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冬纪》:该珍藏的时候,不要翻出来看。这是四季流转教会我们的道理,这是冬天教会我们的道理,这是生与死教会我们的道理。天寒地冻,许多动物都会死去,死亡不是一件很值得悲伤的事,虽然我们不由自主地要去悲伤。
房门打开,房门关闭,来者来,往者往。
【有侵夺者,罪之不赦】,如果不惩罚坏人,坏人就会变多。因为当正常劳动的人比坏人获得少的时候,坏就被鼓励。有时可以不管坏的原理,针对人们为什么不愿意再做好人,就能想到许多事。
冬天肃杀,看似萧条,实则一切都潜藏起来,准备萌动。不急不躁,养精蓄锐,冬天教会我们隐忍,安静,教我们,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冬天是死亡的季节,如果不需要的话,就把一些东西丢掉吧!
【至忠逆於耳,倒於心,非贤主其孰能听之】,好话大部分都是不好听的。如果你做得很棒,别人不必多费口舌,也不想恭维你,你听不到什么声音;或者你做得很棒,别人嫉妒,出言打压,算是很不好听了,但是这些句子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它提醒你许多事,它提醒你,人要太得意就容易跌跟头,太满就容易溢出;你做得很差,别人夸你,完全是在害你,如果骂你,那病入膏肓需下猛药,话绝对不可能好听。如果你是贤人,或者想要成为贤人,不去听难听的话是不行的。必要,不充分。
【故贤主之所说,不肖主之所诛也】,这句话也非常好,好人喜欢的事物,往往是坏人要打压的事物,坏人喜欢的事物,也是好人必须要铲除的事物。一件物品,若是誉满天下,必定也是谤满天下,好人喜欢它,坏人也喜欢它,那这件事究竟是什么呢?因为不存在,所以,如果你只听到一种评价,那么你必然要清楚这一点,自己正在收到蒙蔽。众口难调,难调才是正常,不难,那就是欺骗。
如果你不喜欢别人做,倒是喜欢自己做,那你就是在嫉妒而已。你也知道,嫉妒是一种完全无用的品质,是一种毒害自己的毒药罢了。如果你喜欢树,那么你就每天给它浇水,不要总是摇晃它,不要总是劈砍它!不要搞那些自己得不到就彻底毁灭的事好不好?君子成人之美。
听从的开端,是不再厌恶去听。
在《吕》中有一句话,和《庄子》【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很相似,哇!还是惊诧,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根本就不用活在尘世里了。这句话是【人知之不为劝,人不知不为沮】,君子要做的事,不会因为别人的鼓励而坚持,也不因为别人的不解而沮丧。那么相同的句子还有,【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说到论语了哈哈!论语的句子很简洁了,不需要再总结,直接拿来用就可以了,不用鉴赏。
伴君如伴虎。你把它治好了,但用得方法不对,也还是要招来杀身之祸,这也是君王的弊病。如果杀掉对自己有利但冒犯自己的人,怎么才能变得更好呢?做人也是一样啊!还是那句【至忠逆於耳,倒於心,非贤主其孰能听之】。
你将一件事看得很重要,那么你就不愿意让他受到屈辱。如果把它看得比生命重要,那么你就愿意因为它而死。差不多就是,士为知己者死。【士议之不可辱者,大之也】。这样的忠义之士,总是以死求其名节,为什么就没人在他们活着的时候知道这一点呢?痛哉痛哉,人类果然还是,做不到逆因果律去看东西做东西。罢了,这也是人类的特色吧。唔!
