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_全文免费无广告阅读 > 其他类型 > 职场小白的契约逆袭 > 第45章 第45章 绝地反击,破局之始

第45章 第45章 绝地反击,破局之始(1 / 1)

我盯着公告栏上被风吹得哗哗作响的政策文件,后槽牙抵着腮帮——那行“研发补贴最高覆盖项目投入40%”的黑体字,在路灯下亮得刺眼。

“王工,把项目能耗表发到我的邮箱。”我掏出手机时才发现掌心全是汗,屏幕亮光照出指尖的细微颤动,“另外,联系技术部把智能混凝土的实验数据调出来,按照政策里的‘绿色建材认证标准’重新归类。”

王工的眼镜片闪了闪,没说话,却把怀里的笔记本往胸口又紧抱了一下。

我知道他听懂了——那些被李经理压在档案室半年的实验报告,终于要重见天日了。

回办公室的路只有两百米,我走得比平时快了三倍。

路过茶水间时,保洁阿姨端着拖把出来,我差点撞上去:“对不起!”她抬头,我这才看见自己在玻璃幕墙上的影子——马尾散了半缕,衬衫第二颗纽扣扣错了位置,活像刚从工地逃出来的疯丫头。

可我对着影子笑了,因为我知道,此刻我眼里的光,比任何妆容都亮。

推开门的瞬间,电脑屏幕的蓝光刺得我眯起了眼。

键盘还留着下午写方案时的余温,我拽过椅子坐下,鼠标点击政务网政策页面的手在颤抖。

逐条比对时,我在“税收优惠覆盖研发周期”那行字下面画了一道粗线——李经理上个月还说项目前三年肯定亏损,现在这行字能把亏损期缩短一半。

咖啡杯空了三次,窗外的天空从墨蓝色变成鱼肚白时,我终于敲下了最后一个句号。

在打印纸“唰唰”吐出的声响中,我摸到后颈黏腻的汗水——昨晚加班到两点的记忆突然涌上心头,李经理捏着方案冷笑:“范总这么急着证明自己?当心步子太大扯着蛋。”

现在,我捏着这份比A4纸还厚的《政策匹配与项目升级可行性报告》,敲响了张总办公室的门。

“放在桌上。”他头也不抬,钢笔在文件上划得沙沙作响。

我把报告推过去时,瞥见他手边摆着李经理的方案——封皮是烫金的,比我的素白封皮贵三倍。

可当张总翻开第一页时,钢笔尖突然停住了。

他推了推金丝眼镜,指节抵着下巴翻页的速度越来越快,我听见他喉结滚动的声音,在寂静的办公室里格外清晰。

翻到“补贴覆盖测算表”那页时,他突然抬头:“这组数据是谁算的?”

“赵会计带着财务部通宵核算的。”我咽了咽唾沫,“她把前两年同类型项目的维修成本也加进去了,您看这里——”我指着表格第三列,“使用智能混凝土虽然初期要多花三千万,但十年维修能节省一个亿。”

张总的钢笔在桌上敲了两下,这是他思考时的习惯。

我盯着他眉心的川字纹,发现那道深沟竟松弛了一些。

“孙行长昨天还说这个项目风险太高。”他突然开口,声音却没了往日的冷硬,“你怎么确定政策能落实?”

“我联系了发改委的同学。”我从包里抽出一份聊天记录打印件,“新政策下周开宣讲会,他们主任说这次是‘带指标下拨’,只要项目符合标准,补贴三个月内到账。”

张总没接那份打印件,却把我的报告翻回封面,用钢笔在“范晓萱”三个字下面画了一道线。

“今晚七点,项目组开会。”他把报告推回来时,指尖扫过我的手背,“把升级方案做成PPT,要具体到每个模块的成本变动。”

我攥着报告转身时,听见他低低笑了一声:“小李昨天还说你只会撞南墙,现在看来……”他没说完,我也没回头——此刻我更想冲到技术部,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王工。

技术部的灯还亮着。

王工趴在桌上打盹,键盘边堆着三个空泡面桶。

我推了推他的肩膀,他猛地惊醒,眼镜滑到鼻尖:“范总?方案通过了?”

