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鉴赏:览二(1 / 1)

继续看《吕》。

《慎大览》:《吕》引用《周书》曰:【若临深渊,若履薄冰】。当一个人厉害之后,会有这种感觉,为什么呢?超标的厉害,必定是以牺牲了他人的某些利益为前提的,这样的话,会招致许多人的小小的怨恨,或者就是怨恨。时刻感到害怕,警惕,反倒能证明自己能明察,哈哈!既然明察,给自己搞得那么厉害干嘛呢?厉害的人,即便有也说自己没有,怎么会虚荣,自己没有也说自己有呢?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说得就是小心谨慎。当然啦,对于我这样的,大胆一点可以,毕竟太猥琐了,要用莽撞调和一下啦!

人不到一定程度,看不穿别人的内心。有的时候,我们自己做错了事,是害怕别人批评指正的,别人给批评指正,自己会迁怒于人。这是不是很值得自己反思呢?第一,如果自己都知道这是一件不太妥当的事,干嘛要做呢?既然做了,自然要承担后果,别人好心帮你,至少不该生气。至于躲避,是的,你实在要做,何必让别人知道呢?但是……桀为了震慑谏臣,杀一儆百,你是想要成为桀这样的人么?所以,如果自己都明白这是一件错事,那就不要做了好吧!【桀愈自贤,矜过善非】,如果这样粉饰,而不听从别人的意见,人肯定是要越走越跑偏的,尤其是还没有判断能力的时候。所以,咱还是老老实实听取(不是言听计从,要有自己的判断)意见,三思后行。

当没有人给你建议,或者不敢给你建议的时候,你其实很危险。不能是本分,可能照顾不到,不敢就更加可怕了,别人有建议的时候也不敢和你说,真的就静音模式了。而且在静音模式里,你的世界会多出其他声音填补,那就是你喜欢的话,也是——谗佞。你的大脑就要更加混乱了。

封侯,和那个粒子群算法里的,局部最优解暂存是不是很像啊!唔!喜欢什么,推崇什么,就给什么建立指标,歌功颂德,这不就是在调整计算适应度的权值么?只是粒子不会作弊,而人就不一样了。唔!看来只是模式上很像而已。

铸剑为犁,为什么从来都不能一劳永逸,那很简单,你消灭不掉铁元素啊!哈哈哈!决心可以表的,但是能坚持多久,这东西不是人类能考虑的事啊!

【故周明堂外户不闭,示天下不藏也。唯不藏也,可以守至藏】。明堂,就是不关门的,透明,才能守住最重要的宝藏。哈哈哈!明堂在后面还有许多意思,就解释不清了,不提。

山无棱,天地合,【昼见星而天雨血】,都不值得惊讶,什么值得惊讶呢?一个国家的子民居然不孝敬父亲,不论孝悌之义,给哈哈哈!这个说法还是很有趣的。

【江河之大也,不过三日。飘风暴雨,日中不须臾】,攻打别国,虽然胜利,实为不义之举,赵国国君能考虑到这一点而忧虑,那么赵国势必是要兴盛了啊!【夫忧所以为昌也,而喜所以为亡也】,同《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取胜不难,难在保持胜果。推演来看,都是一个道理,所以我的战术是,如果还没想好如何保持胜果,或者根本不需要什么胜果,那就不要去取胜,不要为了证明自己,或者痛快一下,而做一些无意义的争取。【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墨子为守攻,公输般服,而不肯以兵加。善持胜者,以术强弱。】全文摘抄赏析,写得很棒。有贤能的人,不以自己的本事闻名于天下,却可以左右事物的成败多少,这才是真人。

我很喜欢这样的句式,很工整的说理。【利不可两,忠不可兼。不去小利,则大利不得;不去小忠,则大忠不至。故小利,大利之残也;小忠,大忠之贼也】。说得很明白,虽然是文言文。总结了全文,唔!怪不得当时高考的时候,语文作文就要这么写,确实好啊!原来是从好久以前,优秀的古典著作就这样写了。

小忠,那就是给予主公喜爱的事物,可是这样反倒妨碍了主公的发展。小忠阻碍了大忠。小的利益会亏损大的利益,虽然不总是如此,但是……特别想做一件事,就会耽误许多事的发挥,最后整体表现变差,什么也没做成,可惜了。

你总喜欢傲视群雄,哈哈哈!且不说傲视这东西没有用,有用,别人不可以再傲视回来吗!这可真的算是礼尚往来,也是真的毛用没有。

礼贤下士并不是以德报怨,这不是一个概念。这里不涉及怨恨,怎么不能动用道德呢?

