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灯余烬(1 / 1)

青云观的钟声敲过七下时,官人已在三清殿前站了半个时辰。玄真道长手持拂尘,正在查看那枚青白玉佩。老道长的手指在“芸“字上停留许久,突然叹了口气。

“大人确定要为活人做法事?“玄真抬眼看官人,目光如电,“这玉上附着的魂魄,早已不是活人了。“

官人袖中的手微微发抖。他想起今晨在河边柳树上隐约看到的那个身影,想起芸娘说“黄泉路上孟婆汤对你竟不起作用“时的神情。三百年光阴,对魂魄而言是何等漫长的煎熬。

“我要做一场'引魂灯'。“官人声音沙哑,“不是引她归来,而是引我前往。“

玄真道长手中的拂尘啪地落地。殿内烛火齐齐暗了一瞬,又骤然亮起。老道长弯腰拾拂尘时,官人分明听见他低声说了句:“痴儿,又是何苦。“

法事定在三日后的子夜。官人回到府邸时,发现书房案头那幅疯画师的《寒窗夜读图》不翼而飞,取而代之的是一盏并蒂莲灯——正是今晨他在河边见过的那盏。灯罩内壁,他写的那行“偏要世世相逢“下面,多了一滴干涸的水痕,像是谁的泪。

官人伸手触碰那滴水痕的瞬间,窗外突然狂风大作。案上文书被吹得哗啦作响,其中一页公文飘落在地。官人弯腰去捡,却发现这根本不是公文,而是一张泛黄的诗笺,上面写着: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字迹娟秀中带着几分英气,正是芸娘的手笔。官人怔怔望着这首诗,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这是杜甫的《赠卫八处士》,讲的是故人重逢后又要分离的怅惘。当年芸娘在狱中,曾用炭笔在墙上写过这首诗。

记忆的闸门再次打开。官人想起行刑前夜,芸娘换上他的衣服时说过的话:“我父曾任国子监祭酒,家中藏有《杜工部集》善本。你若...若有机会,替我看看那本书是否还在。“

当时他不懂这句话的深意,如今想来,芸娘是在用这种方式告诉他:不必愧疚,这是她自己的选择。

官人将诗笺贴近心口,突然听见极轻的“咔哒“一声。并蒂莲灯的灯罩裂开一道细缝,一缕青烟袅袅升起,在空中凝成芸娘的侧脸。她闭着眼,长睫毛在脸上投下阴影,嘴角却带着笑。

“芸娘...“官人轻声呼唤。

青烟组成的面容突然睁开眼。那双眼睛没有瞳孔,只有两团幽蓝的火焰在跳动。官人本能地后退半步,却见那两团火焰渐渐化作泪滴形状,顺着无形的脸颊滑落。

“别哭。“官人伸手去接,泪滴却穿过他的掌心,在地板上灼出两个小洞。

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小厮慌慌张张地闯进来:“大人!礼部又来催问琼林宴的事...咦?“他盯着官人空空如也的双手,“您刚才拿着的灯呢?“

官人低头,发现并蒂莲灯不知何时已恢复如初,灯罩上的裂缝消失无踪。诗笺也变回了普通的公文。只有地板上那两个被泪水灼出的小洞,证明方才的一切并非幻觉。

“告诉礼部,琼林宴我会准时赴约。“官人说着,突然想起什么,“对了,去库房取一套我的常服,再备些香烛纸马,我要去趟国子监。“

黄昏时分的国子监安静得出奇。官人手持玄真道长给的符纸,顺利进入了藏书楼。符纸在踏入楼内的瞬间自燃成灰,这表示此处确有魂魄徘徊。

藏书楼西侧有个不起眼的小阁间,据说是前朝某位祭酒大人专用的。官人推门进去,灰尘簌簌落下。借着夕阳余晖,他看见书架最高处果然放着一套《杜工部集》,书脊上的题签已经褪色。

官人踮脚去取,指尖刚碰到书脊,整排书架突然向两侧分开,露出后面的一间密室。密室里只有一张矮几,几上供着一盏长明灯,灯下压着半幅画像。画像上的女子杏眼桃腮,眉间一点朱砂,正是芸娘的模样。奇怪的是,画像只有上半身,下半部分像是被人故意撕去了。

官人拿起画像,发现背面写着一行小字:“女芸娘,年十九,代夫受刑。其父私藏此像于藏书楼,盼来世再续父女缘。“

长明灯的火焰突然窜高,将画像上半部分也烧着了。官人急忙去扑,却见火焰中浮现出无数细小的金字,正是《金刚经》中的那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火舌舔舐过的画像并未化为灰烬,而是变成了一张薄如蝉翼的金箔。金箔上,芸娘的画像变成了全身像——她穿着男子的官服,站在刑场上,背后是初升的朝阳。

