下二姐我们,我们也无法活着走出小长安。他日有幸遇到你二姐夫,就说二姐带着女儿们已经先行离去,百年之后再和他团聚在一起。你和妹妹快走,别让我们刘家后继无人。”

刘秀眼看追兵将至,就像二姐所说,她们都深受重伤很难走出小长安,一咬牙一跺脚眼含热泪上马带着妹妹离开。

刘元为了能够让三弟和妹妹摆脱追兵,强忍伤痛和三个女儿阻击追兵。

可是她们都是妇孺之辈,刘元的女儿们还会点花拳绣腿,刘元是个只会女红的妇人,没几分钟便一一被官兵斩杀。

刘秀带着妹妹并没有逃离多远,他们都听到姐姐和外甥女被官兵斩杀的残叫声。

刘秀顾不上悲痛,只能紧握缰绳策马狂奔。

刘秀骑马带着妹妹逃离包围圈和溃败逃离出来的起义军汇合。

此次小长安之战,损失惨重的是春陵军。三大家族的妇孺幼童基本都死在小长安,刘演刘秀刘嘉李通等一些人逃离出来,但是刘演的二弟刘仲和几十个战斗力强的刘氏宗族子弟都永远地留在小长安。

经历过小长安的挫败,刘演众人又重整旗鼓和甄阜和梁丘赐决一死战。

地皇四年正月甲子,刘演将军队分为六部,借助夜色的掩护,分进合击一举拿下官军的梁草基地,尽缴了官兵的梁草和兵器。

断了官军的梁草和兵器补给,甄阜和梁丘赐所带领的军队人心散乱了。

刘演趁势追击在第二天早晨在西南方向追击甄阜部队,下江兵在东南方向追击梁丘赐部队,双方拼死搏击。

激战到早饭后,梁丘赐的部队自乱战脚,溃不成军。梁丘赐战死沙场后,他的部众无心抵抗四处逃串。甄阜的部众看到梁丘赐部队战敗军心大乱也无心抵抗,军心一散就失去了战斗力,士兵们四处逃串溃不成军。

刘演看到甄阜的军心散了便趁势追击,甄阜带着逃离的士兵被逼到黄淳水边,想过河又没有桥和船,甄阜没有办法只能和刘演背水一战。甄阜的能力是不差,但是刘演心里憋着一股子为死在小长安的亲人报仇雪恨的劲和甄阜斗。甄阜的心态跟在小长安的时候又不同,在小长安的时候他占主导地位,可如今他处于弱势群体。

二个实力相差不多的人,在气势上被刘演碾压,甄阜稍有不慎一分神便被刘演抓住机会斩杀落马。二个主将都被斩杀,甄阜的士兵瞬间便成为群龙无首的乌合之众。

几万士兵投降的投降,斩杀的被斩杀。刘演众人把王莽在南阳的主入部队消灭了,起义部队终于在南阳拥有自己的一番天地。

小长安之战让刘演所在的春陵军大多数战斗力都葬送了,刘演几兄弟处于弱势之中。如今他们只能依附在绿林军之中,听命于绿林军的号令和他们并肩作战。

小长安之战是刘演兄弟最难与接受的战役,这场战争几乎让春陵军全军覆没。

没有了三大家族的人支持,原本和下江平林平起平坐的刘演众人如今只能依附在绿林军中做个棋子,为绿林军做嫁衣。

打着匡复汉室旗号的绿林军首领深知刘演的才能,为了自身的利益,他们共同推举才能和品行都不如刘演的刘玄做皇帝。

刘玄和刘演一样都是汉室后裔,让他担当皇帝也名正言顺。关键在于刘玄性格懦弱,没有自己的主见容易被操纵和掌控。

跟着刘演一起的刘氏子弟心里很不服,当初提议高举大旗的人是刘演几兄弟,如今胜利的果实却被名不见经传的刘玄采摘了。可是他们已经处于弱势群体,只能少数服从多数。

刘玄被绿林军的人推举当上了皇帝,被称为“更始帝”。此次功劳最大的刘演被封为大司徒,和他一起举大旗的人都被各自封赏为官。和他一起长大的刘嘉被封为偏将军,刘玄让刘嘉跟随在自己身边。他的弟弟刘秀被封为太常偏将军,李通被任命为驻国大将军,封辅汉候。

