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祥尚未封爵只有临时居所,胤禛思想他虽年幼,却是个唯一不笑话传自己闲话的可靠之人,也明事理,尚可信任倾诉。果然,胤祥听了事情始末,甚是生气,年纪尚幼,血气方刚,在自个的书屋里来回踱步,喃喃自语:““这八哥忒也荒唐!竟如此行事,全无半分兄弟情分!嫂子亦是糊涂,怎的偏听那起子马妇谗言?堂堂亲贵府邸,竟容得这般乌烟瘴气,传出去岂不叫人笑人家风不严?若再这般由着他们胡闹,莫说汗阿玛跟前难交代,便是宗人府那班老古板,怕也要参咱们一本‘治家无方’了!。”胤禛闭着眼睛,倒不见怒气冲冲,思来想去后开口道:“我也只能也只能揣着明白装糊涂了,只会子进去,没被他们拉着跳舞,平白教那些个看客笑话,况且除了五阿哥在宫里不来,其他可是都是整整齐齐到了,我左右不能去砸自己府里的场子。”胤祥叹了口气:“那也不能这么算了,八哥府上那位福晋端的会兴风作浪,偏生与四哥府邸比邻而居,日日耍些上不得台面的手段。四嫂素来宽仁厚德,哪经得住她那蜜里藏刀的巧言令色?若再由着她这般作践,倒显得咱们是任人揉捏的软柿子!”
胤禛依旧沉默不语,缓缓开了口:“你说,这马妇怎得约束?”胤祥吟吟低头:“寻常百姓家妇唱夫随倒也罢了,偏生八哥那厮对那马妇竟是百依百顺!若真去宜妃娘娘跟前告状,娘娘素来偏袒自家侄辈,咱们岂不成了自讨没趣?没挨她一顿排揎已是万幸,若再教她到汗阿玛跟前吹些枕边风——这等鸡零狗碎的破事,汗阿玛定要斥咱们气量狭小,反叫那古哇巧舌如簧地倒打一耙!他定会狡辩说‘四嫂首肯在先,兄弟们不过同乐罢了’,这般油滑心肠,你纵有十张嘴也辩他不过!”
这时,门口轻轻地响起十三爷贴身太监塔拉的声音:“爷,外头有个四爷带来的小太监,像是魔怔了,不知怎得了,害怕得要死要活,还说胡话,几次要撞墙都被我们拦下了。”胤禛说:“叫和尚进来。”苏公公颠颠地进来了,胤禛说:“是不是那个门口看守姓李的小太监,倒是面生,你唤他进来。”苏公公让两个太监架着李八佾进来,李八佾吓得哆哆嗦嗦,冷得抖抖霍霍,嘴半张着。胤禛与胤祥换了个眼色,胤祥怕了怕手,对塔拉说:“给他搬个小几子来坐着,左右前儿刚递上的姜汤上来,把我那不用的狐皮笼子给他暖上。”李八佾这时回过神来,巴巴地在地上磕头,就快把头磕破了,又开始卖弄刚学会地满语:“amala buhe!两位爷若是留了我这条小命,那就是再生的菩萨,托养的爹娘,这这这永世难报的恩情,这疼奴才的主子...”苏公公见胤禛皱起了眉头,会了意,便冲李八佾吼道:“好了,谁说要杀你罚你了,让你卖嘴唱戏文呢。”李八佾用袖口抹了抹泪,这会子突然不疯了,仿佛吃了仙丹妙药,竟然破涕而笑:“主子呀,我就说我们四爷那就不是一般的主子,那是天底下...”苏公公立马吼道:“行了,干嘛呢,就你会说话,不会说话当你是哑巴。”胤祥忍不住被他逗笑,捂着嘴蚩蚩地忍不住。胤禛挥了挥手对苏公公说:“你找个骡子车把他送回府...”还没等他下半句说完,李八佾毕竟年轻,又开始一惊一咋:“啊呀呀,这不是要我的命么,我怎么这么命苦呀,我若回去,府里这些个人知道我说了实情还会放过我,不信啊,我还是死了算了!”说着把手笼一扔,又开始抽泣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