官人将金箔贴近心口,忽听身后传来一声轻叹。转身看去,芸娘的身影立在密室门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清晰。她穿着画像上那身官服,乌纱帽下的面容平静如水。

“当年我穿着你的衣服赴死,就是希望你能用我的身份活下去。“芸娘的声音不再飘渺,却带着某种官人从未听过的决绝,“没想到你最终还是...“

官人向前一步:“我最终还是想起了你。不止这一世,每一世都想起来了。“

芸娘的身影晃动了一下。夕阳的最后一缕光线透过窗棂,正好穿过她的身体,在地上投下一个完整的影子——那影子戴着乌纱帽,穿着官服,却分明是女子的体态。

“明日琼林宴后,去城南旧茶楼看看吧。“芸娘说完这句话,身影开始变淡,“那里有你要的答案。“

官人急切地伸手去抓,却只抓住一把细碎的金粉。密室的门无声关闭,书架恢复原状。若不是手中的金箔画像和满身金粉,一切就像从未发生过。

回到府中已是深夜。官人将金箔画像放在枕下,和衣而卧。梦中他看见年轻的自己——三百年前的状元郎,正在刑场外痛哭流涕。而穿着官服的芸娘在刑台上对他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用口型说了三个字:“好好活。“

梦醒时天已微亮。官人摸向枕下,金箔画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枚铜钱大小的玉坠,正面刻着“芸“,背面刻着“宁“。

“宁...“官人喃喃念着这个字,突然如遭雷击。这是他前世的名字,宁远之。三百年来,他第一次完整地想起了自己的本名。

琼林宴上,官人魂不守舍。同僚们举杯相贺时,他的目光却频频望向城南方向。宴席过半,他突然离席,策马直奔城南旧茶楼。

茶楼早已废弃,门板上贴着官府的封条。官人绕到后院,发现墙角有个狗洞大小的缺口,缺口处的砖石明显比周围的要新。他徒手挖开那些砖石,挖出一个铁盒。盒中放着一封没有落款的信,和半块玉佩——正好能与他腰间那枚拼成完整的一块。

信纸已经发黄,上面的字迹却依然清晰:

“远之:

若你读到这封信,说明孟婆汤终究没能让你忘记我。别难过,那碗汤我偷偷倒掉了一半,所以判官说的'减寿一纪'原是我的阳寿。

茶楼地窖有条密道直通城外,当年你若肯独自逃生...

不过现在说这些也无益了。今日午时三刻,我会在刑场东侧的柳树上系一条红绸。来世你若见到风中飘扬的红绸,那就是我在对你笑。

芸娘绝笔“

官人读完信,双手抖得几乎拿不住信纸。他想起今晨路过刑场旧址时,确实看见老柳树上系着一条褪色的红绸,当时只当是哪个商家的标记...

身后传来细碎的脚步声。官人回头,看见一个卖花的小姑娘站在巷口,篮子里满是新鲜的兰花。

“大人要买花吗?“小姑娘怯生生地问,“今早有个穿蓝衣裳的姐姐给了我一钱银子,让我这个时辰来这儿等一位大人。“

官人喉头发紧:“那姐姐...长什么模样?“

小姑娘歪着头想了想:“记不清了,只记得她眉心有颗红痣,笑起来特别好看。对了,她让我转告大人——“小姑娘突然压低声音,模仿着大人的语气,“'好好活,但不必忘'。“

官人买下了整篮兰花。回府途中,他看见自己的影子在夕阳下渐渐拉长,那个“影官人“再次分离出来,对他深深一揖,然后化作青烟消散在风中。

当晚,官人在书房通宵达旦写了一封长信。信中详细记录了这三天来的奇遇,以及三百年前的真相。天亮时分,他将信与两半玉佩一起封入铁盒,埋回了茶楼墙洞。

做完这一切,官人站在刑场旧址的老柳树下,望着那条褪色的红绸在晨风中轻轻飘扬。他忽然明白了芸娘最后那句话的深意——记得,但不必执着;怀念,但不必痛苦。

回到府中,官人摘下乌纱帽,发现原本藏在帽檐里的那瓣干兰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粒鲜红的朱砂,正贴在他眉心的位置。

最新小说: 我在古代养学霸 替身只想暴富?四个大佬求她回头 长夜回风 听闻从前你爱我 此一程 穿成恶雌后,她异能超强宠坏兽夫 五个兽夫嫌我胖?我撩他们死对头 皇帝老公是个啥 穿越成女侍卫 谢邀,人在综艺靠毛茸茸带飞躺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