从刘玄给众人封官之中就不难看出刘演众人已经被绿林军众人排挤在外,除了刘演被封为大司徒,官位高些之外,追随刘演的人在更始政权里都没有很高的权力。

李通的地位高和他自己的能力有关,也和他堂弟李秩有关。

李秩虽然和刘演几兄弟一起起兵造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不仅没有和刘演一条心,反而和绿林军中的朱鲔关系特别亲近。

小长安一战,跟着刘演一起起兵的三大家族的人基本都死在小长安。

李通李秩的家族之人也无一幸存,李通为人大度觉得此事不能怪罪于刘演,打仗就会有失败,何况刘演自己家族的人也大部分死在小长安。

李秩的心眼小,觉得刘演带着中军负责家属安全,他就应该拼死护卫三大家族的人。结果刘演自己老婆叔叔被保护周全,他们的妻儿老小全都死了。

他心里就对刘演有了怨恨之心,觉得刘演偏心只顾着保护自己的家人。其实,他真的错怪了刘演。刘演的妻子和叔叔之所以能安全逃出小长安,是因为刘演的二个大儿子拼命护着自己母亲和叔公。

李秩李通和李氏家族的人在几场战争之中基本上都被杀死了,如今就剩下几个光棍司令。再加上朱鲔因为刘演能力出众在队伍里影响力很大,为了能够抑制刘演便在李秩跟前离间挑拨,致使李秩恨刘演完全倒向朱鲔。

朱鲔众人密谋之后,认为刘演一旦当上皇帝,就凭他刚腹自用的性格,他们这些人以后就没有话语权。密谋之后便一致举荐刘玄当皇帝,这些密谋之人便有李秩。

刘嘉和刘演从小一起长大,本来二个人非常要好,小长安一战把刘嘉的老婆孩子都打没了,刘嘉心里对刘演也有意见。因为当时天起大雾,刘嘉和一些人都建议暂停行军。刘嘉曾提出他的看法说:“天起大雾能见度低,小长安山高林密,万一甄阜他们事先在小长安埋伏打伏击,敌暗我明会吃大亏。”

刘演和官兵打了几场胜仗就有点飘飘然,说:“我们可以先派先锋部队前去探路,我们作为中军护卫着家属,后面又有兄弟断后,包管无忧。”

三大家族的覆没和刘演的托大轻敌不无关系,因为刘演为人太过刚腹自用了,根本就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

刘嘉的老婆孩子都在小长安战死,心里难免也有些怨恨刘演的刚腹自用。

怨恨归怨恨,他毕竟和刘演光屁股一起长大,心里还是向着刘演。

他和幸存下来的宗室子弟还是支持刘演当皇帝,不过刘嘉的性格是肚子里用事的人,他并没有像其他宗室子弟一样跟朱鲔李秩王凤王常众人力争。

刘邓李三大家族的人伤亡惨重,能够坐在桌面上说话的人不多。虽然刘演在军队里威望很高,但是那些士兵们没有话语权。三方会谈后,最终把刘玄推上去了。

刘玄属于捡漏王,因为他和刘演出自同宗,名正言顺。绿林军的人把刘玄推出来让刘氏家族的人无以反驳,因为当皇帝的人依旧出自刘家,又不是他们这些异姓人当皇帝。

刘嘉和李通是支持刘演的,但是造成如今局面的也是刘演自己。如果没有小长安一战,凭刘邓李三大家族的实力,怎么可能会同意让刘玄坐上皇位?因果循环,命运使然。

刘演只能吃哑巴亏,位居人臣。

最新小说: 腰软娇娇超会撩,禁欲世子沦陷了 不负倾城不负仙 假千金绑定神豪系统,养崽爆红了 变成京圈大佬的猫后我成了顶流 大小姐挺孕肚随军,被家属院团宠 穿梭平行世界爱上养成系狼狗弟弟 娇美人觉醒弹幕,禁欲大佬宠疯了 重生之异能女王嫁糙汉 小心,大师姐她真修无情道 穿越之傻子王妃复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