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宿舍铁门时,邢成义手里的不锈钢饭盒还残留着元宵的余温。地下室二层的走廊依旧昏暗,白炽灯在潮湿的墙面上投下晃动的光晕,将三人的影子拉得又长又扭曲。向佳乐突然指着地上蠕动的潮虫怪叫一声,霍文斌抬脚碾过去,嬉笑着调侃:“这是来欢迎咱们的元宵晚会观众。“
洗漱间的水龙头发出间歇性的滴答声,混合着此起彼伏的刷牙声。邢成义对着锈迹斑斑的镜子挤牙膏,发现镜面被水渍腐蚀出大片模糊的白斑。霍文斌哼着跑调的《卖汤圆》从身后经过,手里的塑料盆装满热水,溅起的水花在地面汇成细小的溪流。向佳乐举着手机探进来,屏幕上正播放着老家的元宵灯会直播,璀璨的烟花映亮他泛红的眼眶。
“你们那元宵节真热闹。“霍文斌用毛巾擦着头发走进宿舍,发梢滴落的水珠在水泥地上砸出深色圆点,“我们村就摆个供桌,煮点汤圆完事。“他踢掉拖鞋,整个人瘫在下铺,弹簧床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成义,你说北方人咋把饺子当元宵吃?那玩意儿能甜得起来?“
邢成义正铺床单,闻言笑出声:“我们家饺子包的是韭菜鸡蛋馅,再蘸醋吃,跟甜根本不沾边。“他抖开带着樟脑味的薄被,忽然想起什么似的从包里掏出个油纸包,“不过临走前我妈塞了袋冻饺子,明天给你们露一手。“向佳乐立刻从床上蹦下来,脑袋差点撞上吊灯:“真的?我还没吃过北方饺子!“
话题不知怎么转到了各自的家乡。霍文斌说起小时候在田里追野兔,裤腿沾满泥浆被母亲追着打;向佳乐则描述自家鱼塘在元宵夜亮起的星星点点的诱虫灯,像撒在水面的银河。邢成义靠在铁架床头,望着天花板蜿蜒的裂缝,说起父亲每年元宵都要带着他去广场猜灯谜,即便那些谜语他早就背得滚瓜烂熟。
夜深时,不知谁提议玩扑克牌。三张小马扎摆在过道中央,手机电筒当照明,三人围着简陋的牌桌厮杀起来。霍文斌耍赖藏牌被抓包,情急之下用枕头砸向向佳乐,却误打误撞打翻了邢成义放在窗台上的水杯。冰凉的水顺着墙面流下来,在地面汇成暗河,惊得角落里的潮虫四散奔逃。
突然,整栋楼陷入黑暗。停电的瞬间,向佳乐的尖叫混着霍文斌的笑声在狭小空间炸开。邢成义摸索着掏出手机打开手电筒,光束里浮动的尘埃清晰可见。霍文斌摸黑爬到上铺,不知从哪翻出半根蜡烛,火苗摇曳间,三人的影子在斑驳的墙面上跳起滑稽的舞蹈。
“讲鬼故事吧!“向佳乐缩在被子里,只露出一双发亮的眼睛。霍文斌清了清嗓子,压低声音说起他在酒店值夜班时,听见空荡的走廊传来拖沓的脚步声,却始终看不见人影。邢成义配合着用手机播放阴森的音效,蜡烛突然“噼啪“炸开火星,吓得向佳乐差点滚下床。
不知过了多久,蜡烛燃尽,黑暗重新笼罩房间。邢成义躺在上铺,听着下铺霍文斌逐渐均匀的鼾声,以及向佳乐小声哼唱的走调歌曲。远处传来隐约的车流声,透过地下室唯一的小窗,他看见一小片夜空,几颗星星在云层后若隐若现。这一晚,没有丰盛的团圆饭,没有绚烂的烟花,却在这简陋的地下室里,他第一次体会到,异乡的温暖,原来可以如此简单而珍贵。
清晨的闹钟依旧准时响起,邢成义迷迷糊糊地伸手关掉震动的手机,金属床架在他翻身时发出熟悉的吱呀声。地下室二层依旧弥漫着潮湿的霉味,透过小窗的微光里,尘埃在光束中缓缓浮动。霍文斌已经坐在下铺系鞋带,鞋底与地面摩擦发出沙沙声:“今天晚班,能多睡会儿就是舒坦。”
早餐时食堂飘着淡淡的油条香,邢成义端着白粥坐在角落,看着窗外梧桐树上跳跃的麻雀。向佳乐端着盛满包子的餐盘挤过来,嘴里含糊不清地说:“听说今天要来新人?也不知道能不能分到咱们传菜部。”霍文斌咬了口咸菜,挑眉笑道:“管他新人老人,能帮咱们分担点活儿就行。”
十点整,三人穿过酒店后门时,玻璃幕墙折射的阳光刺得人眯起眼。宴会厅已经开始布置午宴,水晶吊灯在调试灯光,叮叮当当的声响混着工作人员的交谈声。石瑶抱着平板电脑从转角匆匆走来,马尾辫随着步伐左右甩动:“都注意点,今天来的是老员工,黄主管特意安排的。”
换工装时,更衣室的储物柜此起彼伏地开合。邢成义扣上最后一颗纽扣,听见走廊传来沉稳的脚步声。黄子亮主管带着个身材高大的男人出现在门口,那人穿着洗得发白的工服,袖口处还留着淡淡的油渍,古铜色的脸上带着随和的笑。“这是黄胜群,以后就是你们的师傅。”黄子亮拍了拍男人的肩膀,“有不懂的尽管问,他在酒店干了八年传菜,闭着眼都能摸透后厨到包厢的路。”
黄胜群笑着上前,手掌厚实有力地握住邢成义的手:“叫我老黄就行。”他说话时带着浓重的方言口音,眼角的皱纹里藏着岁月的痕迹,“传菜这活儿看着简单,门道可多着呢。比如给VIP包厢上菜,托盘得斜着递,既不能挡客人视线,又得让人家一眼看清菜品......”
