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局特别研究室内,程悠坐在单向玻璃前,目不转睛地盯着隔壁房间的专家团队。
他们正小心翼翼地翻动那本从基地带回来的“天工秘录”,每翻一页都伴随着惊叹和低声讨论。
龙之潜推门而入,手里拿着两杯咖啡:“他们看了多久了?”
“六个小时。”程悠接过咖啡,温热传递到冰凉的指尖。
“李处长说发现了一些...令人不安的内容。”
龙之潜在她身旁坐下,眼下有明显的青黑:“我父亲刚刚告诉我一些事。关于你祖父,也关于...你。”
程悠转向他:“什么事?”
“你小时候生过一场大病,记得吗?高烧不退,医院查不出原因。”
程悠皱眉回忆:“七八岁那年?后来是祖父用中药救了我。”
“那不是普通的中药。”龙之潜压低声音,“是'天工秘录’里记载的一种配方,专门针对...”
他顿了顿,“程家血脉的特殊体质。”
程悠的咖啡杯悬在半空:“什么意思?”
玻璃另一侧突然骚动起来,李剑锋快步走出,面色凝重:“程老师,龙教授,请跟我来。”
他们被带到一间更隐蔽的会议室,桌上摊开着几页从秘录上拍摄的照片,显示着复杂的工艺流程图和一些晦涩的古文。
“直接说结论。”李剑锋双手撑在桌面上,“'天工秘录’记载的不仅是工艺,更是一套完整的古代高科技体系,其中最关键的'玄铁’冶炼术,类似于现代超导体研究。”
龙之潜迅速翻阅资料:“这...这比我们实验室的成果领先至少十年!”
“问题不在这里。”
李剑锋调出另一张图片,看最后一页的警告。
泛黄的羊皮纸上,几行朱砂写就的文字格外刺眼:“玄铁现世,天地色变,贞观十三年长安异象,皆因此物,后人慎用,非仁德者不可持。”
程悠的后背窜上一股寒意:
“史书记载是天变异象,我理解为‘日食’。”
“我们查了史料。”李剑锋调出一段古文:“贞观十三年,长安城连续七日白昼如夜,有雷暴击毁皇城东南角,死伤数百,太宗下令封存所有相关记载。”
会议室陷入沉默,程悠意识到她手中偶然发现的配方,背后隐藏着足以改变人类历史的强大力量。
“还有更惊人的。”
李剑锋打开一个金属箱,取出那块从威尔逊处缴获的蓝光金属片,“实验室检测发现,这块'玄铁’中含有微量人类DNA。”
龙之潜猛地站起来:
“这不可能!金属冶炼过程会破坏一切有机物质!”
“除非...”李剑锋看向程悠:
“DNA本身就是工艺的一部分。”
程悠的呼吸几乎停滞:“你是说...”
“程老师,我们需要抽取您的血液样本。”
李剑锋的语气不容拒绝:
“您祖父留下的资料表明,程家血脉是激活'玄铁’的关键。”
抽血过程快速而专业,但程悠仍感到一阵眩晕,当针头拔出时,她发现采血管中的血液在灯光下泛着极细微的蓝色光点。
“果然...”李剑锋的声音带着敬畏,“和记载一样!”
龙之潜立刻上前扶住程悠:“这对她身体有什么影响?”
“目前看来是良性的。”李剑锋示意助手将血液送去检测,“但据记载,程家人在压力或危险情况下,会展现出异常的身体素质。”
程悠想起大学时的一次意外——她在实验室摔倒,本该被碎玻璃割伤,却奇迹般地毫发无损,当时导师还开玩笑说她的皮肤像金属一样坚韧。
“我需要时间消化这些...”她喃喃道。
“恐怕没那么多时间。”
李剑锋调出一段监控视频,显示威尔逊在拘留室里疯狂地写着什么:
“她要求单独见您,说有重要信息。”
程悠和龙之潜交换了一个眼神:
“什么信息?”
“她说...“李剑锋皱眉,“'海妖之眼’只是棋子,真正的幕后黑手对程悠的兴趣远大于秘录。”
龙之潜的手瞬间握紧:“陷阱。”
“很可能。”
李剑锋点头:“但我们不能冒险错过任何线索,如果程老师同意见面,我们会采取最高级别的安保措施。”
程悠深吸一口气:“我见。”
特殊会面室被改造成完全透明的防弹玻璃结构,威尔逊坐在中央,手脚都被特制镣铐固定,昔日的高傲学者如今面容憔悴,但那双蓝眼睛依然锐利如鹰。
程悠在龙之潜和李剑锋的陪同下进入会面室,威尔逊的目光立刻锁定她:“你来了...我就知道你会来。”
“你想说什么?”
程悠保持距离。
威尔逊突然笑了:
“你以为结束了?不,游戏才刚刚开始。”
她压低声音:
“你检测过血液了,对吗?看到那些美丽的蓝光了?”
