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_全文免费无广告阅读 > 女生言情 > 这女帝也换我当当 > 第十三章 硝石难熔?酸碱破局!

第十三章 硝石难熔?酸碱破局!(1 / 1)

废弃库房改造的“格物院”作坊,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彻底变成了一个弥漫着油脂、草木灰和碱液混合气息的“魔法工坊”。李明月的“草台班子”如同上紧了发条,日夜轮转。

肥皂生产,成了所有人生活的轴心。

***草木灰岗:**铁柱成了“捣灰王”,手臂的肌肉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隆起。巨大的石臼几乎没停过,哐当哐当的声响成了格物院的背景音。晒干、捣碎、浸泡、过滤……他严格按照李明月的指导,力求得到浓度尽可能高的碱液(K�6�0CO�6�1溶液)。李明月甚至教了他一个土法测浓度:用新鲜鸡蛋沉浮高度来粗略估算。

***熬油坊:**阿蛮守着简易土灶,与几口大铁锅为伴。她沉默寡言,却有着惊人的专注力和对火候的直觉。劣质油脂在她手中褪去腥臊和杂质,变得澄清透亮。她甚至无师自通地改进了滤渣的步骤,用多层细麻布代替了最初的粗布,让油脂更加纯净。

***数据中枢:**小顺子彻底化身“人形记录仪”。他的破纸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数字:草木灰用量、水量、浸泡时间、碱液体积、油脂种类与重量、熬制时间、得油率……李明月每天都要和他核对数据,分析变化,寻找最优配比和流程。

***质检包装线:**赵嬷嬷和王嬷嬷成了“质检总监”。她们严格按照李明月定下的“标准”,检查凝固脱模后的肥皂块:色泽是否均匀(灰白或浅黄),硬度是否适中(不能太软易碎,也不能太硬刮手),表面是否光滑无气泡。合格的肥皂被切割成大小统一的长方块,边缘修整整齐,再小心地码放在阴凉通风的木架上晾干。赵嬷嬷甚至翻出了压箱底的几块还算干净的旧布,裁剪成小块,准备作为肥皂的“包装”。

***核心反应区:**李明月是绝对的技术核心。每一次关键的皂化反应,都由她亲自掌控。她如同一个经验丰富的大厨,精准把控着碱油比例、混合温度和搅拌速度。陶缸里油脂与碱液在木棍的搅动下,从油水分离到乳化,再到形成浓稠细腻的皂糊,这个过程充满了化学变化的奇妙。她敏锐地观察着皂糊的状态变化,及时调整,确保反应充分彻底。她还指挥铁柱和阿蛮小心收集皂化反应的副产物——甘油溶液(虽然浓度不高且含杂质),用陶罐密封储存起来。“这可是好东西,以后有大用!”她神秘兮兮地说。

汗水、炭灰、油污,成了格物院每个人的标配。简陋的工坊里,空气是浑浊而忙碌的,但每个人的眼睛里都闪烁着一种名为“希望”的光芒。当第一批晾干定型、散发着淡淡碱味和油脂气息的成品肥皂整齐地码放在铺着干净粗布的条案上时,所有人都忍不住围了上来。

“成了!真的成了!”小顺子激动地拿起一块,凑到鼻子下闻了闻,又小心翼翼地摸了摸光滑的表面。

铁柱咧着嘴,憨厚地笑着,仿佛那肥皂是他打造出的绝世神兵。

连阿蛮的眼中也流露出少有的亮色,她拿起一块掂了掂,感受着那沉甸甸的份量和坚硬的手感。

赵嬷嬷和王嬷嬷更是喜极而泣,她们用粗糙的手掌一遍遍抚摸着这些凝结着她们心血的方块,仿佛看到了活下去、活得更好的坚实依靠。

“这只是开始!”李明月的声音带着疲惫,却异常振奋,“品质初步稳定了,流程也基本跑通。接下来,就是量产!阿蛮,熬油组再加两口锅!铁柱,草木灰浸泡桶再增加两个!小顺子,记录要更详细,我们要找出最省料、最高效的生产方式!嬷嬷们,包装也要跟上节奏!”