讲了大刺客要离的故事。看完之后我的心是乱的。因为以我的价值观是绝对不会作出这样的事,内心也完全不支持这样的事,但还是觉着故事悲壮,好像不是人间能发生的事。啊!刺客刺杀成功往往没有刺杀失败更能名垂千古(可能是我瞎说,按我的经验来看是这样的)。当然,少不了为了刺客的名节而赴死。唔!何况还是那么多的赏赐,啊!我也不知道如何评价好,我不能评价。
过去的故事是很血腥的,因为古人有血性。差不多还是茹毛饮血的年代。但有一件事是可以拿来说的,那就是,常理来讲,拿钱的人,是要干活的,德不配位就容易积累怨恨,怨恨多了,战斗就会失利,甚至溃败。
没有道理的坚持、辩论、勇敢,都是不对的。如果不能符合人之常情,那么,再好的规则,也只是引导人南辕北辙。可是当我们追求道理的时候,发现盗亦有道。到底什么才是,正确的呢?庄子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唔!一句话把所有人都得罪了。
利用自己的父亲去刷自己的“孝名”。我不知道该如何评价,论迹不论心。
两个夸耀自己勇敢的人,割对方的肉来吃,哈哈哈哈!这故事笑死了。在小事上,没必要勇敢的,这样的无聊的勇敢,不如没有。
【智所以相过,以其长见与短见也】。但要是硬说的话,到底是远见的人更聪明还是专注当下的人更聪明,我是说不清的,各有千秋。
能知道别人的迎合而疏远,能知道别人忠言逆耳而虚心,那这样的人没有不成功的。
不怕后来者看穿,因为世间并没有完全的对错。
我流泪,不是因为自己受了委屈,而是,主公要受苦啦!
荒谬的人,是区分不出什么是荒谬的人。哎!
《季冬纪》:四季流转,忽而走到了最后的一个月份,读书的话很快,实际上,我们的年岁增长得也很快。一晃一年就过去了。不品读文字,也要珍惜时光哦!
旧的一年越是要消失,新的一年就越是要赶来,觉着好玩,方生方死,方死方生。马上开春,大雁将要北来,喜鹊也开始筑巢了,算作是,整个世界都在期待新的开始,期待新生命的到来。
新年最值得庆祝,那没什么说的,现在如此,过去也是如此。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期待来年春暖花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冬天的时候才开始捕鱼吗!哇哈哈!要敲开冰块。日月星辰运行了一年,基本上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上,其实这,地球绕太阳一周,没变的话,还是因为离我们太遥远的缘故,不然离得很近的星球的周期和地球不一样。唔!说多了,古人的占星术还是很厉害的,不用我多说。
新的一年即将开始,又要为新的一年的农事做准备啦!
发布了所有的政令,一年终了!
我们对士的期待太高了,高到唯美,就变得不现实了哈哈!但是,首先,这种士是在现实里存在的,然后,这样的人才大难用,很厉害的人早就被挖去做有意义的事了,不会被我等凡人看见。哈哈!为何满目疮痍,因为我们就生活在这个地方呀!不想进,不想退,安于现状,做个凡人。
有些故事会改变我的内心,我清楚地发现了它修改我内心的过程,也发现,无论内心的权重如何修改,我始终只能做一半对一半错,人是不可能完全正确的。
士者,为道义而死。当然,这东西放在这东西不是好习惯。一个民族也好,一个人也好,内心要有刚性,不要因为一些小事寻死觅活,不该死的时候,一定要奋力挣扎,但是,为大义也只能是有死而已。屈原云,伏清白而死节兮,固前圣之所厚。就这吧!
士的心,怎么能是一般的人能懂得的呢?
