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一号会议室门口,指尖抵着冰凉的金属门把,掌心的汗洇湿了会议资料的边角。
昨夜整理到凌晨三点的项目报告就夹在臂弯里,纸张摩擦声像极了心跳——咚,咚,咚。
门内传来郑主管的笑声,混着几个生面孔的附和。
我深吸一口气推门,目光扫过椭圆形会议桌时,后颈猛地窜起寒意。
郑主管坐在林副总右手边,正把一叠文件推给邻座的张经理,余光瞥见我,嘴角挑得更高:“范助理来得正好,我们刚在说上次你负责的社区调研,数据量挺大啊?”
林副总摘下眼镜擦拭,镜片反着冷光:“小范,坐。”他的声音像浸了冰水,我坐下时椅子腿刮过地面,刺啦一声,惊得方秘书笔下的会议记录洇开个墨点。
“既然人齐了。”郑主管翻开自己的文件夹,封皮是醒目的烫金“中层候选方案”,“我先提个新方向——把社区服务项目从‘精准帮扶’改成‘集中宣传’。”他推了推金丝眼镜,“毕竟现在是流量时代,范助理上次跑断腿收的问卷,不如找网红拍两条视频来得实在。”
会议室里响起零星的应和。
我盯着他指节泛白的手——那叠“匿名邮件模板”的碎纸片还在我抽屉里压着,此刻正隔着西装布料硌得我心口发疼。
指甲掐进掌心,疼意让脑子清醒些:“郑主管说的流量,是指上周被曝数据造假的‘社区之星’账号?”
他的钢笔“啪”地掉在桌上。
林副总的目光扫过来,我感觉后脊梁浸在冰水里。
昨夜邹逸教我的“职场风评”规则突然浮上来——林副总最恨数据掺水,而郑主管的“集中宣传”方案,合作方正是那家被通报的MCN机构。
“范助理这是查我底?”郑主管扯了扯领带,喉结上下滚动,“年轻人总爱揪着细枝末节......”
“不是细枝末节。”我翻开自己的报告,指尖停在“合作方信誉度”那页,“MCN机构三个月内被投诉六次,其中四次涉及虚假宣传。”太阳穴开始突突跳,契约能力启动时的钝痛从后颈漫上来,但我盯着郑主管煞白的脸,突然尝到了点甜——就像丁师傅塞给我的月饼,甜得发腻却踏实。
林副总探身拿过我的报告,方秘书立刻凑过去。
郑主管的钢笔在桌面滚了两圈,撞在他的保温杯上,“当啷”一声。
我听见张经理小声说“原来如此”,行政部王姐冲我竖了竖大拇指——她女儿上周刚被那家机构骗去拍“爱心帮扶”视频,结果连盒饭都没发。
中场休息时,会议室的门被推开条缝。
邹逸的身影裹着走廊的光挤进来,手里的咖啡杯腾着热气。
他走到我身边,杯壁贴住我发凉的手背:“加了双倍糖。”声音轻得像怕惊着谁,可所有人的目光都刷地扫过来。
我抬头看他。
他西装袖口的袖扣闪着光,是昨夜在郑主管办公室时扯过的那枚。
“别理他们。”他的拇指在我手背上轻轻按了按,像在按一个即将绷断的琴弦,“你做得很好。”
咖啡的甜香漫进鼻腔,压过了会议室里残留的茶渍味。
我捧着杯子喝了一口,烫得舌尖发麻——这才是活着的感觉,疼着,却清醒。
再开会时,我把自己的方案推到会议桌中央:“我建议和郑主管的团队合作。”所有人都抬头,包括正盯着手机的林副总。
“社区调研的数据由我这边整理,宣传方案由郑主管团队负责。”我望着郑主管抽搐的嘴角,“毕竟要做出成绩,总得多方配合。”
他张了张嘴,最后挤出个比哭还难看的笑:“范助理……高见。”
散会时,我落在最后收文件。
余光瞥见郑主管快步往消防通道走,手机贴在耳边:“萧记者?我这有新料......”他突然回头,撞见我的目光,脸色骤变,匆匆挂了电话。
消防通道的门在他身后关上,门缝里漏出的风掀起我脚边的一张纸——是张记者证复印件,“萧明”两个字被踩出个鞋印。
我捏紧手里的咖啡杯,杯底的余温已经凉透。
(下一章预告:消防通道的门后藏着什么?
萧记者的“新料”又指向谁?
范晓萱的跟踪,将揭开怎样的秘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