霍文斌凑过来,打趣道:“师傅,听说您能同时端六个热菜不洒汤?”老黄闻言哈哈大笑,露出两排被烟熏黄的牙齿:“那都是年轻时的事儿!不过,”他突然收住笑,认真道,“记住,端汤盘得用小臂抵住托盘边缘,重心放低,步子不能急......”
更衣室的电子钟跳到10:18,石瑶的催促声从对讲机里传来。老黄顺手接过邢成义手里的记事本,翻到夹着便签的那页:“今天金沙锦绣厅有重要宴请,先跟我熟悉下包厢路线。”他转身走向走廊,背影在光影交错中显得格外可靠,邢成义快步跟上,突然觉得,这个原本普通的晚班,似乎要变得不一样了。
转角处的相遇
上午10:40的酒店前厅鎏金吊灯璀璨如昼,大理石地面倒映着来往人影。黄胜群领着邢成义穿梭在回廊间,工装口袋里装着的便签纸随着步伐窸窣作响,上面密密麻麻记着每个包厢的特殊要求。“四季平安厅是老客,上菜前得先确认忌口;龙风情园的转盘声控灯容易接触不良,得提醒客人别大力摇晃......“他的声音低沉沙哑,每经过一个包厢,都会抬手轻叩雕花木门,向当班服务员介绍:“这是新来的小邢,以后多照应。“
当两人拐进通往金沙锦绣厅的长廊时,深褐色檀木门突然吱呀推开。暖黄色的灯光倾泻而出,裹挟着淡淡的檀香与红茶气息。一位扎着低马尾的女服务员端着空茶盘侧身而出,黑色制服裙摆扫过地面的波斯地毯,发间银色发卡随着动作轻轻晃动。
“黄师傅又带新人啦?“她笑着打招呼,目光落在邢成义泛红的耳尖上。听到“师傅“二字,女服务员的笑意更浓,眼尾弯成月牙:“哎呦,小徒弟看着怪腼腆的。“她将茶盘换到左手,右手摘下白手套,主动伸出手:“我叫苏晴,锦绣厅归我负责。以后给这间送菜,记得提前三分钟敲门,客人谈生意时最烦突然打扰。“
邢成义慌忙握住那只纤细却带着薄茧的手,触到对方掌心残留的温热。苏晴松开手时,从围裙口袋掏出颗薄荷糖递过来:“刚来别紧张,黄师傅教得仔细。“她转头冲黄胜群眨眨眼:“上次您教的端热砂锅姿势,现在我端着过桥米线跑百米都不带洒的!“
黄胜群笑着摇头,伸手拍了拍邢成义后背:“学着点,苏晴可是前厅出了名的'快手'。锦绣厅的客人挑剔得很,上次有位老板嫌汤勺摆放角度不对,全靠她三言两语化解了。“苏晴被夸得脸颊微红,正要开口,对讲机突然传来石瑶的催促声。
“得去准备午宴了。“苏晴将茶盘抱在胸前,后退半步行了个俏皮的屈膝礼,“小徒弟加油,下次请你吃客人剩下的拿破仑蛋糕!“她转身时,发梢扫过邢成义手背,留下若有若无的茉莉香。目送她的身影消失在走廊尽头,邢成义低头发现掌心还攥着那颗薄荷糖,糖纸在灯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
黄胜群意味深长地笑了笑,继续朝前走去:“记着,前厅后厨都得打好关系。苏晴看着活泼,其实最心细,锦绣厅的客人连餐具花纹都要挑......“他的声音渐渐模糊,邢成义却仍盯着走廊转角,那里似乎还残留着苏晴银铃般的笑声,混着空气中若隐若现的茶香,在金碧辉煌的酒店长廊里,悄然为这个清晨添上一抹生动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