“张总让今晚开会。”我把报告拍在他电脑旁,“需要你把凤凰人工智能(Phoenix AI)的风险预测模型调出来,咱们得做个实时监测系统。”

他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得噼啪作响,屏幕蓝光映得他眼白通红:“上个月李经理说这个模型太贵,不让用。”他调出代码时,鼠标突然停住,“您看这里——我偷偷改了底层逻辑,把混凝土的自诊断数据加进去了。”

凌晨三点,监测系统第一次试运行。

王工的手悬在回车键上方,额角的汗滴在键盘上:“要是报错……”

“不会。”我按住他颤抖的手背,“你爸修屋顶时,不也得先敲敲瓦片吗?”

他笑了,按下回车。

屏幕上跳出的绿色进度条让我想起工地的指示灯——一格,两格,当“系统正常”四个大字跳出来时,王工的椅子“哐当”一声撞在墙上。

他扑过去截图,我盯着屏幕上滚动的风险预测数据,听见自己的心跳像打桩机一样。

第二天上午,前台电话转进来时,我正对着监测系统的测试报告发呆。

“范总,孙行长说要见您。”

孙行长的西装比上次更笔挺,金袖扣在阳光下晃眼。

他递来的名片上,“绿色金融事业部总经理”几个字烫着银边:“听说范总开发了监测系统?我们行有专项贷款,利率比市场低两个百分点。”

我接过他递来的茶,杯壁的热度透过骨瓷传来。

“孙行长的好意我心领了。”我抿了口茶,甜得发腻,“不过我们已经和城商行签了意向书,他们的补贴配套更灵活。”

他的笑容僵了半秒,很快又堆起来:“范总考虑得倒是周全。”他起身时,西装下摆带翻了茶杯,褐色茶渍在白衬衫上晕开,像块难看的补丁。

下午路过走廊时,我听见转角传来压低的说话声。

“她以为抓住政策就能上天?”李经理的声音像淬了冰,“今晚开会,我倒要问问她——智能混凝土的供应商资质,她查过吗?”

我脚步顿了顿,摸了摸口袋里的供应商审计报告——那是赵会计托在市场监管局的同学连夜调出来的。

走廊尽头的安全指示灯红得刺眼,我对着那抹红笑了笑,把报告往口袋里按了按。

今晚的会,该来的,都来吧。

会议室的百叶窗漏进几缕夕阳,把李经理的脸割成明暗两半。

他指尖敲着桌面,指节泛白——我数到第三下时,他终于开口了:“范总,我有个问题。“

投影仪的蓝光映得他镜片发亮,我能看见他瞳孔里跳动的算计。“智能混凝土的供应商,您确认过安全生产资质吗?“他抽出一沓文件拍在桌上,封皮印着“市场监管局处罚记录“,“上个月我让人查过,科远建材去年因为环保不达标被罚了二十万,这种黑户企业,范总打算用他们的材料?“

会议室静得能听见空调滴水声。

张总放下茶杯,杯底磕在木桌上的脆响让我后颈一绷——但我摸了摸西装内袋,那里装着赵会计凌晨三点发来的审计报告,纸张边缘还带着打印机的温热。

“李经理说得对,供应商资质确实是关键。“我站起来时,椅子在地上划出刺耳的声响。

我点开投影仪,屏幕上跳出科远建材的最新环评报告,“不过李经理查的是旧数据。“我指着报告末尾的红章,“上周五他们刚通过了绿色建材认证,这是市场监管局官网的备案截图。“

李经理的喉结动了动,手指无意识地抠着文件边缘。

我没给他反应时间,转身对王工点头:“演示监测系统。“

王工的手指在键盘上翻飞,屏幕切换成实时数据界面。“系统接入了供应商的生产监控。“我敲了敲投影屏,画面里出现科远建材的车间,机械臂正把混凝土浆料注入模具,“温度、湿度、添加剂比例——所有参数每三秒同步一次。“我转向李经理,“要不要亲自试试?“