肥皂,这个不起眼的日用品,成了格物院立足的第一块基石,也成了李明月手中撬动内务府、撬动资金链的第一根杠杆。她通过王嬷嬷和静嫔的渠道,将第一批品质最好的肥皂,以“宫廷秘制、去污神效”为名,少量、高价地“试销”给了几位关系尚可、又爱洁成癖的低位嫔妃和她们身边有体面的大宫女。效果立竿见影——用过的人无不惊叹其远超澡豆和皂角的清洁力。口耳相传之下,订单开始像雪片一样(虽然数量还很有限)通过各种隐秘渠道递进格物院。

格物院账面上,终于有了除那二十两启动资金之外的第一笔进项——虽然不多,却象征着自力更生的可能。李明月拿出其中一部分,立刻给大家发了第一笔“工资”。当铜钱实实在在地落入掌心时,小顺子、阿蛮、铁柱三人的手都在微微发抖。这是他们靠自己的双手,在这个等级森严的宫廷里,挣到的第一份有尊严的钱!归属感和忠诚度瞬间飙升。

然而,就在肥皂生产逐渐步入正轨,李明月开始将一部分精力转向下一个关键目标——硝石(KNO�6�1)时,真正的考验降临了。

萧珩的情报精准得令人心悸。

内务府总管高德海,那张油滑的脸上堆满了假笑,亲自带着几个膀大腰圆的太监,出现在了格物院破败的门口。他目光挑剔地扫过院内晾晒的肥皂、堆放的草木灰桶和熬油的土灶,最后落在闻讯走出来的李明月身上。

“明月殿下,老奴给您道喜来了。”高德海声音尖细,透着虚伪,“听闻殿下这格物院初具规模,肥皂更是深得娘娘们喜爱,陛下闻之亦是欣慰啊。”

李明月心中警铃大作,面上却不动声色:“高总管言重了,不过是小打小闹,做些粗苯之物,贴补用度罢了。不知总管今日前来,有何指教?”

“指教不敢当。”高德海脸上的笑容更深,也更冷了,“只是奉张阁老及户部几位大人的钧令,来提醒殿下一声。殿下开府建衙(指格物院),虽蒙圣恩,然这宫中之物,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皆是陛下所有,亦是国库所有。殿下所用这废弃库房地界、所耗柴薪、所取水源、乃至这院中草木灰……按例,皆需缴纳‘官物占用损耗费’与‘特许经营税赋’。”

他慢悠悠地从袖中掏出一卷盖着户部大印的文书副本,展开念道:“……占地三间库房,月缴占地费五十两;每日取水三缸,月缴水费十两;柴薪消耗,按市价折算,月缴三十两;采集宫苑草木灰,属取用官物,月缴特许费二十两;制皂售卖,属宫禁营商,月缴商税……嗯,按殿下目前规模,暂定月缴一百两吧。合计每月二百一十两,白银。”

每月二百一十两?!这数字如同一个晴天霹雳,狠狠砸在刚刚看到一点希望的格物院众人头上!他们累死累活一个月,肥皂才刚有点起色,扣掉成本,利润连这个“税费”的零头都够不上!这分明是明抢!是要把格物院活活勒死在摇篮里!

小顺子脸色煞白,铁柱捏紧了拳头,阿蛮眼中闪过一丝愤怒。赵嬷嬷气得浑身发抖:“高德海!你这是敲骨吸髓!这破地方,这柴火水灰,以前都是废物!你们何曾收过一文钱?!”

“赵嬷嬷,话可不能这么说。”高德海皮笑肉不笑,“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殿下开了格物院,用了官家的东西,做了买卖,这规矩自然就立起来了。张阁老说了,无规矩不成方圆,宫中用度,皆需有度,岂能因一人而废公法?这银子,殿下是现在交呢?还是老奴去回禀阁老,由阁老奏请陛下定夺?”

他搬出了张阁老和“祖宗规矩”这两座大山,字字句句都扣着“理法”,其用心之险恶,手段之狠毒,就是要用官面上的“合法”手段,卡断格物院的经济命脉,甚至借此向皇帝施压,坐实李明月“僭越”、“与民争利”(虽然只是在后宫小范围售卖)的罪名!