程悠血液瞬间凝固——
威尔逊怎么会知道?
“别惊讶!”
威尔逊得意地说:
“我们研究程家血脉七十年了,知道为什么吗?”
她前倾身体:
“因为那不是普通的DNA...那是古代工匠留下的活体密码。”
龙之潜打断她:
“够了!这些荒谬的——”
“问程女士父亲。”
威尔逊冷笑,“也问问龙振国,他父亲1943年在缅甸看到了什么,问他为什么要程明远带着秘录叛逃是?”
李剑锋示意警卫控制局面:
“威尔逊,你现在的每句话都会影响你的量刑。”
“量刑?”
威尔逊大笑:“你们根本不明白面临的威胁!”
她突然转向程悠,“南极...去找南极的答案,你祖父在那里留下了线索。”
话音刚落,威尔逊突然剧烈抽搐,口吐白沫,警卫迅速介入,但为时已晚——
她的瞳孔已经扩散。
“氰化物!”医护人员惊呼,“藏在牙齿里!”
紧急抢救无效,威尔逊被宣布死亡,程悠站在混乱中,耳边回荡着那句“南极的答案”。
这一切远未结束,回到国安局会议室,龙振国已经等在那里,这位一向威严的老人此刻显得异常疲惫。
“她提到缅甸...”
程悠直视龙振国:“1943年发生了什么?”
龙振国长叹一声,从公文包取出一本发黄的日记:“我父亲...也就是之潜的祖父,当年在缅甸发现的不只是秘录,还有这个。”
日记翻开,一张泛黄的照片滑落出来,照片上是两个年轻军官站在缅甸丛林前,一个是龙之潜的祖父,另一个...
“我爷爷?”
程悠震惊地认出年轻时的祖父。
“他们不是敌人,是战友。”
龙振国声音沉重,“共同守护着一个比秘录更危险的秘密。”
龙之潜拿起照片,发现背面写着一行模糊的坐标:“南纬78°23',东经106°54'...这是南极?”
“威尔逊死前提到的南极...”
程悠喃喃道。
龙振国点头:“1943年,盟军在南极冰层下发现了一座古老建筑,我父亲和程明远是首批进入的六人小组...只有他们两人活着出来。”
“里面有什么?”
程悠和龙之潜异口同声。
“他们从未详细说明。”
龙振国摇头:
“只知道带回来的东西促成了'天工秘录’的诞生,也导致了两人后来的分歧。”
李剑锋迅速在电脑上调出坐标位置:
“南极洲东部,俄罗斯'东方站’附近,终年冰封,最低温度零下89度2。”
“我们需要去那里。”
程悠突然说。
“太危险了!”
龙之潜立刻反对:
“况且那只是七十年前的一个坐标,现在可能早已——”
“不!”
程悠坚定地说:
“威尔逊临死前特意提到南极,祖父一定在那里留下了什么...关于我的,关于程家血脉的真相。”
会议室陷入沉默。
最终,李剑锋打破僵局:“我需要请示上级,如果批准,会组建最专业的科考队。”
离开国安局时已是深夜,程悠站在星空下,感到前所未有的渺小与迷茫。
她原以为自己只是个普通的历史老师,却突然成了某个千年谜题的关键一环。
“冷吗?”
龙之潜为她披上外套,程悠摇头,突然问:
“你相信血脉中会传承记忆吗?”
龙之潜沉思片刻:
“科学上说不通...但有些事确实难以解释。”
“自从看到那本秘录,”程悠轻声说,“我总做一些奇怪的梦...巨大的冰原,发光的建筑,还有...”
她突然停住:
“一个声音在呼唤我的名字。”
龙之潜紧紧握住她的手:
“不管南极有什么,我们一起去面对。”
回到家,程悠辗转难眠。
凌晨三点,她轻手轻脚地来到书房,打开电脑搜索南极的资料。当输入那个坐标时,一个鲜为人知的维基百科页面跳出来——
“南极金字塔之谜”。
页面显示,2001年卫星图像显示南极冰层下有一个近乎完美的金字塔形结构,规模远超埃及金字塔,但相关研究一直被相关政府机构低调处理。
程悠的鼠标滑过模糊的卫星图片——
突然,她注意到金字塔顶端有一个微小的蓝色光点...与“玄铁”的光芒如出一辙。
手机震动,李剑锋发来的消息:
批准了!两周后出发。
程悠回复后,鬼使神差地点开了祖父的老照片文件夹,在一张泛黄的童年照背面,她发现了一行几乎被时间抹去的小字:雪域藏玄机,血脉启天门。
窗外,第一缕晨光穿透云层。程悠站在窗前,感到体内似乎有什么正在苏醒——
那些梦境,那些似曾相识的感觉,或许都是血脉深处的记忆在呼唤。
她轻轻抚摸着手臂上抽血留下的针孔,那里隐约泛着微弱的蓝光,无论南极等待她的是什么,答案都近在咫尺了。