【以贵富有人易,以贫贱有人难】,你富贵的时候,不怕没有朋友,不嫌弃贫贱的人,才是你的真朋友。略微想想这个话题,还是有点沉重的,它能引申出好多话题来。不多说了吧,反正金钱几乎是万能的,然而有无法触及的极限,以及,金钱不是那么容易获得的。
说超脱什么的,这玩意不好说,是故作超脱还是真超脱谁也分不清。所以对待超脱之人,用超脱的办法,不去细究了。人想要什么,外人是不能知道的。真正超脱的人会伪装成俗人,否则自己的超脱之心就要受到玷污。
信守道义的人不吃强盗的饭,宁愿饿死。唔!谦谦君子,不饮盗泉之水啊!至于其他的,不可给予批评,即便是不喜欢。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关公云: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是一个意思。(这里开一个小小的玩笑哈哈!如果破碎打磨的颗粒小到一定程度,颜色应该是会变的哈哈哈!)王勃云: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人的本性,还是不要轻易地改变。我怕就怕,本性这玩意其实很好改变,越是好的本性越是好改变,越是坏的本性就越难改变。唔!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不可同日而语也!我不能强求,不能苛责,只能好自为之,只能默默祈祷了。
不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可以将快乐建立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建立在自己度过痛苦折磨的基础上嘛。修炼自己,不是为了衬托别人,也不是为了被别人衬托。解决问题不要显得匆匆忙忙,即便内心像汤煮一样,也不要表露出来,时刻记得,你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让别人知道你要解决问题,也没必要让别人知道你很急或者你很有本事。【不以人之坏自成也,不以人之庳自高也】(唔幼稚的心终于是成熟一点了),我总是用这句话提醒自己,这句话做起来可能还简单一些,最难的是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加油吧!不去自负要比不去自卑容易一些。
当然,饿死这种悲观的做法还是要避免的,生命比高洁重要,这是我的想法。【人之情,莫不有重,莫不有轻】,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但是你也要记得,忍辱负重的道理。人有看重的事,就不会乱作为,人有看轻的事,才会保养自己看重的事,如此说来,人性的所谓的缺点也是不可以修正的,修正之后,没有缺陷,就没有优点了。看待万物,皆应用辩证的眼光。
辩证辩证,说了一千遍,不是不能如此思考,是自己的心无法承受辩证带来的矛盾,只想要有一个确切的答案。所以,不是脑袋不够聪明,纯属是这颗心,这个身体,受不了这样的复杂。所以啊!无论怎么好,请适可而止吧!
与人深入交往,那就必须要了解他们。但是有些人不喜欢被别人了解,哈哈哈哈!算了,当我没说,交往这件事,也是顺其自然得好。
【国士畜我者,我亦国士事之】,原来这句话出自《吕·季冬·不侵》。是的,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者,人恒爱之。看准了大胆去爱吧!
无论是了解一个事物,还是了解一个人,想要更深入,必须亲自去看,听别人说的损失是很大的,而且会错过许多自己喜欢或者自己讨厌的细节,这东西,喜恶都很私人的。
《有始览》:那,天地之间的事物,无不有始有终。哇,每一个小章曰一次,好公正的结构。《吕》真的是那种很工整的书籍啦!最开始解释天文地理天干地支什么的,可能不是很准确,所以不论太多。哎!想起王勃,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哈哈!
讲了天地有多大,里面有哪些山川河流,九州的定义是什么,四面八方如何称谓,对应着天上的哪些星辰。不论。
【凡帝王者之将兴也,天必先见祥乎下民】。不说得那样玄乎,是的,一件大事将要发生,那必然是有预兆的,这假不了。但是强行解释,或者故弄玄虚,就不好了吧!其实也非故弄玄虚,这叫征于色发于声,人为的预兆也算是预兆。至于对事物的解释,发明几套理论,无论什么状况都能向好的方向和坏的方向解释,并没有什么。
不违农时,至少,不会有太大的事发生,除非……天灾。事情的发生都有凭借,只是因为原因太多,彼此影响,最后不知道到底要什么配方。
【覆巢毁卵,则凤凰不至】,伤害了一次,就不会再有下次了。如果互相伤害,再契合也要分离。要善待身边的人,除非你真的十分讨厌他。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成齐类同皆有合】。我还是那句话,你表现的越真实,那么你所吸引的人,就越是与自己相像。不过,留点心眼,小心拟态。
星象为虚,实际观察的,应该是人象。攻打昏聩是符合道义的,哈哈,这不就是给弱肉强食找个冠冕堂皇的叫法吗?孟子云,春秋无义战。唔!可是,究竟怎样,我还是不好评价的。
不过还是,展现出实力,别人就会忌惮一些。但是这样做的辅助就是,少说话,讳莫如深。当然啦,希望自己不是外强中干。
【世之听者,多有所尤】,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出现的疏漏,是无法避免的。只听闻就下结论,不去做点什么验证,是不行的。你越是从独立的角度去验证,看到的事物就越是完整。而这样的疏漏,也会因为个人的不同偏见而被筛选,或者被强化。【尤者多故,其要必因人所喜,与因人所恶】。【东面望者不见西墙,南乡视者不睹北方,意有所在也】,上次看《吕》也是摘的这句话,翻译过来叫选择性失明,人愿意看见自己愿意看的,不愿意看不愿意看的,哈哈哈!人的心思只能专注于一方,其他的,只能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了,喝酒只是顺带,只是掩饰而已啦。
尤其是这个疑罪从有的小故事,真的太生动了。一个人觉着另一个人是小偷,结果看他走路姿势,听他说过的话,观察他的一举一动,都觉着他是个小偷。唔!所以不要自行破甲,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然后,这个人把东西找回来了以后,觉着另一个人又怎么看都不像小偷。唔!人的思想,怎么会没有局限呢?