李明月的眼神瞬间冷了下来,如同淬了冰。她看着高德海那张写满算计的脸,心中怒火翻腾,但化学老师的理性让她强行压住了当场翻脸的冲动。硬顶?正中对方下怀,立刻就能扣上“抗旨”、“目无尊上”的帽子。

“高总管,张阁老和诸位大人真是……思虑周全。”李明月的声音平静得听不出一丝波澜,甚至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赞叹”,“这税费名目清晰,条理分明,本宫受教了。”

高德海一愣,没想到她会是这个反应。

“不过,”李明月话锋一转,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为难,“格物院草创,本宫那点微薄积蓄和肥皂所得,早已投入物料采购,实在是囊中羞涩。这二百一十两……数目不小,还请高总管宽限几日?容本宫筹措一二。”

高德海狐疑地打量着她,似乎在判断她是真的没钱还是在耍花样。最终,他认定李明月是在拖延时间,但也不好逼得太紧,免得落人口实。“殿下开口,老奴自然要给几分薄面。那就……宽限三日!三日之后,若见不到银子,老奴也只能公事公办,请旨定夺了!我们走!”他一甩拂尘,带着人趾高气扬地离开了。

人一走,压抑的气氛瞬间爆发。

“殿下!这…这如何是好?!二百一十两!就是把我们都卖了也凑不出啊!”小顺子急得快哭了。

铁柱一拳砸在旁边的木柱上,发出闷响,眼中满是屈辱和不甘。

阿蛮默默走到熬油的锅灶旁,拿起沉重的木勺,仿佛想用干活来发泄心中的愤懑。

赵嬷嬷和王嬷嬷也是愁容满面,唉声叹气。

“凑钱?为什么要凑钱给他们?”李明月的脸上非但没有绝望,反而浮现出一种被激怒后反而异常冷静、甚至带着点兴奋的奇异神采,如同被逼到墙角准备反击的猛兽。“他们不是要按规矩收钱吗?好,我就跟他们讲规矩!”

她大步走到充当临时办公桌的旧木桌前,拿起炭笔和一张稍大些的破纸,唰唰唰地画了起来。

“高德海不是列了清单吗?占地费、水费、柴火费、草木灰特许费、商税……”她一边画一边冷笑,“那我们就跟他算一笔更清楚的账!赵嬷嬷,王嬷嬷,你们回忆一下,自从我们搬进这破库房,为了修屋顶、糊窗户、清理垃圾、平整地面,我们自己掏腰包买了多少东西?粗麻布、油毡、米浆、木料、工具……这些钱,内务府给报了吗?这是不是该算‘场地修缮垫付款’?”

“还有!这库房废弃多年,屋顶漏水,墙体开裂,地面坑洼,根本不符合安全使用标准!我们入住是冒着生命危险的!这算不算‘高风险作业补偿’?或者‘精神损失费’?”

“最关键的!”李明月的炭笔重重地点在纸上,画出一个大大的叉,“他们提供的所谓‘初始物资’,棉布粗糙掉色,桌椅朽烂不堪,宣纸劣质得无法书写,二十两银子更是杯水车薪!与圣旨所列严重不符!这是典型的‘物资供应缺斤少两、以次充好’!按规矩,是不是该给我们赔偿?双倍赔偿!”

她思路清晰,语速飞快,一条条“反诉”和“索赔”理由脱口而出,听得众人目瞪口呆。这…这也能行?还能这么算?

“殿下…这…这能行吗?他们会认吗?”小顺子结结巴巴地问。

“他们当然不会认!”李明月斩钉截铁,“我压根没指望他们认!我就是要让他们知道,想用规矩卡我?我比他们更会‘讲规矩’!更会‘算账’!他们想收二百一十两?行啊,先把欠我的五百两场地修缮费、高风险补偿金和物资赔偿金结清了再说!这叫‘债务抵消’!”

“可是…他们若是不理,硬要收钱呢?”铁柱担忧地问。

“硬要收?”李明月眼中闪过一丝寒光,“那就闹!把官司打到父皇面前!让满朝文武都看看,他张阁老和高德海是怎么用‘祖宗规矩’巧立名目、盘剥一个刚刚起步、为朝廷改良军国利器(火药)的公主!看看父皇的脸往哪搁!看看天下人信不信他们的‘规矩’!”

她这番“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无赖”战术,虽然风险极高,却像一针强心剂,瞬间驱散了众人心头的绝望和恐惧。对啊!凭什么只能他们收钱?我们也能要债!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小顺子!”李明月立刻下令,“立刻按照我刚才说的几条,给我列一份详细的‘格物院受损情况及索赔清单’!数字往大了写!理由往充分了编!要看起来义正辞严,有理有据!”

“是!殿下!”小顺子精神一振,立刻扑到桌前,磨墨铺纸。

“嬷嬷,你们仔细回忆,把咱们花出去的每一文钱,买的东西,都尽量想起来!铁柱、阿蛮,你们也是!”

