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圣寿万安寺。
【注:元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六月三十日,大圣寿万安寺在雷雨中遭受雷火袭击,仅白塔、东西二影堂幸免。】
明朝时期,寺庙修复,改称妙应寺。
寺中,关押着谢翠兰(谢再兴次女,徐达之妻)、蓝玉姐弟(常遇春之妻,小舅子)、李善长、刘基(字伯温)、朱文正之母、谢翠英(谢再兴长女,朱文正之妻)、李贞(李文忠之父,朱元璋姐夫)、甄媛媛(李文忠之妻,李景隆之母)等人。
朱文正之母,朱元璋大嫂,大明南昌王妃。
李善长,李祺之父,大明临安长公主朱镜静公公。
万安寺对面的茶馆,二楼。
李文忠道,“此事皆因蓝玉一人而起。”
“听闻近日以来,高丽使团入京,想必这位权良娣就是蒙元皇帝册封给他儿子(即元太子)的姬妾。”
朱重九道,“那后来呢?”
“事发当晚,蓝玉趁着醉酒,摸进驿馆那权良娣房内,岂料权良娣宁死不从,当场自尽身亡。”
“听闻此事闹得太大,蒙元皇帝大为震怒,元廷和高丽双方断断不肯善罢甘休。”
朱重九道,“可万安寺有重兵把守,想要救人谈何容易。”
众人叹气。
救,当然要救。
众人心知,此次营救行动艰难险阻,困难重重,必定是九死一生。
李文忠道,“小舅父,咱们不能再这样坐以待毙下去了。”
李文忠抬手,众人纷纷都把耳朵凑近。
皇宫中,兴圣宫。
寝殿内,奇贵妃对身侧的侍女道,“权妩这侄女终究还是她福薄命浅!”
言外之意就是,不中用啊!
汝阳王府,丽晗院。
权妩哭的那叫一个梨花带雨,我见犹怜。
“敏敏妹妹,你说我这侄女刚来大都,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我还没有尽当姑姑的义务,带着她去更多的地方,看更多的风景,吃更多的美食,谁承想她怎么就惨遭这样的毒手了呢?”
“阿妩姐姐,你莫要哭了,哭坏了身子,可怎么好,斯人已去,还望早日节哀。”
人生,本就充满了遗憾。
但,更多的是来不及。
棠华院。
汝阳王妃对怀中撒娇的长女娜佛雅(王保保之母,李嫣婆母)道,“佛儿,你去知会嫣儿一声,权妃她说到底毕竟也是汝阳王府的侧妃不是,最近一段时日让嫣儿她多费点心问问权妃有什么需要的尽管往她屋里送,权妃侄女的事情上,咱们王府每人多出一点帛金,全当是尽点心意罢了。”
是啊,生者不能为逝者多做些什么事情,因为做得再多,也只是徒劳。
只是尽其所能安抚逝者家眷。
只为让自己的心中好过一些,便罢!
做人呢,只求做人做事全然无愧于心。
王府,后花园。
我独自一人单手托腮坐在池塘边痴痴发呆。
不时,望向天空的飞鸟。
还有,湖中的鱼群。
所以,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王保保见状,上前双手将我打横抱起。
王保保望向我道,“阿嫣,池塘风大,小心落水。”
我也望向王保保笑道,“阿库,你居然还记得我最怕水的事情啊!”
“我记得,我一直记得,从未忘记。”
是的,王保保一直将李嫣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件事和所有喜好都牢牢的放在心上,记在心上。
哪怕是李嫣她自己忘怀,王保保他一刻都不敢忘怀。
也不曾忘怀。
“伯也台·库库特穆尔,你听好,我李嫣本名乃马真·娜仁想跟你王保保去更多的地方,看更多的风景,吃更多的美食。”
“好啊,随时奉陪。”
“因为我怕来不及……”
“乖,阿嫣,咱们不说那种话。”
“为什么?”
“阿嫣,我不想听你说那些不好的话,因为我想和你拥有一个未来。”
遂,我便挽住库库特穆尔(王保保)的脖子,趴在他的耳边轻声低语道。
“库库哥哥,那你晚上想在哪睡啊?”
“王保保,我的意思是说,是我去你那住还是你过来我这边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