他的脸瞬间涨成猪肝色。“我、我还有别的事——“

“李经理难得关心项目,机会难得。“张总突然开口,嘴角挂着似笑非笑的弧度。

李经理僵在原地,最后咬着牙走到台前,手指悬在触控屏上抖得像筛糠。

“点这里看历史违规记录。“我伸手虚引,他的指尖刚碰着屏幕,系统就弹出绿色对话框:“该企业近一年无行政处罚记录。“他慌忙划到下一页,监测曲线突然跳成红色,会议室响起刺耳的警报声。

“这是模拟极端情况。“王工赶紧解释,“如果温度超标,系统会自动切断供应商订单——“话没说完,李经理已经猛地缩回手,西装袖扣撞在桌角发出脆响。

“李经理手劲挺大。“不知谁小声说了句,会议室爆发出压抑的笑声。

李经理扯了扯领带,额角的汗顺着鬓角往下淌,他抓起椅子上的外套,撞翻了后排的保温杯:“我、我去趟洗手间。“门“砰“地撞上时,张总正慢条斯理地擦眼镜:“范总,继续。“

散会时,夕阳把玻璃幕墙染成血红色。

我收拾笔记本时,瞥见周秘书站在门口,黑色西装像团没有温度的影子。

他递来牛皮纸信封时,指尖沾着淡淡的松木香:“邹总说,这东西你该看看。“

信封封口处印着烫金的“绝密“,拆开的瞬间,一张照片滑出来——是李经理上周三深夜在咖啡馆的背影,对面坐着个穿灰风衣的男人,侧脸被阴影遮住,但我认得那枚翡翠袖扣——是上个月在行业论坛见过的陈董事,传闻他背后有国资背景。

照片背面写着一行小字:“清除计划“资金流向已锁定,建议谨慎接触陈系企业。

我捏着照片的手发颤,指甲在纸背压出月牙印——原来李经理不是敌人,只是枚棋子。

深夜十点,项目组会议室的灯还亮着。

王工揉着发红的眼睛,赵会计往每个人桌上塞热可可,杯壁凝着细密的水珠。

我站在投影幕布前,幕布上是项目进度条,红色的“90%“刺得人眼睛生疼。

“我们用了二十八天,把亏损期砍了一半。“我敲了敲幕布,“但李经理背后的人不会罢休,他们要的不是项目失败,是要我们......“我顿了顿,看着王工眼下的青黑,赵会计发梢沾着的咖啡渍,突然笑了,“是要我们认怂。“

王工把保温杯重重放在桌上:“认什么怂?

上周我改的那个模型,能再压缩百分之五的能耗!“

赵会计推了推眼镜:“财务部今晚通宵,把补贴申请材料再核对三遍!“

我望着他们发亮的眼睛,喉咙突然发紧。“我们已经走到了悬崖边。“我抓起记号笔,在进度条旁画了道向上的箭头,“但我不相信命运,只相信——“

“我们自己!“王工吼了一嗓子,所有人跟着喊起来。

掌声震得投影仪嗡嗡响,赵会计的热可可洒在桌布上,晕开一片温暖的棕。

散会时,我站在落地窗前。

城市的灯火像撒了把碎钻,远处传来零点的钟声。

口袋里的密信硌着大腿,陈董事的翡翠袖扣在记忆里闪着冷光——但此刻,我听见身后此起彼伏的键盘声,王工哼着跑调的《海阔天空》,赵会计在给家里发消息:“今天也很棒哦。“

风从窗缝钻进来,掀起桌上的方案纸。

我弯腰去捡,瞥见最上面一页写着“最终版“三个大字。

墨迹未干,在灯光下泛着温柔的黑。

明天,会是更难的一仗。但我知道,我们已经准备好了。

最新小说: 每个不同的我 向光的雨后 随心杂谈 我的过往qwq 黑海方舟 这什么啥 她们问出路 梦中吟 游历诸天的妖怪之主 二十八年有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