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_全文免费无广告阅读 > 其他类型 > 职场小白的契约逆袭 > 第53章 第53章 棋逢对手,智斗布局

第53章 第53章 棋逢对手,智斗布局(1 / 1)

我盯着手机屏幕上“纪委那边收到了”的消息,指腹在防狼警报器的凸起按钮上反复摩挲。

刘局长那句“知道得太多未必是好事”像根细针,扎得后颈发紧——他这是在警告我别碰他的利益蛋糕,可B区的老旧排水系统改造项目拖了三个月,再等下去雨季一来,整个片区的居民楼都得泡在臭水里。

指尖在通讯录里划拉到“杨明远议员”的名字时,突然想起上周在行业论坛上,他拍着展板质问“你们的环保数据敢不敢实时公开”的模样。

这位出了名的“刺头”最恨形式主义,可也最护着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或许,能用环保议题当钥匙,把他的关注点引到项目的民生价值上来。

“是杨议员的秘书吗?”我按下通话键时,特意把办公室门锁拧了两圈,“我是汇通建设的项目负责人范晓萱。想请议员明天上午十点参观我们在郊区的生态排水试点工地,现场有一套凤凰人工智能监测系统,能实时显示排放数据……”

电话那头沉默了三秒,我听见纸张翻动的沙沙声:“范经理,杨议员对企业演示向来谨慎。”

“所以我们准备了三个监测点的历史数据U盘。”我从抽屉里抽出提前备好的银色优盘,指甲盖在“B区试点”的标签上掐出月牙印,“如果议员觉得有问题,随时可以联系第三方机构复检。”

秘书的呼吸声突然重了些:“十点,工地南门见。”

挂了电话,我对着窗玻璃理了理工牌。

倒影里的人眼尾泛红,倒像是被斗志烧的。

第二天清晨的工地带着湿冷的潮气,我蹲在监测设备前调试参数时,工装裤膝盖处沾了块泥点。

远处传来轿车鸣笛,抬头正看见黑色奥迪缓缓驶进大门——杨议员穿件洗得发白的蓝衬衫,下车时特意避开了地上的水洼,目光却直勾勾盯着立在工地中央的银色监测塔。

“范经理。”他走到我面前时,我闻到了淡淡的檀香味,“听说你们这套系统能预警?”

“是的。”我按下操作屏的启动键,塔尖的摄像头缓缓转动,“它会同步监测雨水径流的重金属、悬浮物和pH值,超标0.5个单位就会……”

“叮——”

警报声突然炸响,我后颈的汗毛瞬间竖起来。

杨议员的眉毛猛地一挑,我顺着他的视线看向屏幕,心跳差点停了半拍——化学需氧量(COD)指数显示128毫克/升,远超一级A标准的50毫克/升。

“怎么回事?”他的声音沉下来,手指叩了叩监测塔的金属外壳,“你们昨天不是说数据稳定?”

我额角冒出汗,快步绕到设备后方。

电源线接口处沾着泥,插销歪了半寸——有人动过手脚。

余光瞥见不远处的水泥堆,马主任的助理小王正低头玩手机,鞋尖蹭着地上的石子。

“杨议员,这是人为干扰。”我扯下外套裹住设备接口,掏出备用电源线重新插接,“监测塔的防篡改设计需要三分钟自检。”我刻意提高音量,“不过正好可以演示系统的纠错功能——如果数据异常,它会自动标记并同步给市生态局后台。”

屏幕闪烁两下,化学需氧量(COD)指数骤降到27毫克/升。

杨议员掏出手机扫了扫屏幕上的二维码,手机立刻弹出市生态局的实时数据页面,时间、数值、定位精确到秒。

他盯着手机屏看了足有一分钟,喉结动了动:“这套系统,能装到B区吗?”

“已经在做适配方案。”我从文件袋里抽出绿色封皮的白皮书,“这是我们的绿色供应链评估报告,从建材采购到施工扬尘,每个环节都有碳足迹追踪。另外……”我顿了顿,“公司董事会已经通过决议,未来三年将提取5%的项目利润用于B区的河道生态修复。”

杨议员的手指在白皮书封面上轻轻摩挲,我看见他眼镜片后的目光软了下来:“范经理,你比我想象中更在意这个项目。”

“因为住在B区的王奶奶上周给我打过电话。”我想起那天接的那个带着浓重方言的来电,“她说孙子的小三轮停在楼道里,一下雨就漂得到处跑。”

他突然笑了,眼角的皱纹堆成沟壑:“下午三点,我去市发改委开协调会。”说着把白皮书收进公文包,“有些话,当面说比书面报告管用。”

奥迪车驶离工地时,我摸出手机看时间——十点四十一分,比预计的参观时间多了十七分钟。

这十七分钟足够让杨议员记住,汇通不是只盯着政绩的开发商,而是真的在替老百姓扫水洼的实干派。

回公司的电梯里,我对着镜面门整理头发。

反光里,十八楼的按钮突然亮了——那是高层办公室的楼层。

马主任的身影从转角处闪出来,他手里攥着一沓文件,看见我时眼皮跳了跳,指尖快速把文件往身后藏了藏。

电梯“叮”地一声开了,我迈出脚步时,闻到他身上飘来熟悉的檀香味——和杨议员的不一样,是更浓的沉水香,像极了上周在刘局长办公室闻到的味道。

“范经理今天挺忙啊。”他扯了扯领带,喉结上下滚动,“我刚给张总送了份……项目风险评估报告。”

我盯着他发红的耳尖,突然想起前台小刘昨天说的:“马主任这两天总在打印室待着,打印机都快被他戳坏了。”

“辛苦马主任了。”我笑了笑,转身往办公室走,高跟鞋在大理石地面敲出清脆的响,“就是不知道他这份报告里,有没有提到B区居民的小三轮?”