人有个特点,就是,要做对自己有利的事,而一旦发现这件事不光对自己有利还对别人有利的时候,就会停下,思考,觉得对别人有利就对自己吃亏。唔!这是嫉妒还是什么?我说不上来,我只知道我也如此。如果我只看一件事是好事就去做,何必再考虑别人有怎样的小心思呢?考量事物的本意,是有好处还是没有好处啊!
【彼以至美不如至恶,尤乎爱也】,哈哈是的,邹忌讽齐王纳谏哈哈!和战国策的一些文字相似了哈哈!偏见,不不,这是偏爱的力量。你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丑陋并不丑陋,美丽并不美丽,就知道这是一种主观的东西,也就不会太在意了。【知美之恶,知恶之美,然后能知美恶矣】。越是在意,越是影响自己的发挥,人之常情,谁都这样。而如果什么都不在意,像个木头一样,哈哈哈!算是大智慧,还是大呆板呢?
因为如果想明察的话,听到什么,就要考察什么,如果没有这个闲心,那么就不要在意听到了什么,都不一定真实,干嘛往心里去呢?唔,不分好坏是什么后果,不用再说了。
所以其实还是说,一个国家衰弱,不是其他国家要去攻打它的理由啊!其他国家有帮助弱小的理由,只因为王的治理混乱,才能去攻打,否则就与盗贼无异了。唔!这如何区分呢?不论。
【往者不可及,来者不可待】,类似的句子很多哦!《吕》里面写话是这样的,其实许多人都是如此,英雄所见略同,可还是各有各的悲伤呢!有能分辨好坏的能力固然好,但是,如果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论好坏,也是幸福的。
唔,如果不能捕捉声音里携带的信息,那么听鸟语和听人语,又有什么分别呢?不学习,就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就不会谦虚去学习。哈哈!是啊,如果不虚心地学习,就像吃东西不饿一样,事倍功半。弄懂了这个道理可不容易,需要学很多才能掌握谦虚的心境啊!
学习的种类和目的可太多太多了,就这样吧。
不知道不一定会犯错,一般都是一知半解容易犯错。有所怀疑不一定犯错,什么都不会怀疑才会犯错。事物都不会凭空产生,运用自己的智慧,努力吧!
学着以礼相待,否则,你看不见那么多贤才。
因为人需要一个理由活着,所以你就应该给他一个理由,没有理由,他就会狂乱。所以许多事情的意义,仅仅是赋予意义。啊啊啊!好吧。
文字教导我们优先考虑大事,小事顺道就解决了,先考虑小事,未必有如此的效果。
如果你喜欢钱,那么你就不能因为学习赚钱窍门而觉着羞愧,你应该因为自己没有学赚钱窍门而羞愧。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学道,难道还要用歪门邪道么?
哎,不修自己的人,平不了天下,小事尚且叨扰烦心弄不明白,何况那么多那么大的事呢?看一个人也是这样,不要只看他的志向,还要看他在志向方面的努力,如果心口不一,那就是喜欢说说而已呗。
所以,我之前总说不用证明什么的,其实还是需要证明的,一是证明给别人看,二是考察自己是否像自己心里想的,嘴上说的,是那样的人。如果审视自己之后,也认为自己是口是心非的人,那就麻烦了。
人之所以在乎别人的看法,是因为他拿不准自己。不必太赞美或太羡慕泰然自若,可能他纯属是因为不知道将要发生什么。
各得其所,哈哈哈!笑话罢了。
《孝行览》:看看,《吕》是如何写孝的吧!人口!唔!提到人口,一直觉着是一个很难解释的事,不提了。《吕》说,孝是最重要,最根本的治理。推及嘛!但是,我觉着不行,因为有一个原则,要以德报德,以怨报怨,我们遵从孝道是天性使然,并不意味着我们因为孝就能把除了孝以外的事情做好。才华和品德从来都是独立的,二者兼备,少之又少啊!大部分人都是有缺陷的,所以用一件事去考察人是不可以的,尤其用感性主观的东西,更加没有约束,没有作用。可是,这个方向性的东西不能偏,如果一个人不孝,也基本上不用考察别的了。孝是万物之开始。必要不充分。
如果把不孝放大,把不忠不仁不义都归为不孝,那真的是不好的。真的假不怕,怕假的真。庄子云,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说的就是假的真。
保全自己的身体是很重要的,这是孝的基础,这也是一切的基础,这一点我赞成。时刻记着,自己的身体不光属于自己,总觉着就有一些神圣感,就不会轻易伤害自己,嘿嘿,这是诀窍吧!再推论,自己的名声也不仅仅是自己的,如此考虑,就不会做太伤自己名声的事,就开始爱惜自己的羽毛了。唔!这还真是诀窍耶!