如果保持谦虚,纵然许多事做不到,可许多事还是可以完美做到的。嘻嘻。

贤才的需求自然是不多的,但是你未必能遇到,退而求其次,有才能的人的需求很多,但是他也能给你制造许多东西啊!再次,平平常常,没有能力也没有欲望,这是一个比较平淡的状态,倒也不是很差。最差的就是,没本事,却总是有需求,这样的生活,是最闹心的。

日行一善,不是为了确切的回报,是为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回报啊!这个不确定,有的时候真救命。其实人是不能拥有什么的,最多是有实物的支配权,在自己能支配得比较多的时候,多去帮助别人,或许,会被帮助吧!

【说之不听也,任不独在所说,亦在说者】。这就是情商不够,劝说不到位呗。要引导被劝说者,让他觉着一切都是他自己的想法,这样他就会坚定地将你的建议执行。在这过程中,要不露痕迹,不体现自己的功劳,这很难啊!掌控全局的人,一般都会在暗处观察,而不是在明处成为众矢之的。

别人没有做,不代表其没有想法。

冬天穿上冷,夏天穿上热,但是人们离不开它!它就是铠甲。推论一下,如果一个人有才能,即便也让人冬天寒冷,夏天炎热,大家还是会去与他交朋友。所谓能力,不是天花乱坠,而是你有本事,让别人愿意帮助你,愿意听你说。

我突然发现,山海经里面许多奇奇怪怪的野兽,应该是存在过的,什么前腿短后腿长的,有些恐龙就这样的。这么一想,是空穴来风(古义)哦!奇怪的野兽并没有抱怨,而是采取一些策略来弥补构造上的不足。我想人也应该是这样的,不不,人应该向这样的野兽学习才是啊!

战斗中,给敌人收尸的时间,借此消耗对面。对面无论收尸还是不收尸都有损失,这真是顶级阳谋啊!

懂得礼,不懂别的,也是有所获的。哎,懂点什么都好,千万别什么都不懂。

他们做了许多事,总结起来,就是顺应。一个人的力量有限,能做的,只有顺应了。顺应天时地利人和。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老是说什么祖宗之法不可变,哈哈!天天在变,年年在变,你说不可变,那么过去之法究竟是什么谁也说不清的。既然说不清,又如何效仿呢?笑话罢了。既然无法全部效仿,那么很明显了,要做的就是,适应时代,过去的已然过去了,说什么人心不古,什么都没用了。再者,过去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回到过去干什么呢?【古今之法,言异而典殊】,时代变了兄弟。

要考虑这一点,每次重新做一件事的时候,不要直接走老路,要重新考察一下,至于怎么考察,那就看事情具体是什么样子吧。是的,不要刻舟求剑。而且别以为,父亲会游泳,儿子就想当然会游泳,直接丢进水里,真的会死人的。

所以完全循规蹈矩才荒谬好吧。

《先识览》:总有人是先识的,这是概率问题,而不是因为谁比谁聪明。随机会有人先识。只是说,学识可以帮助人提高先识的几率。啊,就是先知先觉啦!先知不是自诩的先知,许多人先知是不知道自己先识的。他们的认知是凑巧的,但是就是准确。额……

好了,我们不去谈论太多只可观而不可控的事情吧。

你也可能觉着,有些事是正确的,但是,事实就是,这些事推行之后,如泰山崩塌,是不行的。尤其,不能为了芝麻丢掉西瓜。你不懂别人的用意,许多时候,还真的是比你看得远哦!

厉害的人本来就少之又少,过去信息不发达,现在信息发达,这个差距最终导致的就是,我们对现实认知产生偏差。在你的心里,你觉着牛的能有多少人?有一万人么?差不多一万,全世界来看也是百万人里挑出来一个,你羡慕个球呢?化成比率都0.0001%的概率好吧,简直比买彩票中奖概率都低啊!

想要让一个人的才智为你所用,你就必须礼遇他,并且尽可能地完全了解他。自以为帮助了别人,就变得傲慢,那是不行的,你帮助人是为什么呢?其实也许是出于本真的善良吧。我也说不出,《吕》的解释是,谦逊帮助你保留你的功劳,骄傲让你失去你本有的东西。

哇!这里也有列御寇的故事耶!《吕·先识·观世》里的故事应该和《庄子》的列御寇的故事是一样的。一个人因为一句话帮助你的话,你应该感到恐惧,而不是感觉到幸运,因为一句话能成事,一句话也能毁事啊!