背后传来文件纸页摩擦的沙沙声,我没回头。

阳光透过玻璃幕墙照在脸上,暖得有些发烫——但我知道,更热的仗,才刚刚开始。

我刚推开办公室门,手机在口袋里震得发烫。

解锁屏幕,是前台小刘发来的语音:“范姐,马主任十分钟前抱着牛皮纸袋冲进张总办公室了,那袋子鼓得像塞了半本《资本论》,他出门时耳尖红得能滴血。“

手指捏着手机壳边缘,我想起电梯里他藏文件的动作——果然是这招。

上周例会张总说“谁能推动B区项目落地就提副总“,马主任在茶水间摔了三个马克杯的动静,保洁阿姨都跟我学过三遍。

鼠标点击邮箱,果然躺着张总助理的会议通知:“请范经理11:30到第三会议室,全体中层参会。“我对着电脑屏幕扯了扯嘴角——他倒急着要当众撕我面皮。

第三会议室的投影仪亮得刺眼,我把U盘插进去时,马主任正端着茶杯跟财务总监套近乎,见我进来,茶杯底“咔“地磕在桌面上。

“各位,今天临时会议是因为有人举报。“张总推了推眼镜,把牛皮纸袋推到桌面中央,“关于范经理擅自接触外部势力,可能损害公司利益。“

我注意到马主任的脚尖在桌下轻轻点地,频率跟他当年在酒局上灌我红酒时一模一样——他紧张了。

“张总,我这儿也有份材料。“我按下播放键,会议室音响里传出我的声音,是上周五行业晚宴的发言录音,“汇通建设的每一步决策,都以公司战略为纲领。

就像B区项目,我们接触杨议员,是为了更精准对接民生需求,这是上周例会上您亲自批准的'民生公关方案'里的重点。“

录音里传来张总的笑声:“小范说得对,我们要做有温度的企业。“

马主任的手指“啪“地捏碎了一次性纸杯,褐色茶水顺着指缝往下淌。

他猛地站起来,椅子在地面划出刺耳的声响:“这、这是断章取义!“

“断章吗?“我调出录音时间轴,“从您提议'应该和政府保持距离',到张总拍板'特批范晓萱直接对接民生代表',全程72分钟。

需要我播完吗?“

财务总监推了推眼镜:“马主任,你这份举报信里的'擅自',好像和会议纪要对不上啊。“

马主任的脸从红转白,又从白涨成猪肝色。

他抓起桌上的文件袋,转身时撞翻了椅子,“哐当“一声响得整个楼层都能听见。

张总皱着眉看他背影消失在门口,转头冲我点头:“小范,继续推进项目。“

我收拾U盘时,掌心沁出薄汗——这招“以彼之道“,我在办公室熬了三个通宵整理会议录音,就等他这封举报信。

下班时,刘局长的秘书陈林打来电话:“范经理,局长说今晚八点,老地方茶楼见。“他语气里带着点得意,像猫玩够了老鼠才肯下口。

老地方是间藏在巷子里的青砖茶楼,我推开门时,刘局长正翘着二郎腿拨弄茶海,面前摆着个雕着蝙蝠的红木盒子——他最爱这种“福在眼前“的俗物。

“范经理最近挺能折腾啊。“他端起茶盏,茶烟模糊了他的眉眼,“杨议员都替你们说话了,审批是不是该......“

“刘局长,我这儿有份市场调研报告。“我把文件夹推过去,“B区项目若能在年底前落地,预计带动区域GDP增长0.3%,创造1200个就业岗位。“我指着数据图表,“您看,施工队大多招本地农民工,建材采购80%来自区内企业——这政绩,可比......“我扫了眼那个红木盒子,“比其他东西实在多了。“

他的手指在文件夹上顿了顿,茶盏放回桌面时碰出清脆的响:“范经理倒是会算账。“

“都是替局长算的。“我站起身,“如果没问题,明天我让陈秘书把批文模板送过来。“

走出茶楼时,晚风卷着槐花香扑在脸上。

我摸出手机看时间,八点十七分——比预计的“谈判“时间少了十三分钟。

刘局长刚才摸文件夹边缘的动作,和我爸当年看彩票开奖时一模一样——他心动了。

回到办公室时,桌上摆着个银色U盘,附了张便签:“周秘书送来的,说是重要文件。“字迹是邹逸的私人秘书小周的,我认得她的连笔字。

插入电脑,输入他教我的十六位密码,屏幕跳出一行字:“别让他们牵着鼻子走,我在等你下一步行动。“后面跟着串航班号,CA1286,11月15日从纽约起飞——那是他常坐的航班。

我盯着航班号看了会儿,抽出抽屉里的策略本,钢笔尖在“项目推进计划“后重重画了道线。

窗外的霓虹灯透过百叶窗洒在纸页上,把“主导者“三个字照得发亮。

键盘敲击声在空荡的办公室里回响,我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清晰——邹逸要回来了,而我,得让他看见,那个曾经被警告“知道太多“的职场小白,已经能独当一面。

最新小说: 40岁以前 彼岸之瞳 趣味故事诗集精选 亲历诡故事 昏睡与夏天交织 稀奇事 云之天空 山海摸鱼 我在民俗禁忌游戏里封神 空白的唠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