嗯,讲如何养身,这要好好听一听。修房子,让自己有一个安稳的住所,节制饮食,调和味道,不追求极端。然后针对耳朵和眼睛,依旧是设置适度的音乐和颜色。言行举止,不暴躁,不抑郁,和颜悦色。达到这几点,就可以做到很好的养身了,其实就是中庸之道。
【求之其本,经旬必得;求之其末,劳而无功】。这句话自然是振聋发聩啦,但是,什么才算是本呢?事情本身是本,还是初心是本?事情外延的一切事物应该不算本吧!有个词汇叫成本,是不是一来一去,有舍有得,不多不少的意思呢?
讨论到,孤独其实一种傲慢。这么一说,好像真是这样的。你为什么孤独,总不至于是因为极度自卑吧!你不想接触别人,要么是觉着自己与他人合不来,觉着嫌麻烦,觉着自己没有那样大度,是你觉着给予很困难,只愿意独享。总不至于是真的自卑吧!
那我只好强行解释,自卑也是一种傲慢了,如果知道自己不行,还不去学一学,怎么能不算是傲慢呢?人生是有限的,大部分事要依靠别人,你宁愿不完成一些事,也不愿与人交往,那不是傲慢是什么?
但我反过来再说一下吧,第一是没有批评傲慢的意思,傲慢没什么不好的,第二是,如果傲慢阻碍了自己的发展,要想着是不是可以暂时放下自己的傲慢,毕竟变强更重要。嗯,就说这么多吧。
【凡贤人之德,有以知之也】。是的,无论厉害的人多么孤僻,只要做了事被人发现,就一定有慧眼识人之人发现他。总是怀才不遇,总是怀才不遇,那也只好是承认自己没有才华了。没关系,才华这东西,既可以先天,也可以后天,没有关系,大胆努力即可。【臭恶犹美,皆有所以】,有怪味的食材尚可以通过后天的处理变得鲜美,那么由无变为有也不是那么难的事情吧,不是不可能,努力吧少年。
那么,如何改变的方式,还是靠自己琢磨吧。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不经过历练,怎么能成长为君子呢?还真是,伊尹之前是个厨子,在烹饪里总结了许多道理,发现用在别的地方也可以!不错不错。
规律,是实践之中不断总结出来的呀!在这过程里,唔!《吕》举了太多例子了,无论想做哪个方面的专家,都要走很远的路,博采众长,在心底发酵,方出佳酿。地上跑的,天上飞的,水里游的,伊尹至少是略知一二,哪有一问三不知的道理呢?
哈哈,最后收尾的话更是精辟。【非先为天子,不可得而具】,这句话可谓解惑之话,许多事情,是不该我们知道的,我们不小心知道了,也不是我们能拥有的,为了不可得的空中楼阁操心,可真是凡人的糊涂啊!不是我们该想的事,我们不要想,徒增烦恼,徒增工作量。
之所以缓慢,是因为在等待时机,说时迟那时快,获若鹰击,才能战若河决。【圣人之於事,似缓而急,似迟而速,以待时】。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嘛!