这世界总是有,人力所不及的地方。如果,智力总是能达到,就不会有危险了,可惜不能。人的手臂就是很短啊!稍微远一点的地方就够不到,总不至于把手改装成橡皮吧!可是橡皮的弹性也是有限度的。算啦算啦。

管仲留给桓公留下的几句话,与大家分享吧,并不能赏析太多。如果一个人不爱自己的儿子,不爱自己的身体,不爱自己的父亲,那他们还有什么事干不出来?不听圣人的训诫,那是很危险的。我也反思,以后能不能少顶嘴啊!

【大智不形,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再来一遍,好好想想吧!太着急没有用的。毕竟我要走的路,真的很长很长。一群眼光浅的人看不懂眼光长远的人在干什么,反倒百般阻挠,那么,大器就更加的晚成了。站在高处的人不能与人分享快乐,所以寒冷啊!有些超前的东西,我们还无法理解的东西,真的要先接受下来,因为普通人真的是后知后觉的。至于如何防止被骗,我想也是没有什么办法的。

再说吧,有些时候,你要勇敢地坚持自我,即便大家不认可,因为,因为不被认可的梦想,才更有实现的价值啊!呼呼,我天天给自己灌鸡汤,也是没谁了哈哈!

再次强调,不要夸耀自己的功劳,你不知道,你所谓的功劳,完全可以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抹杀掉么?人就是这样的,不是理性的生物。话要少说,少说少出错。

哈哈!如果这世界上的所有事都像吃喝拉撒一样简单,就不需要那么多聪明的人了,而我已经知道自己没有那么聪明,许多聪明人该做的事,就真的不应该由我来操心。这是有自知之明。如果肯为了强化自己而努力,那当然更好啦,但是要有努力而不能成功的觉悟,否则是在害自己。

如果不扬人善,那么就没有那么多人做善事了。

人做事情是要分青红皂白的。许多东西其实都是脆弱得跟纸一样,不堪破坏的,尤其是用不正确的方法,唔!所以,千万千万不要因为一两句话,一时半刻的考虑,就做出重要的决定。

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很容易就会做出打压别人打压对手的行为,即便,不为了自己的利益,人的本性也基本上是见不得别人好的。所以,人要谦虚,是为了规避许多不必要的灾害。然后,内心遭受委屈,除了用人不知而不愠来劝说自己,还是要再用些别的东西再多劝说自己吧,呵,毕竟是躲不掉的事。

被人嫉妒,不一定是因为自己厉害,先不要沾沾自喜。同理,许多人说你的东西不好,也许是因为它喜欢这件东西,让你不喜欢它,然后他好下手。哎!人被蒙蔽到这样深的地步了么?套路太深,我还是觉着,不管别人怎么看吧,自己认准了,就不要换了。

知道自己不知道,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只是太多太多时候,知道得多了,压力太大,对自己的要求太高,让自己无法承受。这件事讲究调和,如果觉着自己撑不住了,就给自己鼓掌吧!毕竟,哈哈,没有那么差啦!

【名正则治,名丧则乱】,引一下《论语》,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名分这个东西呼呼。是难搞的,如,副,代理,都不是正式的,即便一字之差。唔!难以逾越的鸿沟!这是表面的名,还有实际上的名,那就是名不副实的名。

名不副实的名,是已经拥有名的名,不是未拥有名时候的名。名不副实比无名危害更大,自不必说。善良而不以善良出名,当然是要比邪恶的人以善良出名好很多啦。

可是……没那么多可是,不被知道,也是一种天然的保护啊!

我们好像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但是不知道自己喜欢的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唔!我没说明白,举个例子吧,我们喜欢小宠物,可是不知道喜欢什么样子的宠物,一个十分确切,一个十分不确切。喜欢千里马,却不认识千里马,喜欢宝剑,却不认识什么是宝剑,喜欢高山,却有眼不识泰山。呼呼,太真实了。

我默不作声,真的就委屈了自己的志向么?如果没有,忍辱负重又如何呢?

最新小说: 庄笙晓梦觅蝴蝶 睡梦奇境 逃生在末日时代 每个不同的我 向光的雨后 随心杂谈 我的过往qwq 黑海方舟 这什么啥 她们问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