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灯在沥青路面上投下摇曳的光斑,云曦的帆布鞋踩碎了一地梧桐叶的影子。身后天文台的铁门突然发出刺耳的吱呀声,顾棱炎的脚步声急促地追了上来。
“等等。“他的手指刚触到云曦的背包带,林逸轩的声音就从台阶上方传来:“彗尾光谱分析出来了。“
平板电脑屏幕在黑暗中亮得刺眼,绿色离子轨迹的频谱图上叠加着几道异常脉冲。林逸轩的指尖划过那些波峰:“这些不是自然形成的辐射特征,更像是...“
“编码信号。“顾棱炎突然抢过平板,放大频谱图边缘的一组波形。云曦认出那是他们高中时自创的星图密码——用特定频率的脉冲代表星座连线。
夜风吹乱了三人的头发。远处传来救护车的警笛声,红蓝灯光扫过天文台的白色穹顶,将他们的影子短暂地钉在沥青路面上。
凌晨三点的便利店,冰柜的嗡鸣填补着沉默。林逸轩将热可可推到云曦面前:“七年前那场流星雨,顾棱炎原本报名了MIT的。“
铝罐在顾棱炎手中变形,汽水泡沫溢出来,在虎口的旧疤上流淌。那道猎户座形状的伤痕在荧光灯下泛着诡异的青色。
“我退出了选拔。“他的声音比冰柜还冷,“因为发现实验数据被人动了手脚。“
云曦的太阳穴突突跳动。她想起高中毕业前那个暴雨夜,顾棱炎浑身湿透地出现在她家门口,手里攥着被雨水泡烂的申请表。当时他说是因为“弄错了截止日期“。
林逸轩突然翻开手机相册,放大一张泛黄的实验记录:“这是当年火星模拟舱的故障报告,签名处被墨水涂掉了。“照片角落,半个未被遮盖的签名依稀可辨——是顾父的名字。
晨雾笼罩的大学实验室里,云曦将六分仪放在光谱分析仪下。激光扫描过黄铜底座时,隐藏的刻痕在屏幕上逐渐显现:一组以0.3度为间隔的凹点,连起来正是北斗七星的形状。
“这是母亲的习惯。“顾棱炎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手里拿着从天文台服务器导出的数据盘,“她总说北斗是天空的罗盘。“
林逸轩突然闯入,白大褂上沾着显影液:“解码完成了!“他手中的照片还滴着水,上面是翡翠彗星爆发瞬间捕捉到的画面——绿色光尘组成的箭头,直指云曦家乡那座早已关闭的天文馆。
顾棱炎的怀表在这时发出古怪的嘀嗒声。掀开表盖,原本静止的秒针正以异常速度旋转,表盘背面浮现出微型投影:一张火星地表照片,日期显示是母亲“遇难“前三天。
天文馆的穹顶布满蛛网,午后的阳光透过裂缝在地面投下光之伤痕。云曦推开控制室的门,霉味中混杂着某种熟悉的松木香——顾棱炎常用的镜头清洁剂味道。
“有人来过。“林逸轩抹去操作台上的灰尘,露出清晰的指纹。顾棱炎径直走向角落的老式幻灯机,从片匣里抽出一张残缺的幻灯片。
投影亮起的瞬间,三人都屏住了呼吸:年轻的顾母站在火星模拟舱前,手中举着的正是那条星形项链。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她无名指上的戒指与顾家父子的一模一样,而背景里的模拟舱控制台上,赫然贴着云曦高中时的天文社证件照。
幻灯片边缘用红笔标注着日期:2010年8月12日——云曦和顾棱炎初遇的前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