如果你讨厌我的样貌,那么我就蒙面与你交谈,如果能合作成功,不露面又能怎样?可是我明白,人的颜值(高,或者低),确实是对生活中的许多事有影响的,但是如果这点影响都不能承受的话,那有什么意思呢?我更愿意不蒙面,让你直接以最坏的眼光看我好了,省着后面解释起来麻烦。
故事太长,又似乎什么都没说,不知是作者之过,还是读者之过?哈哈哈!《吕·首时》说了我很喜欢说的一句话,【固有近之而远、远之而近者】,哈哈哈!里面有欺骗,有陷阱,也有对时机的等待啊!人生本身不就是一场漫长的等待吗!你等风起,等雨停,最后却等来一个对的人。何为远者,何为近者?
相信缘分吧!你要播种,必须等到春风来临,温暖且湿润,如若不然,你就要一直等待下去。在什么时间里做什么事而已啦!自然,等待的时候寂寞无声,等到时机成熟,整个世界都会帮你喧哗的。
竭泽而渔不是长久之计,也可见《孟子》。
【胜而不知胜之所成,与无胜同】,这句话也很深刻,字面意思,却要来考虑好久。我们总是被交给一个意义,却不知道为什么要做,等到了解了,怕也完了。想想还真是矛盾。了解不到的时候,好像自己是自己的敌人。
有人对心的贡献看得比行的贡献更重要,这可能是因为,行的效果会因为事物的演变起伏不定,心却不会。别人碰巧出的暴击,绝对没有勤勤勉勉来得实在呗。
全是没有强调运气的作用,但是也没忽略运气的意义啊!有时候,而且是很多时候,运气的意义都是决定性的,哎!非人力所能及也!
有些故事,我真区分不了是在讲不仁不义,还是在讲有脑筋。算了,不提了。只言片语也不完全,没法评说谁对谁错。【其有所自而得之,不备遵理,然而後世称之,有功故也】。这句话我不敢苟同啊!但是,这也说不上是卑鄙,所谓兵不厌诈,可是……可是有点像以成败论英雄了,唔……
我就说吧,什么是对得看谁在解释。我还是不说话好了。
【功名大立,天也。为是故,因不慎其人,不可】,强调人的成功需要天意,同时不能因为有天意就不尽人事,嗯,是的,说得太好了。如果你觉着自己的成功只是因为遇到了谁,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你走的每一步,都在塑造你,使你成为更好的自己,而那个谁,也是看到了更好的你以后,才愿意帮助你。
君子做好自己的努力,然后等待天意。天命不佑,也只能接受,在苦难中不失本心。【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在寒冷衬托下,自己的品质才显得更加高洁啊!【古之得道者,穷亦乐,达亦乐,所乐非穷达也】。穷达,就像雨天与晴天一样,没有谁的一生是没有风风雨雨的。
孔明得其明主,未得其时也!是啊,遭遇埋没,或者没有成功,那不完全是因为人不努力,有的时候真的是运气不好而已,何必折磨自己呢?【故比翼之鸟死乎木,比目之鱼死乎海】,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千万千万,不要太在乎这个得失啊!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哈哈哈!
【遇合也无常,说适然也】,还是一样的道理,自己去适应吧。你喜欢钻石,可钻石未必喜欢你,你知道钻石珍贵,可钻石不知道你什么价格,你凝望深渊的时候,深渊在看你么?他是否有闲功夫看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和厌恶,这个世界上的悲欢离合,又如何三言两语说清呢?最后还真就是,释然,适然。
【外物不可必】,唔!无论你做得再好,你也不可能永远不被抱怨,永远不被愿望。这没办法的。古之圣人,冤死者不计其数,能如何呢?也不过是空留后人唏嘘罢了。
别人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事情侮辱你,最后让你明白,无论做成什么样子,都还是会受到侮辱,于是你不管别人是否侮辱你,你都要好好地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无论有用还是没用,都有一定概率留存或者灭亡,这个故事告诉你,勇敢追求自己内心的用处,不要管外物究竟如何要求。既然不可躲避,为什么不做真实的自己呢?最后一句话,真的很重要的,真的很好:【君子之自行也,敬人而不必见敬,爱人而不必见爱。敬爱人者,己也;见敬爱者,人也。君子必在己者,不必在人者也。必在己,无不遇矣。】仰仗自己的内心吧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