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的光芒在夜空中划出一道翡翠色的裂痕,将三人的影子拉长在观测台的水泥地上。林逸轩的相机连续发出快门声,而顾棱炎的手指悬在赤道仪控制面板上方,迟迟没有按下跟踪键。
“亮度超预期了。“他的声音有些哑,“这不该是C/2023 A3的光谱特征。“
云曦凑近目镜,彗发部分的绿色光晕里,隐约可见细小的十字闪光——和顾棱炎六分仪上的校准标记一模一样。她突然想起那张被撕碎的诊断书,患者姓名处残缺的“顾“字在记忆里闪烁。
凌晨三点,林逸轩去暗房冲洗照片。云曦和顾棱炎并肩坐在天台边缘,共享一副耳机听着《Starry Starry Night》。夜风掀起顾棱炎的袖口,露出手腕内侧新添的伤痕——细小的十字形,像是用六分仪的棱角刻意划出来的。
“汐玥的项链...“云曦假装不经意地开口,“其实是你母亲的东西吧?“
耳机里的音乐正好放到“swirling clouds in violet haze“,顾棱炎的呼吸明显停滞了一拍。他抬起左手,无名指上的旧伤在月光下泛着银光:“这是同一场火灾留下的。“
远处传来暗房的门响,林逸轩拿着刚洗好的照片愣在门口。最上面那张彗星特写里,绿色彗发中清晰可见一组坐标数字——指向城郊康复中心的天文台。
次日清晨,云曦在顾棱炎遗忘的外套里摸到一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是顾汐玥的字迹:「哥,爸爸又梦见妈妈在火星表面行走」。翻到背面,还有一行被反复描画过的字:「别让云曦知道望远镜的事」。
她的手机突然震动,林逸轩发来一张光谱分析图。彗星绿色彗发的光谱特征与铜燃烧的谱线完全吻合——就像某种精心设计的信号。
望远镜的事?云曦走向阳台,目光落在角落里那台顾棱炎常借给她的折射镜。当她旋开目镜接口时,一小卷微型胶片掉了出来。显影后呈现的画面让她双腿发软:康复中心屋顶,一个穿病号服的男人正用六分仪对准天空,他的无名指上戴着与顾棱炎同款的素圈戒指。
正午的阳光穿过窗帘缝隙,在星轨记录仪上投下一道金线。云曦转动黄铜外壳,发现底部刻着一行新浮现的小字:「当彗星抵达近日点,真相将在火星冲日时显现」。
窗外,那台折射望远镜的物镜反射着刺目的光,仿佛一只凝视着她的眼睛。
康复中心的铁门在云曦面前缓缓打开时,她闻到了消毒水混合着铜锈的气味。走廊尽头的天文台圆顶泛着诡异的金属光泽,像是被刻意打磨成一面巨大的反射镜。
顾棱炎站在观测室门口,手里攥着那台六分仪。他的指节发白:“父亲每次发病都会说同一句话——'她还在火星上等我们'。“
云曦望向室内。满墙的星图上钉着数百张照片,全是不同角度的火星表面。其中一张被红笔圈出的区域,隐约可见人工建筑的轮廓。
林逸轩的声音突然从身后传来:“光谱仪检测结果出来了。“他举起平板电脑,上面显示着彗星尘埃的成分分析,“这些铜化合物里混着锂盐...是治疗双相障碍的药物代谢产物。“
顾棱炎的呼吸骤然急促。他指向墙上那张泛黄的毕业合照——年轻的顾父身旁站着位穿白大褂的女性,胸牌上写着“火星模拟实验首席医师“。
“母亲没有死于火灾。“顾棱炎的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她被永远留在了模拟舱里。“
火星冲日当天的夕阳将整个观测室染成血红色。顾父安静地坐在赤道仪前,手指熟练地调整着焦距。当火星终于出现在镜头里时,他突然哼起《Starry Starry Night》的旋律。
云曦从取景器里看到了令她血液凝固的画面:火星西奈平原上,排列着与彗星尘埃中完全相同的十字标记。那是二十年前火星载人实验的紧急求救信号,用反射镜拼成的摩斯密码:「TRAPPED ISIMULATION」。
顾父转过头,眼神清明得可怕:“孩子们,我们得把真相发射到下一个彗星。“他的无名指上,素圈戒指内侧刻着与顾棱炎伤痕相同的十字纹路。
午夜的天台,顾棱炎将六分仪递给云曦:“父亲每次修改参数,都会偏移0.3度。“他指向火星,“这是模拟舱坐标的加密方式。“
林逸轩突然惊呼出声。他的相机捕捉到了不可思议的画面:火星表面的十字标记正在移动重组,逐渐形成新的坐标——指向地球上的另一个天文台。
云曦的星轨记录仪在这时自动启动,投影出一张被荧光笔标记过的星图。顾汐玥的字迹在黑暗中发亮:“哥,妈妈的数据包真的在彗星尘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