格物院瞬间从肥皂工坊变成了“战备指挥部”,所有人都投入到这场另类的“算账大战”中。

**然而,经济上的刁难只是明枪,技术上的封锁才是致命的暗箭。**

肥皂生产可以暂时顶住压力,但火药的核心——硝石(KNO�6�1)的获取,却陷入了真正的困境。萧珩的情报准确无误,西山废弃老矿深处确实有硝石矿脉,但问题远比想象中严峻。

李明月派铁柱以“采购石料”为名,跟随萧珩安排的可靠向导,偷偷去了一趟西山老矿。带回来的样品让李明月的心沉了下去。

矿石颜色驳杂,灰黑中夹杂着土黄和暗红,质地坚硬异常。更重要的是,其中含有大量的泥土、碎石、钙镁盐类(如石膏CaSO�6�2·2H�6�0O)等杂质,真正的硝石(硝酸钾)含量极低,且结晶细小,与泥土砂石紧密胶结在一起。

“殿下,那矿洞又深又窄,里面渗水,空气污浊,根本没法大规模开采。”铁柱灰头土脸,心有余悸地汇报,“向导说,就算能挖出来,也都是这种…这种烂石头!十车石头也未必能筛出一车有用的硝土!而且动静太大,很容易被发现!”

李明月捏着一块坚硬的矿石样本,眉头紧锁。古代土法制硝,通常需要收集富含硝酸盐的土壤(如老墙根土、厕所边土),经过反复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来提纯。但那需要大量的含硝土壤和漫长的时间,效率极低。而眼前这种原生硝石矿,杂质含量太高,物理分离(砸碎、筛选)的效率低得令人发指,而且无法去除那些可溶性的杂质盐类(如钙盐、镁盐)。这些杂质的存在,会严重降低火药的纯度和威力,甚至影响其稳定性!

“溶解…过滤…结晶…”李明月盯着矿石,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传统的土法提纯硝石,核心就是利用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特性(高温溶解多,低温结晶析出)。但这种方法,对于这种杂质含量高、特别是含有大量其他可溶性盐类的矿石,效果很差。因为钙盐(如氯化钙)、镁盐(如硫酸镁)的溶解度变化规律与硝酸钾不同,在降温结晶时,它们会与硝酸钾一起析出,形成混合晶体(称为“镁钙硝”),根本无法得到纯净的硝酸钾!

**问题核心:如何高效地、低成本地从这种高杂质硝石矿中,分离提纯出高纯度的硝酸钾(KNO�6�1)?**

实验室里可以用各种试剂进行化学除杂,但在这古代宫廷,她去哪里找纯碱(Na�6�0CO�6�1)、氯化钡(BaCl�6�0)这些化学试剂?成本和时间都是无法承受的。

格物院的气氛再次凝重起来。肥皂带来的短暂喜悦被硝石难题和高德海的勒索双重阴云笼罩。时间只剩下三天!

夜深人静,李明月独自在油灯下,对着矿石样本和一小碗从墙角刮下来的、品质同样低劣的老硝土发呆。她拿起萧珩最新送来的硫磺块——依旧是那种纯净得不可思议的淡金色晶体。这硫磺的纯度…太不正常了!古代土法炼硫,不可能达到这种纯度!这几乎是现代工业级别的精硫!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她的脑海:萧珩…他绝对有超越这个时代的提纯技术或来源!

但这念头只是一闪而过,当务之急是硝石!她强迫自己将注意力拉回眼前的难题。

“溶解度…温度…杂质…”她喃喃自语,大脑飞速运转,回忆着基础化学知识。“钙离子(Ca�0�5�6�2)、镁离子(Mg�0�5�6�2)…它们会干扰结晶…怎么除掉它们…除掉…”

突然,她目光扫过角落里那几个装着草木灰浸泡液(主要是碳酸钾K�6�0CO�6�1溶液)的大木桶!又猛地转向堆放在墙边、之前为了修补墙壁而买来的几块生石灰(氧化钙CaO)!

一个极其大胆、成本低廉、完全就地取材的方案,瞬间在她脑中成型!

“我真是灯下黑!”李明月猛地一拍桌子,兴奋得差点跳起来,“草木灰!生石灰!这不就是现成的除杂剂吗?!”

