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风波未息:暗箭难防(1 / 1)

后颈的钝痛像根细针,一下下扎着枕骨。

我贴着消防通道的墙,指甲几乎要把邹逸给的文件夹捏出褶皱。

郑主管的声音透过门缝钻进来,带着惯常的阴鸷:“李总您看,这是她上周让财务改的三份报表,比对原始数据差了整整二十万......”U盘在他指节间转得飞快,金属外壳擦过桌面发出刺啦声。

“晓萱?”身后突然响起脚步声,我猛地转身,撞翻了墙角的清洁工具车。

扫帚“哐当”砸在地上,门内的说话声戛然而止。

我弯腰捡扫帚时,瞥见郑主管从门缝里探出半张脸,镜片后的眼睛像淬了毒的针。

那晚我翻来覆去睡不着。

床头的台灯照得天花板发白,手机屏幕上是邹逸凌晨两点发来的消息:“需要我查郑明远的资金流水吗?”我盯着“郑明远”三个字——原来郑主管叫这名,听起来倒像个教书先生,可使起手段比谁都狠。

第二天晨会,我盯着郑主管油光水滑的分头,看他端着马克杯晃到我旁边:“范主管昨晚没睡好?眼下都青了。”他压低声音,“听说李副总今早要调阅项目财务明细,有些数啊,经不起细查。”

我捏着会议纪要的手青筋直跳,突然想起丁师傅今早倒垃圾时撞了我一下,塞给我张皱巴巴的收据——地下车库B3区,上周三晚十点,郑主管的车牌号XX888停了两小时,旁边车位是《星闻周刊》的采访车。

午休时我溜去后勤室,丁师傅正蹲在地上修空调,见我进来,用油腻的手背抹了把汗:“那个萧记者我认识,专门写黑稿的。上周三我巡楼,瞅见郑主管塞给人家个牛皮纸袋,封条上印着‘项目机密’。”他从工具箱底下摸出张模糊的照片,是郑主管和萧记者勾肩搭背的侧影,背景里《星闻周刊》的车标清晰可见。

后颈又开始发胀,我闭着眼把照片和收据在脑子里过了三遍——郑明远这是要联合媒体搞舆论战,先黑项目数据,再坐实我“数据造假”的传闻。

等林副总对我彻底失望,他就能顺理成章接走项目。

可他没算到茶水间的隔音这么差。

周四下午我接水时,听见行政部小王跟前台小刘咬耳朵:“你们说范主管和那个总是什么关系?上周还看见他送她回公司呢。”小刘压低声音:“我表姐在财务,说她改的报表有问题......”

玻璃杯在我手里发烫,我数着瓷砖缝深呼吸——不能慌,越慌越中套。

晚上加班时,我把邹逸给的物业联系方式全输进电脑,对着屏幕逐家核对社区人流量。

契约能力翻涌时,太阳穴突突跳,但那些数据像活了似的,在眼前排成发亮的线:3个合作物业的社区,老年人口占比65%,正好契合我们“适老化社区服务”的项目核心。

转机出现在周五晨会上。

林副总刚走进会议室,邹逸竟跟着推门进来。

他穿着深灰西装,袖扣在晨光里闪了闪:“林总,听说范主管的项目要提前审核?我作为外部投资顾问,想参与旁听。”

会议室里抽气声此起彼伏。

林副总眉尾一挑:“邹先生倒是关心我们的项目。”邹逸朝我这边看了眼,唇角轻勾:“毕竟这项目要是成了,我旗下商场的社区服务板块能直接复制。”

散会后,郑主管的马克杯“砰”地砸在桌上,咖啡溅在他刚印的项目计划书上。

我抱着笔记本经过他工位,听见他对着手机低吼:“不是说萧记者的稿子今天发吗?”

接下来三天,我把社区调研数据和物业合作方案做成动态看板。

当我在例会上点开投影时,林副总往前倾了倾身子——看板上,3个合作社区的意向签约率从40%跳到75%,适老化服务试点的民意支持率红得扎眼。

“范主管。”散会时方秘书叫住我,她平时冷白的脸这会儿泛着不自然的红,“林副总说,项目初步规划明天上午十点审核,让你准备好所有材料。”

我接过她递来的通知,纸张边缘被她捏得发皱。

走廊的风掀起文件页,我看见最后一行日期——比原定时间提前了整整一周。

电梯间的镜面映出我发白的嘴唇,后颈的钝痛又开始冒头。

郑明远,你到底还藏着什么?

最新小说: 空白的唠叨 从斗罗开始的调律者生活 当熵减之时 祸世妖妃倾天下 致后来年少 柯南之不小心进入酒厂怎么办 重生后我成了全家的混世魔王 奇妙的考研之旅 我只有初恋 四月潇潇随笔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