她的思路瞬间清晰:

1.**溶解矿石:**将粉碎的硝石矿石用热水浸泡,尽可能溶解其中的硝酸钾以及其他可溶性杂质(主要是钙盐、镁盐)。

2.**沉淀除杂(关键一步):**向溶解后的热溶液中,加入过量且廉价的**草木灰(提供碳酸根CO�6�1�0�5�6�3)**!碳酸根离子(CO�6�1�0�5�6�3)会与溶液中的钙离子(Ca�0�5�6�2)、镁离子(Mg�0�5�6�2)结合,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CaCO�6�1)和碳酸镁(MgCO�6�1)沉淀**!

*化学反应:

* Ca�0�5�6�2+ CO�6�1�0�5�6�3→ CaCO�6�1↓(白色沉淀)

* Mg�0�5�6�2+ CO�6�1�0�5�6�3→ MgCO�6�1↓(白色沉淀)

3.**过滤:**将沉淀物(碳酸钙、碳酸镁以及不溶的泥沙)过滤掉!此时溶液中的主要阳离子杂质(Ca�0�5�6�2、Mg�0�5�6�2)已被大幅去除,剩下的是硝酸钾(KNO�6�1)和少量的钠盐、钾盐(来自草木灰本身)。

4.**二次除杂(可选,精益求精):**如果担心草木灰引入的钾盐过多(影响最终纯度),或者溶液碱性太强(碳酸钾水解显碱性),可以在过滤掉碳酸盐沉淀后,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氧化钙CaO)溶液(即熟石灰Ca(OH)�6�0)**。熟石灰中的钙离子(Ca�0�5�6�2)会与溶液中残留的碳酸根(CO�6�1�0�5�6�3)结合,再次生成碳酸钙(CaCO�6�1)沉淀被过滤掉!同时,生石灰溶于水放热,还能帮助后续蒸发。

5.**蒸发结晶:**将除杂后的澄清溶液加热蒸发浓缩,然后降温结晶!由于主要干扰结晶的钙、镁离子已被去除,降温时析出的晶体将主要是纯净的硝酸钾(KNO�6�1)!

“完美!”李明月激动地握紧了拳头。整个流程只需要最基础的原料:水、草木灰(格物院有的是!)、生石灰(便宜易得!)、加热容器和过滤装置(可以自制!)。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效率却比传统的土法高出十倍不止!而且操作相对简单,完全可以让铁柱、阿蛮他们上手!

“酸碱反应!沉淀除杂!这才是化学的威力!”她眼中闪烁着科学家破解难题后的狂喜光芒。

她立刻冲到“员工宿舍”,将刚刚睡下的铁柱、阿蛮和小顺子都摇醒:“都起来!有活干了!大活!”

在三人睡眼惺忪又带着困惑的目光中,李明月拿起炭笔,在充当黑板的破门板上,飞快地画出了新的流程图,并用最直白的语言解释了每一步的原理和目标:

“铁柱,明天开始,你的捣灰大业暂停!新任务:给我把这堆破石头(硝石矿)砸成粉末!越细越好!”

“阿蛮,你的熬油锅也暂时歇歇!准备几口大陶缸和最大号的粗麻布滤袋!我们要煮石头汤!”

“小顺子!新的记录本准备好!这次要记:矿石重量、加水量、草木灰用量、沉淀生成量、过滤后溶液体积、生石灰用量、最后结晶重量!每一步都不能错!”

她指着流程图上“加草木灰”和“加生石灰”的关键节点,斩钉截铁地说:“我们的‘魔法厨房’,要开始煮一锅能炸翻天的‘石头汤’了!能不能搞到纯净的‘惊雷散’原料,就看这锅汤煮得好不好!”

“还有,”她目光转向窗外的沉沉夜色,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高德海想要二百一十两银子?让他等着!三天后,本宫送他一份‘大礼’!”

简陋的格物院作坊里,灯火再次亮起。这一次,不是为了温饱的肥皂,而是为了撕裂旧时代铁幕的、最原始的化学力量!草木灰的碱,生石灰的钙,与矿石中的杂质在陶缸里即将发生的碰撞,是李明月对这个腐朽规则发起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化学反击!

最新小说: 替身只想暴富?四个大佬求她回头 长夜回风 听闻从前你爱我 此一程 穿成恶雌后,她异能超强宠坏兽夫 五个兽夫嫌我胖?我撩他们死对头 皇帝老公是个啥 穿越成女侍卫 谢邀,人在综艺靠毛茸茸带飞躺赢 风舞南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